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记得关注哦
原文标题:深度解析Web3.0 交赛道热区与未来潜力:从Mirror、Lens到RSS3
今年年初牛市正热的时候,大量的 交dapp(或称socialfi)倾巢而出,每个都宣称要把推特、FB、IG、BBS论坛等web2 群软体搬到区块链上,这些所谓socialFi冠冕堂皇地高举web3精神、去中心化与ownership大旗,实则滥发只有短期价值的shitcoin给早期用户制造热点与羊毛党暴富神话。坦白说这些socialFi绝大部分是炒币党和羊毛党共谋的pump-and-dump金融游戏,用户、开发方、投资者,所有人都为了短期利润而来,热度过后多数平台人去楼空。
当前牛市正好可以更清晰地评估当前Web3比较有看点,还活着做实事的项目,以下逐一介绍五个Web3活跃的去中心化 交应用:
一、Mirror.xyz
阳春简洁的去中心化发布工具
Mirror是目前币圈最广为人知、活跃用户最多、可谓处于领跑地位的web3 交产品,由知名加密创投a16z注资,受到全球多位加密大佬拥护。 Mirror的功能类似于传统部落格,但在上头发文就显得你很web3 native,在圈内有特殊的逼格灵光。它的成功除了因为币圈大V带货威能之外,某种程度也是因为web2 交巨头平台如Google与Meta,纷纷弃守或是故意排挤简洁的部落格长文发布服务,留下了某种空窗,Mirror因而产生了有别于前述海量web2主流服务copy cat们的实质niche。
糟糕的 交使用体验与自然流量
Opensea式的去中心化
不谈使用体验,即便单论去中心化的技术标准,Mirror仍然是不够去中心化的,程序并非开源,而且用户无法自主修改的前端和后端设计,高度仰赖着平台替你上传与删改,而不是直接上传内容到链上,用户也没有真正拥有数据(连后台流量都无法观看还叫用户有内容所有权吗),发文后也不会自动持有任何ERC-721的NFT,只有仰赖平台才能贩售NFT。
Mirror的相关技术缺陷可参见:Atlas〈重新定义出版:Mirror 做的还不够,我们需要继续探索〉
不符估值的运营与开发进度
当Mirror是间获得千万以上美元的巨额投资、上亿美金的估值以及五年以上开发历史的公司团队,至今只有这点程度的发展,这种牛步的开发与运营态度,实在很难相信Mirror未来能有什么令人惊艳的突破,不过无庸置疑的是Mirror在短期之内还是在用户数量上有着领先地位。
第三方的Mirror内容搜寻、阅读器
由于前述Mirror的迟缓开发态度,当前所见的Mirror阅读器与搜寻器都是第三方的。
由Sepana团队开发,该团队在web3搜寻引擎似有着领先地位,有不错的算法支持个人阅读偏好。
二、Lens Protocol
Lens作为Web3人格身份之根,嫁接起不同 交前端应用软件之花
Lens ProtocolOwn your digital rootslens.xyz
Lens Protocol是什么?
