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A7M4与佳能 EOS R6超详细对比,可能颠覆你的认知,该选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你是不是总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

A7M4比EOS R6好。

EOS R6高感不行,A7M4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EOS R6视频编码不行。还是索尼大法好。。。

似乎到处在说索尼这个好哪个好,佳能这儿一般那儿差。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佳能的销量都是啥也不懂的摄影小白撑起来的吗?

显然不是,问题出在哪儿?今天,我们就以索尼 A7M4与佳能 EOS R6来做详细对比,不仅是性能和实测的对比,也是后期购买镜头价格的对比。我们尽量以客观中立的方式,让您看到到底谁强谁弱,强在哪里,弱在哪里。对于您选谁合适。

特别提醒:全文一共15000+字。大量图片对比实测。建议没时间看的亲们,点赞、收藏、关注、转发,有时间了慢慢看。或者直接跳到最后的“购买建议”来仔细品读,看说的有没有道理,(码字不已,腰已干废,感谢读者老爷多多支持!)。



话不多说,先看价格

机型

发布日期

发布价格

现京东价格

二手价格约

索尼A7M4

2021年10月

16999

16499

15000

佳能EOSR6

2020年7月

15999

14399

12000


简而言之主要区别如下:

  1. 图像质量:A7 IV 具有更多的百万像素(33 MP对 20MP),并且在高 ISO 时噪点更多。动态范围是可以一拼的。
  2. 自动对焦:在面部和眼睛检测以及跟踪方面,它们处于非常相似的水平。在这个价位上,它们是市场上最好的。
  3. 连拍:R6 的拍摄速度是 A7 IV 的两倍(20fps vs 10fps)。R6还具有更快的传感器读数,这意味着使用电子快门(在照片模式下)时果冻效应更少。
  4. 防抖:R6可以让你手持拍摄1s,甚至2s。A7 IV 的速度低于 1/4 秒。对于视频,R6 在使用相机行走时提供更好的性能,但如果您使用电子陀螺仪在后期稳定,A7 型 可以为您提供最佳效果。
  5. 电影模式:与 R6 不同,A7 IV 提供更好的动态范围、更多的编解码器、更高的比特率并且不会过热。佳能的唯一优势是 4K 60p 和 1.07 倍的小裁切(对比索尼的 1.5 倍)。
  6. 设计:我认为 R6 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更好,但 A7 IV 比以前的型 也好多了,并且提供更多的自定义控制。
  7. 取景器和液晶显示器:它们非常相似且易于使用。
  8. 电池寿命:非常相似的性能(照片和视频)。
  9. 镜头:索尼有更多的原生镜头可供选择,包括来自第三方制造商的选项。


主要规格

A7M4

  • 传感器:33.0MP 35mm 格式 BSI Exmor R CMOS
  • 镜头系统:E-mount(E卡口)
  • 防风雨:是的
  • 内部稳定:是(5轴)
  • 自动对焦:具有 759 个相位和 425 个对比度检测点的混合
  • 连拍:3fps 到 10fps,带 AE/AF 追踪
  • ISO 感光度:100 – 51200 ISO(拉低至50,推高至 204800)
  • 快门速度:1/8000 至 30 秒,B门
  • 取景器:0.5 英寸 OLED,369 万点,23 毫米眼点,0.78 倍放大率和 120 fps 刷新率
  • 后置显示器:多角度 3 英寸 LCD(1.04 万点)触摸灵敏度
  • 电影录制:4K 最高 60fps、全高清最高 120fps、10 位 4:2:2 内部、S-Log、Cinetone 和 HLG 伽玛
  • 内置闪光灯:否
  • 额外功能:WiFi、蓝牙、包围、间隔计、Wifi 络共享、USB 流媒体、双 SD 插槽
  • 尺寸:131.3 x 96.4 x 79.8 毫米
  • 重量:658g(包括电池和存储卡)
  • 固件版本:1.00
  • 发布: 2021

