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人工智能”,木牛机器人将打造服务机器人的集群互动平台

当前,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机器人行业是一大热点。根据国际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们的应用范围很广,能完成有助于人类生活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就服务机器人的总体来看,普及方面的困难主要在于用户对机器人的益处、效率及可靠性并不了解,以及机器人本身的智能程度尚未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行业背景与痛点

木牛机器人正致力于解决一群机器人的互动控制难题,同时希望能在未来成为机器人 会的规则制定者,从而实现机器人从1至N的生态裂变,这需要系统化的解决包括机器人身份ID、角色、分工、协作、通信与管理等问题。

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集中发展已有两三年的时间,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可销售的机器人产品,这些机器人产品能走向市场,灌注了机器人企业大量的心血和漫长的研发周期,好不容易可以量产,但在线下销售环节却面临了新的困难:由于现实销售过程中,机器人所处环境往往比较嘈杂,使得人机语音交互难以顺畅体验,另外,即使在安静的环境中能很好的进行语音交互,很多用户也不知该跟机器人如何进行交互,导致机器人的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出来,再加上略高的价格,想让用户在现场快速决定是否购买就更加难上加难了。在一个大的体验场馆或卖场中,当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数量由1变为N的时候,会让整个场面变的更加不可控,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混乱状态就成了常态。

木牛机器人构建机器人 会的使命看似十分遥远,但以这样的使命为导向,他们所迈出的第一步却十分的接地气,其机器人集群互动平台刚好能弥补机器人现场体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初,通过这个平台,机器人之间的交互过程就能被定制并精准控制,以机机交互的确定性弥补人机交互的不确定性,让用户在跟机器人进行人机交互之前,先观看一段完全由机器人组成的生动表演,从而非常直观并快速的了解机器人的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为后续的人机交互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交互样本,从而让用户快速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除此以外,卖场或是场馆的管理者可以利用此平台统一管理所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避免了每一类机器人用一个APP或一套管理系统的复杂性。

项目技术壁垒和商业模式

当前项目的技术壁垒主要是分布式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设计一个去中心化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解决多智能体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实时通信等问题,并且需要对各类服务机器人的个体行为能力进行抽象并通过跨平台的SDK进行接入,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机器人之间才能有效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团队情况与下一步规划

木牛机器人的核心团队来自华为、复旦等知名企业和高校,在机器人领域有十分丰富的研发和行业经验,其创始人俞森2005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拿过两届Robocup足球机器人大赛全国冠军(研究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有5年创业经历和多年NLU研发经验、5年华为、Autodesk研发经历和半年IT培训讲师经历,曾研发过互联 营销产品(PPC优化、EDM、RTB、口碑营销系统)和 交产品。

木牛机器人于2014年便开启了研发机器人的征程,2015年公司成立参加CES,于2016年获得风险投资和一系列奖项,包括全球星创师大赛获未来之星奖、众联杯双创大赛创新奖、创新创业大赛政府基金,还获邀参加合肥 络春晚,并成为RFC首批创始会员企业。2017年伊始,木牛机器人便完成了机器人集群互动平台V1.0的开发,也开始准备新一轮的融资,融资规模在300-500万元,主要将用于平台研发和市场推广,预计2017年将达到500万的销售额。

本项目来自2017年“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闵行赛区奇士分赛点

求 道、谈合作请添加“yzuhboou”为微信好友,或点击提交,我要鸵鸟电台来 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3月14日
下一篇 2017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