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计算器App,免费试用3天后,就要收取每季度58元的费用,一款“空调遥控器”则在3天免费试用后每周收取38元,但消费者要退订,必须在2日内完成,且退订要在苹果系统内设置,而不能在应用内完成。而即使删除了这款App,依然要被继续扣费。此外,一些清理类、扫描类、遥控类等App也被高频点名。不少用户表示,在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内有一些工具类App,提供几天免费试用,并以此诱导消费者购买,后续收费则“贵得离谱”,且取消订阅不易。
对此,客服表示除非用户取消订阅,否则大部分订阅会自动续订。如果用户注册了免费的试用订阅,但不想续订,请在试用期结束前至少 24 小时取消订阅。
专家分析认为,类似软件订阅的服务收入已占苹果收入的近20%,因此苹果不仅要抽成,更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严格的监管。
多款工具类App遭吐槽 试用期后开启高价付费订阅
日前,有 友在投诉平台反映,自己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了一款“山寨版”计算器,却要收每年240元的费用,即使删除App也继续被收费,该App退订程序很复杂。
点击继续后,继续弹出“订阅”界面,用户可以免费试用3天,3天后¥58.00/3个月。政策显示,非强制消费,在每个续期日期前至少一天,您可以随时在设置-AppleID中取消;方案将自动续期,直到您取消为止。
不少用户在系统评分中给出一星的评价:“伪装免费实则恶意欺骗收取高额会员使用费,苹果监管缺失,体验极差,投诉无门”“一个计算器要58元三个月,真厉害”“上来就要收费?明明可以去抢,非要出个计算器”“上个月小孩为了加一下成绩下载,啥时候就变成会员,付费58元!还是按季度算的,吃相太难看”。
那么这一App背后的公司是什么?点击“关于我们”,仅显示该App的图标,并无公司的任何介绍。
卸载后后台仍在扣费 用户评论区集中吐槽
不少用户评论该App“根本没有用”“付了钱后,一点就转圈,退出后重新进又要重新购买”“自动扣费还不能用,我买个遥控板也没有28元!”
另一款在 上被用户吐槽较多的“爱智能清理(Smart Cleaner)”,是一款用来搜索和删除无用的照片、视频和联系人的App,其 称自己是“最高效的设备清理和整理工具”。
不过,如果想解锁“智能清理”等全部功能,必须进行购买,用户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款-¥68.00”“免费试用并订阅”。同样,“免费试用并订阅”这个选项颜色是整个屏幕的反差色,非常显眼,具有诱导性。不过,同样下方有小字写道:“3天免费试用后,¥38.00/周,可自动续订。无需承诺,可随时取消。”照此计算,用户一年需要花费456元订阅该软件。
有用户在下方评论称“诈骗软件!一直在后台自动扣费!扣了我2000多块!每个月扣4次!自动扣费对于我们这种年纪的人来说,很难找到。卸载了后台还是一直扣钱!”“下载软件之后,会弹窗就会触发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并且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每周38元被划走,一周38元啊!就算你卸载了也要扣,吃相还能不能更难看点,就是做的一个流氓诈骗软件”“大家别下,这是骗钱的垃圾软件,只要下载一打开,每周必扣53元(不知费用是否有过调整)!另外一旦不小心下载了,打开了软件,那你必须马上关闭支付宝和苹果的签约免密支付,和取消绑定的银行卡,这样就扣不了钱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对于其中部分评论,开发者还回复了,其回复表示:“对这种情况表示抱歉,如果在续订日期前超过24小时未取消订阅,将自动续订。您可以在iTunes设置中取消应用订阅。”
目前,在多个平台,该App遭到大量用户投诉均是因为被免费体验所误导,而购买了包年服务。“莫名其妙被扣了258元包了个年,也怪我自己,下载这个软件的时候没有用心看,只看到了试用七天免费。还以为后续要办理会有一个提示什么的,结果直接扣费了。打电话咨询客服,客服态度强硬恶劣。”“点开有个7天免费试用,试用后竟然自动续费,要退款还得等60天以后才给处理”“软件都卸载了,还是扣了费,这样的软件怎么会上架的!”
如何取消订阅?需要统一在“设置”内取消
订阅服务,是苹果系统内的一种长期购买服务,与以往消费者认识中的“一次购买,终生享用”不同,这种订阅类是根据用户使用时间的不同来收费,比如按周、按月、按年等。
不过,由于在苹果生态内购买服务都必须经过苹果抽成,而无法绕过苹果在App内直接购买,因此,用户若想要取消,也要从苹果的“设置”中退订,而无法直接通过删除软件、在App内取消等方式退订。
在苹果支持页面,专门告知用户如何取消订阅?第一,在主屏幕上启动“设置”应用,然后在屏幕顶部点击您的姓名;第二,点击订阅按钮;第三,点击您要取消的订阅;第四,点击底部的“取消订阅”按钮,如果开始试用订阅,则点击“取消试用”按钮,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如果您在订阅管理屏幕上没有“取消订阅”或“取消试用”按钮,那么您的应用商店订阅将不会自动续订。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Mac和PC系统来取消订阅。
苹果提示称,除非取消订阅,否则大部分订阅会自动续订。如果注册了免费或打折的试用订阅,但不想续订,需在试用期结束前至少 24 小时取消订阅。
也就是说,诸如上文中“免费试用3天”的App,需要在下载2天内就取消订阅,如果超过48小时,就要开始扣除第一笔费用了。
根据2022年苹果三季度财 ,苹果软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6亿美元,其中就包括上述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2%。过去几年,苹果软件业务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速,成为推动苹果营收增长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13-2021年,苹果服务收入由160.51亿美元增长至684.25亿美元,收入占比由9.39%增长至18.7%。
分析:苹果的服务应当更加人性化,国内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
那么,这种“免费试用+付费订阅”的模式,是否合理呢?
对此,独立分析师丁少将认为,应该考虑“订阅制应用”的续机制对用户是否友好,如果订阅的主动权交给用户,续费的主动权归用户,理论上说可以规避类似的问题,当然,这还需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订阅、续费等功能谨慎操作;如果默认“自动续费”,并难以取消,则难免给用户带来困扰,比如,有些用户对于应用只有短期需求,或者在应用涨价后,有些用户并不准备续费。
他认为,这些App依旧存在,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个是其并未违反苹果方面的有关规则,另一个,就苹果而言,服务业务是其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度领跑各项业务,也是苹果转型的重点,在硬件突破大环境不是很友好的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增强服务的营收,也是其必须要重视的。“就苹果来说,避免用户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导致服务中断,可能是苹果的考虑,但服务的提供,不应该机械化和程式化,更需要灵活和人性化,这方面,苹果或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于消费者如何避免被“坑”,丁少将建议,消费者仍然需要注意应用本身是否收费、收费标准如何等问题,并谨慎对“订阅”“续费”做出选择,尤其是尽量避免开通任何“自动扣款”的业务,尽可能从源头避免问题的出现。
盘和林建议,实际上主要还是要通过App Store内的用户评价机制,来为下载和消费做出决策,消费者可以重点看看这些App的差评,以免被刷来的好评所误导。至于消费者万一不慎订阅,由于苹果使用的是自己的支付系统,因此建议应该给予消费者后悔的权利,很多平台都有退款机制,这方面苹果可以完善。
在利益的驱使下,那么总会有人去钻游戏规则的空子。“期待更加严厉的监管,也唯有法律或者主管部门的监督,才能促使苹果和相关利益方去重视和改变这一问题”,孙燕飚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