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上海音乐学院迎来一名特殊的新生。
这名叫Luya的新生,特殊之处并不仅限于她的名字或是惹眼的粉色双丸子发型——Luya不是通常认知中的真人。作为科大讯飞在今年8月正式推出的虚拟歌手,Luya的声音由人工智能打造,形象亦由幕后团队策划。目前,Luya的主阵地是 交媒体、视频 站和在线音乐平台;未来,她可能活跃在元宇宙里。又是元宇宙。今时今日,绝大部分普通人对于元宇宙依然一知半解,但这并不妨碍元宇宙从一个科技领域的前沿概念逐步“落地”。当元宇宙被写入多个地方政府工作 告和产业规划后,政府和资本对于元宇宙的态度,已经从表达兴趣转化到了频繁的实际布局,一系列新赛道也由此诞生。不可否认,扯起元宇宙大旗的这些所谓新赛道,有的是新瓶旧酒,有的是空中楼阁,虚拟人当属其中少数实现“破圈”,同时亦是最火热的元宇宙相关领域之一。虚拟人究竟有什么用?
需要技术,还要内容
虚拟歌手,也是偶像
Luya“入学”时的纪念照。受访者供图
门槛低了,赛道拥挤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CG渲染、动作捕捉等虚拟人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虚拟人形象的制作成本和门槛已经被大大降低,对于个人用户,也能利用现成的软件,制作出自己在虚拟世界的“分身”,并进行视频拍摄或是直播。打造一个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的虚拟人形象,正变得愈发简单,虚拟人赛道自然也就变得愈发拥挤。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兼备,方才能够在这条已经开始越来越“卷”的赛道上脱颖而出。换言之,虚拟人的创造者们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对于“虚拟人能干什么”这个问题,要能拿得出有说服力的答案。Luya能唱歌。并且Luya的幕后团队希望也相信,Luya能依靠她所演唱的歌曲吸引粉丝。在一定程度上,当下缺少巨星的华语流行乐坛,给了Luya空间和机会。江源认为,摆脱了大型唱片公司和明星歌手的支配,消费者如今对于音乐的需求正变得更为多元,音乐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态势:“我们不敢说在没有巨星的时代,Luya就有机会变成下一个巨星,但我们相信,面向目标受众传递有亲和力与感染力的歌声,一定能够集聚起Luya自己的粉丝群体。”这一逻辑也体现在了Luya的“皮囊”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形象无限接近真人的超写实风格是当下虚拟人形象设计的主流,去年爆红的柳夜熙和在国外 交媒体上坐拥数百万粉丝的Lil Miquela皆属此类。相比之下,长了一张动漫风格面孔的Luya则显得“二次元浓度”过高,多少有点反潮流。江源坦言,超写实风格的虚拟人的确能给受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更具话题度。Luya的形象之所以如此“二次元”,并非因为没有做超写实的能力,而是自己的“亲女儿”不适合这样的风格:“二次元本来就是Luya人设的一部分。她的形象也要服务于她的人设。”作为“亲生父母”和“经纪人”,团队将Luya的目标受众设定为年轻的“泛二次元人群”,因此,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音乐风格,Luya的人设也都被赋予了相当程度的二次元属性。江源认为,这是拉近Luya与受众距离进而聚拢粉丝群体的必要之举。同时,他也希望在“皮囊”之外,外界对于Luya的关注能够更多地回归音乐本身,让Luya“用作品说话”。
Luya“出道”前,科大讯飞发布的预告海 。受访者供图
商业变现,为时尚早
都说 红的尽头是带货,天生自带 红基因的虚拟人也是如此。但江源表示目前暂未考虑变现的问题,更不会去计算费效比。但是,虚拟人赛道的火热,很大程度上正源于虚拟人已经切实展现出的商业价值。与品牌联名或是代言,在 交媒体上为产品进行推广,甚至更为简单粗暴地参与直播带货,是目前国内虚拟人行业最主要的变现手段。吴琛长期供职于IP授权行业,曾参与初音未来与洛天依这两位虚拟歌手“老前辈”的相关运营工作。他表示,虚拟人带货的成本其实并不低。目前为一个超写实虚拟人形象制作一组平面广告的成本,甚至高于 红或是二三线流量明星的出场费。
Luya在视频 站哔哩哔哩发布的歌曲。对于非“二次元”人群,歌曲标题应该如何断句可能都是个问题。
品牌对于虚拟人的青睐,吴琛这样解读:“一方面,品牌需要借助虚拟人来实现某种赋能,强化自身以及产品的科技属性和未来感。另一方面,相比真人明星或是 红,虚拟人本质上是人造物,个性和背景都是人为赋予的,不仅具有更强的可塑性,也没有所谓‘塌房’的风险。”但是,虚拟人不“塌房”,某种程度上也只是一厢情愿。今年2月,日本最早且最具人气的虚拟主播绊爱正式进入“无限期休眠”。原因是其运营团队在未告知观众的情况下,替换了负责操纵绊爱并为其配音的“中之人”(注:操纵虚拟主播进行直播的人),进而招致观众不满。无独有偶,今年5月,国内虚拟偶像女团A-Soul也因为“中之人”爆料薪资待遇问题,引发轩然大波,一度成为 会性话题。相比由真人“套皮”扮演的虚拟人,像Luya这样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人更加安全。但是以现阶段的技术能力,人工智能虚拟人的短板同样明显,他们无法像“套皮”虚拟人那样带给受众真实的互动。吴琛认为,在互动性这一瓶颈不能被突破的情况下,虚拟人还将长期停留在图片、视频等传统媒介,变现途径依然有限,所谓的元宇宙概念更是始终停留在“画饼”阶段。待到这一轮虚拟人热潮降温,品牌会逐渐对其失去兴趣, 红带货的变现模式并不可靠和稳定。相反,初音未来、洛天依这样的“老一辈”,却因为二次元属性的加持,在衍生品领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初音未来至今仍占据着日系手办模型的半壁江山,洛天依也借着“国潮”的热度,在国内市场推出了大量周边产品。但是,这样的“二次元商法”并不能百分之百与虚拟人适配。“的确有人挣到了快钱,但是虚拟人的变现途径目前还是一片混沌。现在谈论虚拟人的商业价值,还为时尚早。”吴琛总结。今年8月的一天,虚拟人 红Lil Miquela在她的 交媒体账 上发布了一张流泪的照片。在评论区里,一条评论获得了高赞:你只是个机器人,你并没有感情。
在评论区,有国外 民认为作为“机器人”的LilMiquela并不真正具有感情,LilMiquela亲自下场与 民“对线”。
虽然“次元壁”上的裂痕肉眼可见,但是我们与虚拟人之间始终隔着一堵墙。虚拟人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需要虚拟人为我们做什么?虚拟人又将改变些什么?所有这些问题,依然需要等待时间的解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