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迪尔是美国老牌的农机制造商,有着10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农业机械设备的龙头企业,这家公司的拖拉机,收割机和其他用于播种、收割的机械产品覆盖美国许多农户。
2021年,凭借出色的业绩,它还被《国际建设》杂志评为全球工业机械企业50强。
当大部分人还是拿传统机械设备商的眼光看待它时,科技前哨的小伙伴发现,这家老牌农机企业已经悄悄走在了技术前沿,在自动驾驶、软件服务等领域都有产品推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约翰迪尔这样的老牌企业都做了哪些前沿功课,又有什么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1.从硬件厂商转型软件公司?
迪尔公司不是业内人士可能不了解,其实他们在美国农机领域可以说是垄断企业,美国和加拿大使用的大马力拖拉机60%都是他们的产品,2021年设备销售额达到440亿美元。
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个成绩,其实也是一路转型的结果。
1840年成立至今,这家公司从手工农具作坊,一步步跟随美国农业机械化的脚步转型,最终成为了今天的农业机械领头羊,吃到了大规模制造、农机改革的红利,长期深耕也让他们与大量农户深度绑定。
眼下布局自动驾驶并不是心血来潮,在过去的20年里,迪尔公司就一直在尝试各种新兴自动化技术,比如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引导农耕机械自动耕作。
9月初,约翰迪尔CEO约翰·梅(John May)宣布,公司下一个目标是从农机市场龙头走向农业服务龙头,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收益。
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他们第一步推出了附带自动驾驶功能的拖拉机,能够自动区分杂草和农作物的除草配件。
约翰预计:集成更多的功能他们可以摆脱硬件市场的激烈竞争,也能进一步改善公司的营收结构,公司未来收入的10%都将来自软件订阅费。
2.技术从哪里来?
迪尔公司在今年的CES展上已经发布了集成自动驾驶技术的8R拖拉机,配备了六对立体摄像头,可实现 360 度障碍物检测和距离计算,通过一个深度神经 络可以在 100 毫秒内识别周围物体和情况,判断要继续前进还是停止。
这台拖拉机还保留了传统的GPS自动化技术,能够设定好移动区域,行动轨迹,自动完成犁地、播种等任务。根据迪尔公司公布的数据,这台拖拉机可以自动工作18个小时左右,通过探照灯辅助夜间也能长时间工作。
最近他们又公布了一款智能喷雾设备,能够装配在拖拉机上,通过36个摄像头自动识别田地里的杂草,精准控制除草剂喷洒。
为了提高设备智能化程度,迪尔公司还宣布开发了云端运营数据中心,预计2026年,他们卖出的150万台在役农机设备、服务的50亿英亩土地,相关服务数据都会由数据中心处理。
这一系列的成果迪尔公司都解释为数十亿美元投入的成果。科技前哨的小伙伴做了些功课后发现,迪尔公司的技术成长主要还是靠收购。
2017年9月,迪尔公司花3亿美元收购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初创公司Blue River Technology,拥有智能喷雾设备的技术基础;2021年以2.5亿美元收购了Bear Flag Robotics公司,获得了自动驾驶和软件管理能力。
今天的CEO约翰·梅当初就主导了这一系列的收购获得,不过和初创企业比较看重技术优势不同,历史上有多次技术转型经历的迪尔公司更看重技术应用的场景。
他们的自动驾驶、图像识别其实都说不上顶尖,但场景非常固定就是大型农场的大规模生产,这个已经被自家机械设备统治的市场,技术应用的逻辑也非常简单——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
3.未来前景广阔
实际也确实取得了效果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农民泰勒·尼尔森接受采访分享了自己的体验,他拥有1.2万亩的农场,通过迪尔公司的自动驾驶和喷洒技术,他不需要自己开着笨重的机械完成播种、施肥、喷药等工作。
有了自动驾驶和图像识别的辅助,不需要专业人士,一般的雇员也能完成很多工作,最重要的是还能让种植量翻倍,一天完成800英亩的播种工作。
当然,新技术应用也会有不满的声音,许多农场主也担心迪尔公司会过多掌握他们的生产数据,利用数据开发更好的技术,反过来还要向他们收费。
更主流的反对声音则来自于机械维修上,由于智能拖拉机上配备了更多传感器和计算设备,拖拉机上的开放结构正在变得封闭,许多农场主认为迪尔公司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强迫他们支付维修费用。
农业生产的时间窗口非常有限,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立即维护,传统机械设备都会附上产品的解剖图,出了问题,农户只要有一点机械常识就能自己修好,而现在的智能拖拉机只有维修电话,如果农户不愿意花钱维修,就只能自己研究如何处理,一些硬件问题还好,软件问题很多农场主完全不懂,结果就是设备被迫停机几周,严重影响生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有美国黑客开发程序,让农户可以绕开拖拉机的软件警告继续使用。
为此一些农场主已经发起了对迪尔公司的起诉,控告它违反反垄断法,利用支配地位强迫用户接受额外的产品和服务。
这对迪尔公司未来的战略会有影响吗?预计影响不太大。
毕竟软件服务的利润率实在太惊人,伯恩斯坦分析师2021年的一份 告估计,农业软件的平均毛利率为85%,而设备销售的平均毛利率为25%。
最近迪尔公司甚至计划要把订阅服务收费具体到单一项目的具体工作量上,比如播种多少英亩、施肥多少英亩都将精确定价收费。
凭借迪尔公司在农机领域的垄断地位,只要不是定价太不合理,相信不少用户使用之后还是会说“真香”,毕竟花一点小钱就能看到拖拉机自己干活,这样的体验现在即新奇也实用。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你能有所收获,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这会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下周再见~
科技前哨,每天都为你点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