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40多年国内首展!国家一级文物汉代陶楼亮相德州市博物馆

10月2日上午,国家一级文物汉代四层绿釉红陶楼正式亮相市博物馆第二展厅陶楼展区,此陶楼出土于宁津县,是目前市博物馆最大体量文物,系出土42年来国内第一次展出,吸引了百余名市民前来参观。

据了解,四层绿釉红陶楼1978年出土于宁津县大柳镇庞家寺村汉墓,高144.5厘米,长64厘米,宽36厘米。为仿木建筑的陶质明器。它共有四层,底部为长方形基座,正面中央为斜坡漫道,各层均饰有斗拱及廓沿,楼顶为庑殿顶,楼脊与二层立柱均有鸟形陶饰,三、四层门窗两侧各饰一陶俑,二、三、四层雕刻菱形图案。该陶楼整体高大,造型逼真,结构严谨,制作精巧,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它的出现对于研究汉代建筑和文化,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陶楼出土后一直处在修复中,也曾被借出到日本展出。

吕宏伟表示,本次展览是汉代四层绿釉红陶楼首次与市民见面,这件国家一级文物代表了东汉时期德州乃至整个山东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市民可以在二展厅内观赏到陶楼,每天博物馆的志愿者都会在展厅内提供免费讲解,市民也可以用手机扫描展柜上的二维码,享受自助语音讲解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9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