AI 办公新物种,成者 StarryHub 会议星小体验

据国内的相关调查显示,在短短两年内,新兴智能会议的需求涨幅接近 500%,但长期以来,会议投影大部分都停留在投影参数的升级迭代上,尽管有一些对会议场景的局部功能优化,但许多公司的会议室还是需要在投影上连接大量诸如会议摄像头、麦克风、大量线缆等等。面对这种现状,成者 CZUR 则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开箱

纯黑的包装左上角是无衬线字体——StarryHub 还有一个「Q」的后缀,右上角是 IF 设计奖标识,以及中间这款产品若隐若现的线稿图,包装前后分别是产品的正面和背面,并且线条采用了亮面区别于背景,很有神秘感。盒子左侧和右侧都是 CZUR 的 Logo,底部是产品信息。整个包装可谓是十分简洁而有力。

包装配件和纸质文件都非常简单:

投影机本体 x1

蓝牙触控板 x1

电源适配器 x1

说明书 x1

保修卡 x1

外观

这个型 仅一种配色版本,第一眼看,给人一种低调而高端的印象。

相信很多看到真机的用户,都能像我一样感受到整机散发着一种扎实的金属质感。

特别是机身的两侧,完全使用了亮面金属的视觉设计,让人感觉到沉稳,而银色作为一种最常见的金属色,却赋予了机身高级的质地。

两侧的银色面板夹着中间黑色格栅凹凸有致的外表面,让我想起了早年的科幻片机械战警的设计,有点未来复古主义的意思。

整体造型接近一个立方体。

196.10×191.39×220.59mm,3.01 kg。摆放在桌面占用空间不多,重量也比看起来轻很多。

右侧除了对称位置上同样的 CZUR 的 LOGO,在左上角设置了一枚圆角矩形的电源按键,上方的指示灯一直延伸到边缘,机械感十足。

机身左侧上方设置了一块圆孔 面,应该是扬声器的发生区域,下方是 CZUR 的 LOGO。

前方是投射镜头,这个投射镜头比我用过的大部分投影仪都要大。

投射镜头的右侧则是一枚用于对焦的摄像头,通过拍摄投射在墙面的画面是否聚焦来辅助对焦。

机身背面顶部是成者称之为「星光」的 1080P 摄像头,这个从未在我测评过的投影仪中出现过,甚至商务投影仪中也非常少见。正面对着墙面投影,而背面正好面对着会议室的绝大部分空间,正好可以呈现现场所有与会者的情况,在投影画面中同步呈现远程连线和现场的画面,有点酷酷的感觉。

机身背面大部分为散热格栅。机身背面下方是一排接口,一个 USB 2.0,一个 USB 3.0,一个 HDMI 1.4,一个 LAN 线接口。最后还有 DCIN 电源接口。

顶部是用于触控板充电的金属触点。

底部还提供了两档仰角的支架,如果投影画面低于幕布,这个仰角就很实用。另外,四个角都有橡胶垫。

蓝牙触控板,具有鼠标触控板和触摸式键盘两种模式,上面是一排快捷键,包括:键盘触控切换键,音量+-,语音助手,对焦,信 源,返回键。活脱脱地将手机虚拟键盘搬到了现实中。

成者在会议星身上进行了有别于其他投影的设计,最终呈现出了极具品质感的视觉效果。

即便作为家用投影,它也没有违和感。

总体来说,整个机身的质感非常好,对于商务投影这种外观不被重视的品类,这样精致的设计确实大大超出预想,而取消遥控器而以触控板取代的思路不失为一种更直觉化的解决方案,并且在外观上考虑了触控板的充电和一体性体验,带来了全新全异的形态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

硬件

投影技术是个很复杂的课题,先来科普一下几个名词:

什么是 DLP 技术?

DLP 技术是「Digital Light Procession」的缩写,即为数字光处理,也就是说这种技术要先把影像信 经过数字处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来。它是基于 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说得具体点,就是 DLP 投影技术应用了数字微镜晶片(DMD)来作为主要关键处理元件以实现数字光学处理过程。有着有效利用灯光的亮度、图象逼真自然、耐用,便携等优势,更重要的是,在许多 LCD 投影图像中,我们会看到当一个图像尺寸增加时,LCD 图像中的缝隙将变得更大,而在 DLP 投影机中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DMD 镜面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这一切。目前 DLP 是中低端投影标配。

成者会议星采用微投行业常用的 LED 光源,LED 投影与灯泡相比:

LED 的优势:第一,寿命长,无需更换灯泡。第二,由于 LED 是冷光源,工作中不会像金属卤素灯产生大量热量,并且减化了原有光源要求的复杂的光路结构,这样就可以降低对投影机散热系统的要求,体积就可以做到比原来小得多。从小的方面来说,LED 投影机一般都保持在 1 公斤以下,有些甚至只有 0.5 公斤左右,这样的重量便于携带和移动使用。并且噪音也小的多了。

LED 的缺点:第一,由于散热技术瓶颈,大功率 LED 芯片还不行,LED 无法将亮度做高,投影的画面就不够清晰。 第二,LED 的显色性不行(灯泡显色性是 100,LED 好的才 80 多),这样投影出来的画面颜色就会漂移。所以低端的投影仪能用 LED,高端的投影仪,追求高清高显真,灯泡还是首选。