Lens Protocol本身其实不是 交媒体,而是旨在建立一个新的链上 交身份协定标准,目的是要改良(或取代)以ENS地址为核心的Web3.0 路人格标准,补足ENS本身所缺乏的 交互动功能与Ethereum本身的技术限制,
Lens 团队来自AAVE的声望与用户基础
无法忽视的是Lens是De-Fi借贷先驱AAVE开发团队新推出的产品,该团队在Web3有着良好的开发者声望与用户基数,登高一呼后,Lens已经逐渐建立起颇具规模的 交应用开发者生态系。 Lens 的终端应用 目前以Lens Protocol为基础的Web3.0应用,主要类似于推特等Web2 交软体,不同的是使用者的追踪者、发文、留言、互动纪录会上链到每个人独有profile NFT之上,每篇发文也会自动成为个人拥有的NFT,使得用户能够更直接的去变现(monetize)与交易 交内容与使用纪录。
Lens Handle 饥渴行销的限量公测
Lens Protocol目前还在小规模公测阶段,参与公测需要的Lens Handle NFT不开放自由领取,避免被机器人洗流量刻意撸羊毛,同时也制造某种Clubhouse式邀请制的稀缺尊荣感,上一次Handle大规模发放是在今年五月,目前似乎只作为生态系第三方软体新用户的奖励,在Lens官方推特会有零星的消息。
解读Lens的生态系策略
由于Lens Protocol本身不是 交软件,而是旨在建立一个替代ENS的新Web3.0身份标准,同时围绕着Lens建立起半封闭半开放的应用生态系。 Lens Protocol欢迎各种第三方开发者,以Lens的链上 交身份建立 交软体,不同的Lens 交软体共享着同样的 会关系与互动纪录,相当于你在脸书追踪的名单,在推特上也会自动追踪。
共主集合分散的Web3.0 群的荣景 潜在的中心化巨兽
Lens设计的优势是能够整合分散在各个去中心化 交平台上,目前为数不多的web3活跃使用者,坏处是这样的设计其实又建立了新的巨兽,没有Lens handle你的 路人格足迹就不存在,没有Lens handle你就无法参与web3 交活动,而且不同于以Ethereum 路为基础的ENS,有着公开且去中心化的分散运算验证节点,Lens 交互动资料的储存并不承诺上链或是去中心化储存(参见官方声明)。
短期而言Lens的运营模式设计,确实带起了web3 群赛道难得的开发端与用户端荣景,长期而言又违背web3反抗中心化巨兽的初衷。
Lens生态系值得关注的应用
在Lens生态系统里头,我认为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应用:
Sepana Lens
三、Matters 马特市
Matters 马特市
最像 群平台的Web3 群平台
Matters是众多Web3平台当中,最不像Web3.0赤军基地的地方。 活跃于币圈的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但这里或许具备着最多的自然写作与阅读用户(主要为华语圈),用户多数动机单纯,不为加密金融投机与撸空投奖励而来。 Matters的讨论因此不集中于Web3.0与加密货币,可以像任何web2 群软件一样,在上头分享日常、谈论音乐电影、谈论政经或是交流任何想法而不感到尴尬。
IPFS化的Medium
Matters的介面和功能都类似于Medium的写作平台,使用体验相较其他Web3.0平台最为成熟舒适,它与Medium的差别在于会将内容永久保存于去中心化储存 路IPFS上,每篇文章都有IPFS地址,不过好像出了平台就不容易以浏览器打开。
若有似无的Likecoin用户奖励
Matters的创立受益于前几轮的比特币牛市,不过和区块链行业的关系其实没有那么紧密,虽然有内建Likecoin的设计,用户会因为被like或是直接赞助获得微薄的加密货币收益,也可用ENS地址连接登入,但大部分的互动还是没有在去中心化的链上,平台运营与行销风格上也没有要招来币圈羊毛党的意思。
平台主要货币Likecoin本身也只有在Cosmos的DEX Osmosis有微量的交易,而且币价惨澹,没有在任何CEX以现货或合约上市,坦白说法币价值趋近于零,受难于今年币灾的主理人目前或许也没有那个财力去强力拯救这个慈善推广事业。
偏可怜的自然流量
Web2.5折衷主义者的困境
Matters正处在折衷主义者的位置,没有其他以区块链为基础建设的web3 交软件大破大立,完全在技术基础设施上赋权用户的气势,却又显然没有传统中心化霸权 交平台Twitter、Meta的那种演算法流量优势,卡在不上不下的web2.5。不过如一开始所说的,Matters的正常 群用户数量以web3平台的标准还是领跑许多的,就看Matters运营方怎么突破了。
四、ENS、EIP-1577、IPFS以及開源产品Planet
结合IPFS与ENS的免费开源软件Planet
ENS与IPFS的简单结合
这一发布方式,使用既有的ENS 域身份为基础,运用EIP-1577提出的ENS contenthash技术,将IPFS(去中心化储存 路系统)的内容标记指向某个ENS地址,可以直接以ENS为名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部落格,如Vitalik的个人 站:
https://ipfs.io/ipns/vitalik.eth。
Vitalik的个人IPFS 站:
https://ipfs.io/ipns/vitalik.eth
偏高的使用门槛
