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 APP 与大家的“默契”越来越高。前一秒还在和好友讨论的话题,下一秒就出现在了手机推送里。
好比和朋友聊到想买一双运动鞋,打开购物软件就发现“猜你喜欢”里出现了同款。
今天绿豆就来和大家说说,为什么手机应用可以如此“懂你”?
一、调用手机应用权限
现在的手机软件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但在方便大家生活的同时,手机软件也需要进一步地调动手机里的权限,比如摄像头、录音、定位等,以便进一步服务大家。
当然,手机应用并不会直接打开用户的摄像头或麦克风,因为这涉及到了法律层面的问题。
而应用会如此精准推送,大部分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当收集够一定量的信息后,软件会从中捕捉关键词,为大家进行进行推荐。
二、大数据分析
除了获取应用权限外,我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往往会留下许多“个人痕迹”。
比如手机定位、消费记录、 上浏览记录以及一些聊天信息等。
换言之,我们的住址、兴趣爱好、个人 交情况也就在 上暴露无遗。
三、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处于大数据时代,如何才能更好地防范个人隐私泄露呢?以下有五个方面我们可以作出改变:
1、严格控制应用软件权限
现在大部分的应用软件,都会在使用前弹出“获取权限”的窗口。
但其实我们不必每一个选项都开启,比如一些不涉及到地域的软件,我们可以选择关闭定位等功能。
在手机操作系统权限设置里,找到应用权限,检查目前有哪些APP被授权使用,根据自己需要,把不想授权的 APP 关闭即可。
2、关闭个性化推荐
不管是手机系统自带的,还是软件里的个性化推荐,都可以选择性关闭。
关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保护个人隐私,还能为手机省下内存和流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3、在应用商城下软件
而那些要到第三方 站进行下载,或是一些不知名的软件,就需要谨慎处理了。
4、避免使用公共WiFi
特别是那种需要输入手机验证码才能使用的 WiFi,就要特别注意了。
5、陌生 码/信息拦截
现在的手机一般都带有 码识别的功能,对于一些可疑的电话和短信会进行标记。
如果遇到一些明显是广告的电话 码,也可以手动进行拦截设置或直接拉黑,避免继续收到骚扰。
以上几点就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减少广告纷扰的部分方法,如果小伙伴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你有过被广告困扰的经历吗?是怎么解决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