  • R6

  • 传感器:20.1MP 35mm 格式 CMOS
  • 镜头系统:RF-mount
  • 防风雨:是的
  • 内部稳定:是(5轴)
  • 自动对焦:6,072 点双像素 CMOS AF
  • 连拍:12fps 或 20fps 带电子快门
  • ISO 感光度:100 – 102400 ISO(拉低至 50,推高至 204800)
  • 快门速度:1/8000s 到 30s,B门
  • 取景器:0.5 英寸 OLED,369 万点,23 毫米眼点,0.76 倍放大率
  • 后置显示器:多角度 3.0″ LCD(1.62M 点),具有触控灵敏度
  • 电影录制:4K 高达 60fps 和 340Mbps,全高清高达 120fps,10 位 C-Log 和 HDR PQ
  • 内置闪光灯:否
  • 额外功能:WiFi、蓝牙、包围、 络共享、延时、双 SD 插槽
  • 尺寸:138.4 x 97.5 x 88.4mm
  • 重量:680g(包括电池和存储卡)
  • 固件版本:1.5.1
  • 发布: 2020

  • 传感器和图像质量

    这两款相机均配备 35 毫米传感器(全画幅)。

    A7 IV 有两个主要特点:更高的分辨率(33MP 对 20.1MP)和比标准设计更有效地收集光线的 BSI 设计(背照式传感器)。

    解析度

    使用的镜头:Sony FE 35mm F1.8 / Canon RF 35mm F1.8 at f/5.6。

    在我们的第一个测试中,您可以在将两张图像放大 100% 时看到分辨率的差异。除了更大的细节,A7 IV 的 RAW 文件和 JPG 文件都更清晰一些。

    锐化量/锐化细节:50(Lightroom Classic)

    创意外观/图片风格:标准(默认设置)

    请注意,您可以更改各种参数来控制 JPG 文件的图像质量,包括清晰度。

    如果需要,更高的百万像素数还可以为您提供更多的裁剪空间。此外,两款相机都有 APS-C 模式:A7 IV 输出 14MP 文件,而 R6 则为 8MP。

    佳能有一个低通滤波器,而索尼是否有一个还不清楚( 上有很多对比信息)。从我的测试来看,有的可能性不大。


    动态范围

    转向动态范围,严重的 4 档恢复在 A7 IV 文件的阴影中显示出更多的噪点,但 R6 在最暗的区域也显示出更多的色彩伪影。

    1/100s,f/8,ISO 100

    使用 3 档恢复,结果更相似。A7 型 的静态照片显示更多噪点,但在最暗区域的色偏也更少。

    在图像的明亮部分,高光保留的量是相同的。

    1/3s,f/8,ISO 100

    关于图像文件,A7 IV 可以拍摄 14 位 RAW,具有三种压缩级别:未压缩、无损压缩或压缩。R6 有两个:14 位 RAW(无损)或 C.RAW(压缩)。

    这些不同的选项为您提供以下文件大小(平均):

    原始质量

    A7 IV

    R6

    未压缩

    68MB

    无损压缩

    38MB

    22MB

    压缩

    35MB

    12MB

    请注意,在某些设置下,比如在 R6 上,使用电子快门时会发生这种情况。或者在A7 IV上,它在高速连拍模式下使用压缩高速连拍模式进行工作时。RAW 会降低到 12 位。

    两台相机都有一些额外的设置来控制 JPG 输出。索尼有 5 级的HDR模式,主要是提亮阴影。

    R6 具有高光色调优先模式,可将最低 ISO 提高一档 (200),但在高光中保持与 ISO 100 相同的细节量。


    ISO感光度

    就正常范围而言,两台相机的 ISO 略有不同:

    A7 IV

    R6

    100-51,200 ISO
    (标准)

    100-102,400 ISO
    (标准)

    50-204,800 ISO
    (扩展)

    50-204,800 ISO
    (扩展)

