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电子科技大学26个学科上榜!

近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电子科技大学共有26个学科上榜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络空间安全,三个学科位列前2名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个学科位列前5%

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4个学科位列前10%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电子科学与技术

前2%

1

信息与通信工程

前2%

1

络空间安全

前2%

2

软件工程

前5%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前5%

8

光学工程

前10%

8

生物医学工程

前10%

8

数学

前10%

17

管理科学与工程

前10%

21

一起为优秀的成电点个大大的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部分上榜学科相关介绍~

PART ONE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共有66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2名

招生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类)

专业简介

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波传播与天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四个专业。

专业特色

该专业(类)紧密结合国际前沿和国家科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实现科研-教学融合。以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实验教学平台为依托,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专业(类)围绕现代电子学与电子信息技术,覆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主流方向,形成了从电子信息材料、器件、电路到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类)以“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实行大类招生与学生自选专业的模式,促进共性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融合。培养适应泛信息化时代,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跨界融合和集成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和未来创新引领者。

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 最高奖“TI杯”颁奖(全国唯一)作品介绍

PART TWO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排名共有99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2名

招生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物联 工程(“互联 +”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

专业简介

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通信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 络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物联 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信息对抗技术(省级特色专业)五个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

该专业(类)以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A+学科优势,实行大类招生与学生自选专业的模式,促进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相融合。大类培养阶段通过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学习,打下宽厚、坚实的专业基础;专业培养阶段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能力优势和成长要求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络工程、物联 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继续完成个性化培养,成长为学术、行业或创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备战电子设计大赛

物联 工程(“互联 +”复合型精英

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专业特色

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A+学科优势,以“互联 +”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为载体,采取两年跨专业融合培养,两年后分专业培养的方式。制定了与“互联 +”相关的电子、 络、大数据、商务、管理、金融等课程体系,集中了多个学院优质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打造了“互联 +”前沿技术应用体验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技能辅导和企业实践训练。重点学习物联 系统中的信息感知与处理、集成电路与系统、物联 设备的设计应用技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互联 思维、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宽厚的移动互联 知识、卓越的信息深度分析与应用能力、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由于课程设置的跨学科特点,在本专业之外,学生可同时修读第二学士学位(理学/经济学/管理学)。

PART THREE

络空间安全

络空间安全学科排名共有41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2名

招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计算机类

专业简介

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络空间安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五个专业。

专业特色

该专业(类)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首批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该专业(类)紧密结合国家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内的学科优势,体现了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电子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紧扣科技发展前沿,以科研促教学,用教学助科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和平台,增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从事计算机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络安全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等领域的高级人才。

“互联 +”本科教育高峰论坛

PART FOUR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学科排名共有79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5%

招生学院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互联 +培养实验班)、软件工程(工业软件)

软件工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专业简介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在学院入选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与市场和行业紧密结合,在软件工程专业之下设置5个培养方向:

1、系统与技术,该方向旨在培养IT行业软件开发及应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系统工程师;

2、嵌入式系统,该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嵌入式理论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数字信息处理,该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强软件基础的、能够在信息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数字信息处理的软件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互联 安全,该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 络安全理论知识、具有设计和开发 络安全产品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5、数字动漫,该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强数字媒体动画游戏技术基础、能够在数字媒体动画领域从事动画程序设计、特效动画软件设计与制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智能信息系统、大数据计算分析、投资与金融分析、及工程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软件人才。

第九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最佳学校组织奖

软件工程(互联 +培养实验班)

专业简介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特色

该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为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实施多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工程实践教育,完成累计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环节。旨在培养针对“互联 +”产业升级需求,具备“工业系统+信息+计算机+互联 +金融”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具有智能信息系统、大数据计算分析、投资与金融分析及工程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软件人才。

同学参观迈普通信公司

软件工程(工业软件)

专业简介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特色

该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为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校企、校地、校校合作,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践教育体系和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扩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工程实践递进式贯穿、校企协同育人全链条贯穿和校企合作模式融合式贯穿。企业实习实训累计时间不低于1年。打造产教融合递进式多层次培养的一流特色化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针对国家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聚焦CAD/CAE/CAM/EDA、面向高端航空装备制造等大型工业软件,培养具备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研发CAD/CAE/CAM/EDA、面向高端航空装备制造等大型工业软件研发的跨界精英人才。

PART FIVE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共有143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5%

招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 +”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专业特色

专业设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注重通识、数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设置贯通递进式系统科研训练——攀登课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每位学生配备三位导师(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在导师指导下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修读及科研训练,并与研究生培养衔接。探索国际学术精英培养,开设国际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授课。每位拔尖学生必须赴海外名校进行3-6个月的科研实习。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 会责任感、热爱科学、基础扎实、勇于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未来一流科学家。

首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

“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

专业特色

该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国家建设需要,面向计算机和金融方面的人才亟需,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学领域的科研优势,体现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经济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科研促教学,用教学助科研,培养学生计算机理论、金融理论、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技术的扎实基础,为学生构建创新实践环境和平台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并增强实际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金融学理论及应用、智能金融应用与创新实践的创新引领性人才。

学生创新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 +”复合型

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专业特色

该专业紧密结合国家“互联 +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战略需求,在电子信息和互联 核心技术等基础上,深度融合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脑与认知科学等多学科,以科研促教学、用教学助科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为学生构建创新实践环境和平台,增强学生的“互联 +”思维、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从事互联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实践的复合型精英人才。

学生创业实训活动

PART SIX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学科排名共有49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10%

招生学院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类(光电集成与光 络)

曾勇校长与“光引未来”科研育人班师生合影

专业简介

该专业按电子信息类(光电集成与光 络)大类招生,包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信息工程和光源与照明(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个专业。

专业特色

光电学院围绕光电领域的信 产生、传输、探测、显示和处理这一主线,着力光、机、电、软、算相互融合, 与光通信、OLED显示、5G通信技术、智慧照明、大数据云平台、光电测控、机器视觉等产业热点方向紧密结合,打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三个专业。培养爱国敬业、积极进取、数理基础厚、专业理论强和职业道德好的光电创新型精英人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