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年内第八家东莞公司登陆A股市场。对于来自东莞虎门的维峰电子(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来说(下称 “维峰电子”,301328.SZ),走到聚光灯前,花了足足20年。
成立于2002年的维峰电子,位于虎门镇路东 区,目前已经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倍增试点企业。从主营范围看,维峰电子专注于精密连接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可广泛用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光伏逆变系统等系列应用场景,为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高端精密连接器产品及解决方案。以60.38倍的发行市盈率在创业板上市,国内工业控制连接器领军企业是市场对维峰电子的定位。
产业升级助推行业扩容 国产替代充满想象
想要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维峰电子,那就绕不开对国内工业控制连接器的理解。
从功能看,连接器本质上是一种连接电气端子以形成电路的耦合装置,作为关键基础元器件用以实现电线、电缆、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从而传输信 或电磁能量,并保持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发生信 失真和能量损失等变化。
在产业链端,连接器行业的上游产业包括金属表面处理服务、金属材料、塑胶原料等,因此连接器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铜、锡、镍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连接器行业的下游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控制等。
第三方数据数据显示,全球连接器市场从2015年的520.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27.27亿美元,2019、2020 年来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出现负增长,但2021年以来,在全球疫情逐渐企稳,新能源、新能车和工业控制持续升级的需求拉动下,连接器市场有望迎来新一波高增长。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区域市场, 国产替代机遇难得未来可期 。一方面,2020 年我国连接器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 32.18%,位列世界第一;另一方面,供应链安全逐渐成为各大终端厂商关注的重点问题,多重因素利好国内连接器厂商拓展国内客户,加大国内市场的市占率。
在连接器的细分领域,工业连接器方面,近年来,工业自动化时代的到来,为连接器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增长动力。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 年工业控制连接器全球市场规模为 为 77.22 亿美元,2010-2020年的年化平均增长率约为4.03% 。可以说,随着下游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以及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度,在工业4.0升级的背景下,驱动连接器市场迎来高增长。
回顾国内方面,我国工业自动化虽起步较晚,但凭借持续增长的经济规模及市场容量,发展势头强劲。根据中国工控 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自动化本土品牌份额从2015年的34.3%增长至2020年的40.8%,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也从2016年的142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895亿元,年化增长率为7.44%,预计2022年将达到2087亿元。
在行业细分版图上,工控市场主要由海外龙头主宰,国内尚无大规模企业。据前所述,工控连接器厂商既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又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开发能力,因此当前市场的主要公司系国际领先企业,如泰科电子、恩尼电子、Harting Technology 等,而国内则以维峰电子为代表,尚无其他竞争对手。
展望行业发展趋势,下游本土企业崛起,加速推进国产替代进程是不可逆的大势所趋。目前,高端连接器市场还是以国际一流厂商为主,但下游本土企业的崛起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厂商的壮大。国际贸易摩擦与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背景下,国际厂商交付能力受限,而国内厂商研发能力持续提高,具有低成本、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下游本土企业倾向于采购同等质量标准下价格更优惠、供应商与生产地更近的国产连接器,加速推进连接器的国产化替代和本土化生产进程。
“一主两辅”增收显著 降本增效利润见涨
身为行业龙头,维峰电子的定位是工控产品种类全且 技术国内领先的国产化代表性企业。
从布局看,维峰电子主营业务可谓“一主两辅”:“一主”指的是工业控制领域,产品可应用在伺服电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机械手臂、工业电脑等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由于应用设备长期在振动和噪音环境中不间断运作,应用场景复杂多样,零部件维修或更换成本高,对工业控制连接器的可靠性及耐用性要求较高;“两辅”一是汽车领域:产品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简称 “三电系统”),以及车载媒体设备、高清影像系统等。汽车连接器需关注行驶状态下人车交互间的数据传输,连接器稳定性成为安全性能重要指标之一,同时要求汽车连接器匹配汽车厂商的高集成度、高精度 及轻量化标准,降低整车能耗;二是 新能源领域:维峰电子产品主要应用在太阳能及风能逆变系统。逆变器承载持续电流易导致元器件加速老化,对连接器的高电气及机械性能提出较高要求。
