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一干二净的浏览器或app,你见过吗?
反正小编是从未“谋面”,几乎每个 页或应用程序都布满了各种广告,有大张旗鼓的长条幅,也有突如其来的各种弹窗…
但是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个互联 公司都得依靠广告这一栏目的收入来营生。
不过最近,有家在国内知名度“日渐低下”的公司却因为“广告事件”惹了满身跳蚤——猎豹移动。
该桶脏水来自于美国的某反欺诈提供商——Kochava,声称猎豹移动旗下的7款应用涉嫌“抢归因”广告点击欺诈。
可能许多小伙伴并不明白所谓“抢归因”是何物,小编先来科普一下。
某应用程序想要做推广,那么该“甲方爸爸”就会在各种渠道安放自己的下载弹窗。
若你进行了点击以及下载成功,甲方就会支付给你点击的所在平台一定“ 酬”。
但是该 酬,得平台将自己的广告标识传递给甲方才能获取,所以该条正规盈利路径的“归因系统”其实并非十分精确、存在一定漏洞。
如此一来投机取巧之人的出现也在意料之中,那猎豹所涉嫌的“抢归因”在这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有点类似于“截胡”。
也就是说当真实功劳不属于自家平台时,它们就会进行横抢硬夺。
甚至还会在用户手机中进行软件的自动下载,若你没有直接删除而是进行了点击安装,那么它们也能从甲方处获取一定的利益分成。
据Kochava称,猎豹多款软件对用户下载广告引导的新app的时间进行了精准检测,也就是一种变相的监视。
将该数据占为己有后,用作弊的方式来得到甲方公司 酬。虽一条价格不高,只有3~20元,但积少成多,最终的欺诈额却高到无法想象。
小编上图中给出的八款软件,欺诈下载总量高达20亿,涉嫌金额估计都有百亿了,连起来都能围着地球绕几圈…..
而其中的七款都是来自于猎豹移动,另外一款Kika也是来自于中国的输入法app。
尴尬的是,Kika在前两年也曾接受过猎豹移动的投资。说白了…这8款应用商店的“黑名单软件”都和猎豹脱不了干系。
事情爆出后,猎豹移动的股价也是大幅受挫,截止至昨日的美东收盘时间,已经大跌了近33%。
而针对于该盆“脏水”,猎豹也进行了官方回应。
总结为两个字就是“诬陷”,强行甩锅给SDK平台(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并且还将起诉Kochava。
若“抢归因”为真,那还真是贼喊捉贼了,小心打脸来得异常快…借鉴今日的某陈姓歌手吸毒事件。
不过小编认为猎豹此举有点“不义”,背靠SDK获取利益,但却不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是肿么回事?
另外,“抢归因”现象其实说白了并不少见,安卓手机中更甚。
经常连上WiFi后,会在用户一脸懵逼的情况偷鸡摸狗似的下载安装包… 不少小伙伴也是深受其扰,终于知道流量怎么没的了吧?
小编其实打心里希望这种现象能一定程度的减轻,用户体验真的是很糟心啊~~
至于猎豹移动这次究竟是躺着中枪,还是倒打一耙,咱们就静待“新瓜”的出现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