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规定对电动自行车的影响,如何转型成为智能电动自行车
根据国家标准委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标准规范:
A) .具有脚踏骑行能力;
B) .电驱动行驶时,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电助动行驶时,车速超过25km/h,电动机不得提供动力输出;
C) .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应当小于或等于55kg;
D) .蓄电池标称电压应当小于或等于48v;
E) .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当≤400w;
F) .整车高度≤1100mm;车体宽度(除车把、脚蹬部分外)小于或等于450mm;前后轮中心距≤1250mm;鞍座高度≥635mm;
G) .鞍座长度≤350mm;
H) .后轮上方的衣架平坦部分最大宽度≤175mm。
随着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和智能云平台、电动车物联 的强烈呼吁,传统的电动车市场不断的受到冲击,智能化、互联化,电动化被各大厂商车企经销商所青睐。
一.助力电动车企转型智能电动车联 系统
车玲珑电动车联 系统解决方案,采用“全联接、云定位”核心技术,解决方案中“互联互通”和“实时定位监测”的问题。主要实现电动车智能化车辆管理、用户管理、 警管理、共享服务管理、增值服务管理等功能。
1)智能硬件
智能电动车硬件采用GPS+智能龙头锁两者相结合,具备手机开关锁,接通电动车电源等功能,而使用中的智能锁方案再和龙头锁配合可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同时此智能锁方案也可以单独使用在共享电瓶车场合。
2)智能电动车管理平台
智能电动车管理平台包括应用端和web管理后台,主要为用户提供简单操作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ad等应用端实时查看和检测车辆;运营中心可以通过Web端后台进行车辆管理、用户管理、 警管理、共享服务管理、增值服务管理等功能。可持续扩展车友圈、车友商城、车友保险等增值服务。
二.业务流程
用户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与智能电动车进行人机交互操作,智能电动车进入启动、 警、设防等模式后,需要向APP推送操作信息;APP连上智能电动车可以进行查询操作,可以向智能电动车发送操作指令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