简言之,LED 的优势:寿命长,无需更换灯泡。

缺点:由于散热技术瓶颈,LED 无法将亮度做高。

另外,成者会议星采用 1080P 的高清 AI 会议摄像头,120° 超广角,畸变低于 3%,这个视距和视野刚好平衡了看清和看到的需求,兼顾了大多数场景的使用。

并且支持 WDR 动态调光,画面表现优于大部分电脑摄像头,特别是暗光表现,可以提亮整个环境,逆光也可以做到抑制,实际体验效果显著。

在声音方面,成者会议星拥有其独创临静 ?AI 纯音技术,集成高性能六麦圆阵拾音器,支持 360° 全向拾音,拾音距离可达 8-10m,对于中小型会议室还是挺适合的,并且有 AI 环境降噪、智能人声增强、自动远近均衡、回声消除、双讲可中断等众多音频技术加持。实际体验,在各个方位只要距离不要远到离谱都有清晰的人声。

10W 大功率专业音响,中频人声调音,实际体验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声音洪亮,在房间的另一头也能听清,并且声音柔和,长时间听也不容易疲劳。

成者会议星的 WiFi 模块支持 2.4G/5G 双频,实际体验中能完全发挥公司 速快的潜力,不过没有自建热点,期待下一代可以加上。

显示

成者会议星的投射比为 0.8:1,属于黄金短焦焦距,仅 1.8m 处即可投射出 100 英寸的超大显示区域,1.8m 可以适应几乎各种房间,如果实在很局促,还可以通过向后放置来实现更大显示区域。

DLP 0.47” DMD,是真 1080P 没跑了。成者会议星的亮度是 2200ANSI,这个亮度作为普通家用投影都非常高了,就我的经验来说,如果室内开灯,这个亮度也是可以看到内容的。

系统设置中支持两档亮度调节,除了常规的亮度,还有一个高亮模式,但是这个模式下对比度会变低。

下面来一组实拍投影效果,原图以及关灯和开灯实拍,以及高亮模式对比,屏摄照片采用同一部相机相同的机位、光照条件,以相同的参数(光圈 f/6.3、快门 1/80、ISO 2000、白平衡 5200k 锁定)进行拍摄,并且为了便于更好的观察细节,将曝光水平降至合适,声明:这项测试依然有不准确的可能性,仅供参考。

因为拍摄曝光是相对的,色温是相机设定值,我希望大家不要聚焦在单张样张本身的色彩还原以及明度,而是关注 2、3 与 1 的色彩、明度和对比度差异。

三原色:

通透度:

灰阶测试图:

字体放大显示细节:

以上屏摄不作引导性评价,大家自行判断。

成者会议星支持自动对焦,左右和仰投梯形校正,可以在投影位置发生位移之后快速进行对焦以及梯形校正,始终保持清晰、方正的画面。并且通过算法梯形校正的同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画质损失,精度也更高。

设置中也提供了手动梯形矫正。

此外还支持画面尺寸(缩放)。

另外会议投影还涉及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显示文字是否有足够的清晰度?

依据 友 @fim2017 的理论,会议投影相对舒适的视角是 20°~30°,即所谓 “有效视角”,这个「有效视角」对于视力及色辨别能力非常重要,超过 30° 视力下降比较厉害。对 2m 宽屏来说会议投影最好的视距在 4-5m 内,为了照顾到后排,所以 5m 是最低限度,我的房间用成者会议星投射的展开的画面经测量正好是约 210cm,那么换算得到,在约 5m 视距内观看临场感最舒适。

而按照视力表推算,5m 的视距时,最低 2.2cm 高度的文字能用双眼轻松分辨。然后我专门制作了一张全屏后字高接近 2.2cm 的超过 4K 分辨率的图片,并通过成者会议星投射出来:放大后观察,字高大约 21 个像素,「影」字的笔划清晰可辨,所以说在会议识别字体方面是绰绰有余的。

体验商务功能之余的看电影效果。

使用

过去想要布置会议相关设备,需要给不同设备接通电源,除了会议中控设备,音频设备和摄像头要互相连接,混乱的线缆还不经意地绊到脚,一不小心可能把桌上万元设备给掀了,把整个职业生涯给断送了,所以成者会议星就是会议布置者的救赎。

部署方面,成者会议星也做到了最大的简化,将摄像头、投影仪、扬声器、麦克风和会议系统整合到了同一台设备上,找一面白墙,放置机器,接入电源并按下开机键,机器就会自动进行对焦和梯形校正,整个过程也较为快速。

普通投影的商务功能往往是隔靴止痒,而成者拿出了一套自己研发的解决方案,新一代巨屏交互:StarryOS + TouchBoard 会议交互系统。

在会议的场景中,如果是借助手机 app 或遥控器进行文字输入,受到硬件和连接方式的限制,效率肯定会不尽人意,那么成者会议星提供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TouchBoard 蓝牙触控板。通过触控板输入文字效率的直觉化大大超过前面两者,并且触控板上还设计了专门的功能快捷键,依次为麦克风开关、音量+-、对焦及梯形校正、切换信 源等高频功能,进一步提升操作效率,减少繁琐操作对会议的打断,让会议更专注于内容本身。

既然基于触控,那么 TouchBoard 也没有浪费这项功能,提供了手势控制,有类似平板上的双指滑动=页面滚动。

TouchBoard 支持磁吸充电,当你将它放置于磁吸充电底座上,它会自动进入睡眠模式的倒计时,如果要继续使用只需点 Back 退出倒计时即可,倘若进入了睡眠模式,只需抬起触控板既可唤醒,非常直觉化。

并且成者会议星同样也支持鼠标键盘操作,只需要通过蓝牙或有线连接即可使用。

系统

StarryOS 基于安卓系统,背靠安卓的丰富生态,拓展性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界面左边是成者会议星内置的自研会议软件——Starry Meeting,系统主页可以几乎零设置快速发起会议,用户获得权限后可以管理通讯录和企业通讯录。

系统主页左侧的无边界界面就是 Starry Meetin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