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防御“五步走”!天融信新一代云主机安全免费试用现全面开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急需更敏捷、更高效、更灵活的IT架构。其中,云计算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促使云主机逐渐成为企业运行业务系统的主要工作负载。然而,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在为企业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使其不断面临安全风险,数字时代的 络攻击正在不断升级!

云主机面临的APT攻击有何特点?

高级持续性威胁(下文简称:APT)是一种高级、长期、有组织、高隐蔽性的 络攻击。云主机自身具备东西向流量直接交互、批量集中运行、复用镜像创建等特点,导致其极易遭受APT攻击。

目前,云主机面临的APT攻击具有四大基本要素

01 技术高级:APT攻击由高技术手段支撑,具备更高的定制程度和复杂程度,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研究既定目标的突破点。

02 长期潜伏:为了实现最终目的,攻击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收集目标信息,持续监控攻击目标,对目标建立长期的访问能力。

03 组织策划:APT攻击是人为参与策划的定向攻击,锁定重要行业部门为攻击目标,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 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04 极易扩散:云计算技术带来的东西向流量不可视、安全域失效、镜像是否安全的新挑战加剧了APT攻击的横向扩散。一台云主机的失陷,将导致企业业务系统的全面瘫痪,牵一发而动全身。

APT攻击从锁定目标到目的实现要经历多个阶段,即攻击链,大致可分为侦察、工具选择、外部渗透、感染隐藏、安装植入、命令与控制、目标行动这七个阶段。

为了更有效地防御APT攻击,天融信对新一代云主机安全产品 – 天融信自适应安全防御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天融信自适应安全防御系统基于Gartner 提出的自适应安全架构,从预测、防御、检测、响应四大维度构建多维安全能力,并集资产管理、风险发现、威胁监测、微隔离、安全基线、安全检测、安全分析等功能为一体,可为用户提供持续性的监控与分析,全面加强监测和响应能力

天融信自适应安全防御系统由管控中心和安全探针组成,采用松耦合部署模式,能够全面兼容各大云计算平台,有效帮助企业实现混合多云环境中主机的统一管理与防护全面提升用户整体安全运营水平,让针对云主机的APT攻击无所遁形。


云主机防御APT攻击“五步走”

根据云上APT攻击的特点,自适应安全防御系统的核心一定是持续的,系统需要站在攻击者角度去实现云主机的安全防御。在全方位立体化的 络边界防护基础上,将安全向后移,主动进行针对攻击痕迹的持续性监控和分析,为企业提供高可用的安全防御策略,帮助其筑牢最后一道安全防护线。实现云主机的安全防御,大致步骤可分为以下五步:

第一步:转换安全防护思维

区别于大规模“炫耀式”攻击,APT攻击一贯是“闷声发大财型”,悄悄入侵,慢慢渗透。“看似水面风平浪静,但也许水下暗潮汹涌”,系统看似稳定运行,并不代表没有安全威胁,因此需要从应急响应转换到持续响应的安全思维。传统应急响应认为攻击是偶发的,后者则认为攻击是不间断的,应该假设自己处于持续性攻击中,全面持续加强监测与响应能力。

第二步:充分了解保护对象

攻击者在目标确定后,会进行信息收集,如:使用的应用系统、运行的 站、暴露在外的端口等。企业需要明晰自己的重点“保护对象”,减少资产暴露面,实时监控资产变更情况,并在分析出对攻击者吸引力较大的资产后,尽快将其列为重点监控资产。

第三步:全面了解自身弱点

攻击者在渗透手段确定后,会制作或者采用特定的恶意软件,其中就涉及对弱点的利用,如:弱口令、高权账 、系统与应用的漏洞等均是攻击者的优先选择。基于弱点的安全风险实时识别是云主机加固的重要前提,不仅需要加强识别系统和应用的漏洞,还应洞察人为配置导致的安全风险。根据发现的弱点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第四步:由点到面构建检测能力

为实现对APT攻击的有效防御,不仅需要在 络边界部署下一代防火墙、WAF、IDS、IPS等安全设备,还需在云主机层面构建由点到面的持续性检测能力,打造全面的安全壁垒。针对采用加密技术的APT攻击,全面有效的云主机防护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根据APT攻击持续性、复杂性的攻击特点,构建持续性的多维度检测能力,让APT攻击的异常行为无所遁形,例如每一个异常的提权行为、反弹行为、暴力破解、异常登录、异常进程、可疑操作、端口扫描、病毒木马等。

第五步:有效控制东西向流量

“东西向流量不可视”一直以来是云主机安全建设的重点内容,若云主机之间缺乏有效的访问控制措施,APT攻击在内部横向扩散的概率将会大幅度提高。因此,云主机需要重视安全访问控制,其控制措施不仅可以基于主机组和IP组,还应基于具体的服务,从而灵活设置控制策略。

没有 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作为中国领先的 络安全、大数据与云服务提供商,天融信将持续提供创新性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为数字时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络安全保驾护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