财 显示,受益于连接器下游应用市场高景气,叠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与产品结构优化,维峰电子在近 3 年实现了产品的量价双升,营业收入由2018年的2.2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09亿元,平均年化增长率为21.33%。其中工业控制连接器业务提供业绩增长核心驱动,产品销售占比超70%,工控连接器业务营收从2019-2021年由1.78亿元增长至2.99亿元,平均年化增长率达29.61%。“两辅”的汽车、新能源产品开始不断推出,随着客户顺利拓展,汽车与新能源业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其中汽车与新能源连接器业务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49.88%和96.74%,为近期的业绩增长提供新增量。
收入的含金量有多少,毛利率是不可忽视的指标。财 显示,维峰电子从2018-2021年的综合毛利率均在 45%以上,极大地增厚了利润边际。高水平以及持续稳定的毛利率背后,是维峰电子高品质产品实力打底,叠加差异化市场定位共同促成。在“一主”领域,维峰电子深耕工控连接器市场,由于工控连接器国产化率较低,公司在国内尚无主要竞争对手;“两辅”方面,公司锚定汽车&新能源两大高壁垒、高成长的赛道作为新产品拓展方向。
筚路蓝缕20年的维峰电子,充分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因此“精打细算”也是公司成立至今的特色之一。财 显示,2018年-202年期间,公司历年的销售费用保持在5%以下,财务费用率保持在2%以下,期间费用管控能力较强;同时,公司管理费用逐年下降,2021年管理费用率仅为3.86%。
水到渠成地,维峰电子实现了较高盈利能力水平且保持稳定。财 显示,维峰电子的净利润由 2018 年的0.4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0.96亿元,平均年化增长率达到30.7%。
技术打底手握优质客源 上市东风扩产增量
重视降本增效的维峰电子,并没有过于短视的“抠门”,对于研发投入,维峰电子向来大手笔:财 显示,2018年-2021年,维峰电子的研发费用率均保持在10%以上,高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底,维峰电子已取得境内专利9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0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以及德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公司目前已经掌握小间距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小间距高频高速板对板连接器、模组化集成式连接器等高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的核心技术。
维峰电子的护城河优势除了掌握核心技术之外,能够平台化快速响应也是特色优势之一。目前,维峰电子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连接器CAE仿真设计软件及3D模流分析软件,有效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另一方面,在华东、华南两大营销中心设立大客户部,保证了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攻城易,守城难。深耕20年的维峰电子,最大的先发优势莫过于通过高品质产品与有质量服务积累的丰富的客户资源。招股书显示, 汇川技术、比亚迪、阳光电源、台达电子、安波福、泰科电子等知名企业均与公司建立了稳定深度的合作。数据更显直观:以国内工控龙头汇川技术为代表的客户销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2021年间销售额增幅89.24%。伴随行业龙头的发展,公司销售联动增长,前五大客户中汇川技术和合肥鑫硕的终端用户阳光电源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64.82%、29.09%,公司销售也随之增长。
每一个上市公司必然有其野望:据了解,维峰电子本次IPO拟募集资金6.04亿元,分别用于“华南总部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华南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流动资金的补充。首先,“华南总部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提高公司连接器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解决公司产能瓶颈,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将产生年销售收入7.27亿元;其次,“华南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充分改善公司研发条件,通过引进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及优秀人才,提高公司研发效率及新产品开发能力,保证公司技术先进性。
因在细分赛道的领先地位和优秀的管理水平,维峰电子的盈利能力远超同行业可比公司;之所以能够领先,是因为维峰电子经过研发积累,公司已在产品开发方面形成了丰富案例库,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定制化需求;通过上市募资,维峰电子志在扩张产能和研发新技术,随着新产能的达产和产品结构的逐步优化,维峰电子的业绩有望进一步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20年的维峰电子积蓄实力,潜心耕耘,是为“行稳”;而今在科创板上市的维峰电子,踌躇满志,大展手脚,终将“致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