单就实践去中心化的目标而言,还算是挺理想的作法,然而或许技术门槛过高、太过geek,加上IPSF 站的浏览器读取速度偏慢(还不时会504 Gateway Timeout),且缺乏 交互动(与炒作)的可能性,目前只有极少数娴熟去中心化技术的人(如Vitalik本人)或是Ethereum Maximalist,会习惯以这样的技术发布内容。
在RSS3上读取IPFS+ENS的EIP-1577发布内容稍微便捷些
最受欢迎的ENS+IPFS开源发布工具 Planet
https://github.com/Planetable/Planet
Planetwww.planetable.xyz
GitHub – Planetable/Planet: Decentralized blogs and websites powered by IPFS and Ethereum Name SystemDecentralized blogs and websites powered by IPFS and Ethereum Name System – GitHub – Planetable/Planet: Decentralized blogs and websites powered by IPFS and Ethereum Name Systemgithub.com
Planet是实现此技术的开源前端应用,可以在其官 免费下载使用,目前只有支援Mac OS系统。
五、RSS3
名称源于RSS协定的启发
反平台的去中心化基进主义者
RSS3在web3场域里算是特别基进的异数,当各个web3应用仿照web2服务圈地为王,尽可能提高平台的DAU(daily active users)时,RSS3却认为所有平台都有其限制,都应该是可省去的中间人,唯有回到用户自营自主,不依赖中心化平台的时代,才能实现真正的web3,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与用户自由。 在这样的思路基础上,自然带出了与众不同的Web3.0技术,RSS3着眼于解决「前Web2.0」的技术难点:「如何在保有用户自主性的同时,还能被其他用户听见」,以及「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使不会架个人伺服器的个人使用者也能轻松自营 站,保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没有平台如何实现内容扩散
关于第一个传播问题,RSS3提出以RSS为精神基底的RSS3开源协定,提供类似RSS的无平台的追踪订阅服务。由于Web3的区块链活动公开性,正好使得所有链上活动,经过RSS3的分类与转化后,都能成为自然语言组成的可追踪类RSS内容,链上的讯息生产者可以与读者,像RSS Feed一样建立起直接的关系,不需要任何 群平台的中心化管理。
RSS3.io 正是此传播技术协定的实践,可以在此输入任何ENS,便能检视并RSS订阅其链上活动。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最大程度的用户自主权与所有权
针对第二个发布问题,RSS3推出开源的xLog链上部落格服务,相较于Mirror更为去中心化,用户能免费将内容同时发布到IPFS与EVM区块链Crossbell,并且提供可高度客制化样式、 址、导航栏的个人部落格页面,而且这些客制化设定都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
参见〈第一个开源链上博客系统 xLog〉
xLogA publishing platformxlog.app
使用者只要以钱包进行ENS登入,并且领取免费的CSB,就能在Xlog部落格上,进行发布与各种 交活动。虽然许多操作都会需要使用CSB验证,以确保变更存在区块链上,不过CSB Token在此的功能,与其说是一种货币,更像是操作区块链的信标凭证,用完每天可以到Crossbell水龙头再领,在交易手续费上完全不必感到担心或是心疼。
Crossbell水龙头
只要输入ENS地址即可领取免费领取CSB
Crossbell FaucetClaim your free $CSB tokens with this Crossbell Faucet!faucet.crossbell.io
只要输入ENS地址即可领取免费领取CSBCrossbell FaucetClaim your free $CSB tokens with this Crossbell Faucet!faucet.crossbell.io
小国小民的 路乌托邦未来
目前RSS3生态的用户还不多,不过RSS3团队开源开发的雄厚技术实力(可参考其核心开发者的GitHub),基进且务实的去中心化 路技术理想,以及友善用户的开发态度,未来是可以期待的。某种程度上RSS3这种小国曉民的 路自由乌托邦,比起披上web3新皮的新兴 群平台帝国,更符合我个人对于Web3.0未来的想像。
结论
以上就是個人对Web3.0值得关注的几个 交应用与工具的看法,从目前在币圈声势占优但体验差的发布平台Mirror、还埋在土里但收编大量web3开发者的Lens、折衷主义的Matters、技术geek的Planet、跳脱平台的去中心化斗士RSS3,各有其技术与运营特長。欢迎各位讀者的自由分享与评论指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