    现在是时候提一下,在两台相机上使用相同的光圈、ISO 和快门速度时,亮度是不一样的。A7 IV 照片大约比佳能亮半档。在比较 R6 和 A7 III时,我注意到了同样的事情。

    虽然我使用的两个镜头(FE 85mm F1.8 和 RF 85mm F2)之间的光传输可能存在差异,但我认为这两个品牌在灵敏度方面的校准略有不同。

    为了使并排图像更易于分析,我尝试尽可能均衡曝光。

    正如预期的那样,R6 整体显示的噪点更少,与 6400 ISO 相比,差异变得更加明显。

    如果您喜欢使用 JPG,两台相机都有降噪设置。如果关闭 NR,A7 IV 图像的色彩噪点比 R6 多。如果将其设置为“低”或“标准”,索尼的色彩噪点消失了,但佳能的图像更清晰。

    R6有两个额外的步骤:开始稍微减少细节的高电平,以及合并三张图像以进一步降低噪点的Multi NR模式。后者为您在低噪点和清晰细节之间提供了良好的平衡,但它不适用于场景中的移动主体。


    颜色和参数对比

    将相同的参数应用于两个 RAW 文件,并且在这种特定情况下,使用 Lightroom 中的 Adob?e 颜色配置文件,R6 图像向更多洋红色转变,而 A7 IV 为整体色调增加了更多绿色。

    使用相机内的 JPG 可以观察到相同的差异。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一组图片配置文件。它们在 Sony 上被称为 Creative Look,共有 10 个。佳能包括 7 种照片风格。

    如果我们看第二个例子来分析单个颜色,您可以看到佳能版本中苹果的红色更强烈,而索尼图像中石头的蓝色更倾向于青色。这对 RAW(再次相等参数)和标准 JPG 配置文件有效。

    每台相机上的大多数其他配置文件都完全不同。例如,A7 IV 上的 Neutral 饱和度低于 R6 版本。佳能上的精细细节具有可爱的鲜艳色彩,而 A7 IV 上的 Vivid2 提高了亮度和清晰度。

    A7 IV,生动2

    R6,精细

    对于肤色,与 A7 IV 相比,R6 在 RAW 文件上产生更多的红色(在 Lightroom 中再次使用相同的参数)。

    切换到 JPG,在 R6 图像上向红色的推动变得更加明显。对于我对肖像风格的品味来说,它变得太强烈了。A7 IV 保持了更平衡的外观。

    在肤色方面,中性风格是我在 R6 上的最爱,而索尼的默认设置缺乏一点饱和度。

    例如,将 R6 上的色调调整为 +2 可减少皮肤偏红的色调,让您的外观更加平衡。

    最后,A7 IV 具有柔肤效果设置,可以使人脸的肤色更加平滑。如果你选择低级别,我发现效果非常微妙,一开始不容易看出区别,虽然较深的皱纹减少了(例如眼睛下面)。

    如果选择“中”,效果开始变得明显,而“高”级别则使人像不真实。


    其他设置

    这两款相机包含许多设置来自动控制白平衡,通过预设或手动更改开尔文温度。如果您选择自动,它们会提供类似的结果,但当您选择白色优先时,R6 的渲染效果会更冷(与 A7 IV 上的相同设置相比)。

    A7 IV

    R6


    自动对焦

    这两款相机都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对焦系统。

    A7 IV 使用 759 个相位检测点和 425 个对比度检测点。相位区域覆盖传感器的 94%。有具有实时跟踪和 Eye AF 的深度学习 AI。后者适用于人类、动物和鸟类,用于照片和电影录制。

    A7 IV:759个相位检测点

    A7 IV:425 个对比度检测点

    R6 采用佳能双像素 CMOS AF II 技术,在使用跟踪 AF 时具有 100% 的覆盖率。(否则使用其他自动对焦方式为 100% 水平和 90% 垂直。)使用单次自动对焦方式,有 6,000 多个点。在跟踪模式下,使用了 1,053 个区域。

    R6:6,072 点(单点)/1,053 点(跟踪)

