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未来“软件招”越来越多,任何开局都会有自己的“和棋谱”

正在进行的全运会象棋比赛,有两个现象非常让人瞩目,成为几天来大家讨论的主要话题。

第一件事情就是特级大师王天一对金波大师的一场比赛,王天一获胜。这对于象棋等级分第一已经连续八年的王天一来讲基本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出乎意外的是,王天一的这盘棋竟然和棋软的招法一模一样,不管开局、中局还是残局,软件打分都是一百分。就像作弊的一样,完全的吻合,让人惊诧不已。

第二件事情是在“和风劲吹”的气氛之中,“谢式和谱”又大放异彩,上海队特级大师谢靖亲自操作连连和棋,“谢式和谱”再次成为大家抨击议论的焦点。

这两件事情的出现是正常的,今后会越来越普遍,直到广大的象棋爱好者们见怪不怪为止,原因在于,如今的象棋其实已经被破解。

在未来,与棋软一致的着法,一致的开局、一致的中局、一致的残局、一致的整局,一定会愈来愈多,因为棋软就是标准答案。同时这种答案可以是一个或几个。

还有就是“和棋谱”,未来每一种开局都会有标准的和棋谱出现,就像“谢式和谱”一样,谁变谁输棋。

我们的象棋棋软,如今或许还不够先进,还需要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其实最先进的棋类人工智能程序已经非常发达,只是它没有下过象棋,这个程序叫“Muzero”。这个程序不依靠人类任何棋类知识,从学棋规则开始,自我对弈,可以战胜之前所有阿尔法系列,包括之前最先进的阿尔法零。

其实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也“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所谓深度学习的实质不过是一种“统计学”,一种统计和计算方法。人类为什么下棋败给机器?原因就在这里。就是因为下棋不需要多少的智能,需要的只是一种统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而这些不过是人类应对生活环境智能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同时也不是人类智能的主要表现。也就是说,下棋时人类的主要智能难以表现出来。

如今的最先进的棋类人工智能程序,都是通过自我对弈得到的。从零开始学习,从不断纠正错误完善学习结果,走遍任何一种看起来可以尝试的走法,最后将符合要求的棋局记忆下来。这就是现在棋类人工智能,它一天下的棋比一个人几辈子下的棋都多。由于象棋的先手并不足以有战胜后手的优势,所以象棋棋局只要应对正确,任何的棋局都可以走成和棋,都一定最少有一种“和棋谱”存在。

本次全运会象棋比赛,是王天一特大走出了与棋软完全一样的着法,假如金松大师也走的完全和棋软一样,那么这局棋一定是和棋。

未来棋软会更加普及,也会更加的先进,这种先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因为棋盘、棋子、规则是固定的,那么象棋的变化数量必定也是有定数的,尤其是彼此正确的应对套路数量,应该是不大的数字。精准的掌握一些这样的固定套路,就会和“谢式和棋谱”一样,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未来与棋软一致的棋局会越来越多,“和棋谱”也越来越多。我们看到最近几年的“棋软大赛”,用时一分钟的棋都是连续和棋,这已经说明问题。说到这里,我们呼吁,除去象棋比赛, 上下棋给棋软的应用多一些的空间,因为棋艺就是棋软,棋软就是棋艺!棋软已经无法超越,棋软也已经无法回避!象棋文化要进一步发展,到了必须改革的时代。这是我们以后讨论的话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