    R6 还具有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检测人类和动物(包括鸟类)的身体、面部或眼睛。后者也适用于视频。

    此外,佳能还可以检测车辆(方程式赛车、拉力赛车、摩托车)。不幸的是,我无法对此进行测试,因为它后来通过固件更新 (1.5.0) 出现,而??且我还没有找到机会在赛车活动中尝试它。

    单次自动对焦

    在单次 AF 模式下(R6 上的 One Shot AF),两个摄像头快速准确。我很少遇到任何问题,尽管我承认我不经常使用 S-AF。我更喜欢 C-AF 和后退按钮 AF 方法。

    A7 IV、1/1000s、f/6.3、ISO 160

    也就是说,为了这篇文章,当我将两个相机并排放置时,R6 整体感觉更灵敏,反应更灵敏,而 A7 IV 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焦点。但我在这里吹毛求疵,所以不要太担心这个。此外,性能可能会因使用的镜头而异。

    R6, 1/400s, f/7.1, ISO 4000 – RF 100-500mm


    弱光下的自动对焦

    由于更高的灵敏度,R6 在弱光下具有优势:

  • A7 IV:-4Ev(f/2 光圈)
  • R6:-6.5Ev(f/1.2 光圈,或 f/2 时 -5Ev)
  • 在下面的序列中,对象从客厅走到厨房。客厅电视后面只有一盏微弱的LED灯,厨房的架子下面还有一小串LED灯。

    我将两台相机的驱动模式设置为 3fps,然后选择使用眼睛检测和对焦优先的跟踪。我使用了索尼 FE 85mm F1.8 和佳能 RF 85mm F2。

    R6 拍了 26 张,而 A7 IV 只拍了 9 张。Sony 可以在开始行走时跟随人,但后来完全失去了她,直到她到达镜头前,这就是它用更少的原因图片。

    A7 IV:9张,2张失焦(红色),3张略微柔和(黄色)

    佳能设法一直跟踪主题,但没有提供完美的序列。它的命中率为 62%,比索尼表现得更好,但最后也很难正确地重新聚焦在光线更好的脸上。系统好像有点乱。

    R6:26张,6张失焦(红色),4张轻微柔和(黄色)

    我注意到的另一件事是,R6 在整个序列中未能检测到面部和眼睛,恢复到正常跟踪模式,而 A7 模型大部分时间都能够检测到眼睛。

    奇怪的是,在我的A7 III 与 R6 比较中,佳能能够在类似的黑暗条件下检测眼睛,并且镜头速度较慢(RF 24-105mm F4)。也许相机在 85mm 上的表现更差,因为它有不同的自动对焦马达,或者各种固件更新改变了一些东西。不幸的是,我没有与上次相同的镜头来仔细检查我的发现。要点是 R6 总体上更好,但也不是 100% 可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相机都可以在低至 f/22 的连拍模式下使用相位检测,这意味着在使用远摄变焦镜头和远摄附加镜时性能不会受到影响。


    人类的跟踪和眼睛自动对焦

    在下面的测试中,人来回走动,然后在 360° 旋转的同时再次向前走。目标是不仅要查看每个摄像头在保持对眼睛的对焦方面的精确度,还要查看当面部被隐藏时它们的行为。

    索尼给了我80%的非常好的守门员率。当对象向后走和她转身时,它更加挣扎。

    A7 IV:66 张 – 3 次失焦(红色),10 次轻微柔和(黄色)

    R6表现更好,守门员率为86%。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当人不面对相机时,佳能的挣扎较少。

    R6:63张——1张失焦(红色),8张略微柔和(黄色)

    对于仅移动头部的静态主体,两台相机都做得非常好。如果这个人戴着帽子,即使眼睛即将被帽子的边缘覆盖,他们也能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眼睛上。

    A7 IV,1/500。f/2.8,ISO 6400 – FE 85mm F1.8

    也就是说,R6 偶尔会在几张照片中感到困惑和对焦不正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