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 为产业振兴提供“活水”(四川大学站)

繁花似锦柳如烟,最美人间四月天。伴着盎然的春意,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赛高校宣讲拉开帷幕。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落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促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动态匹配,助力高校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打通产教深度融合路径,打造适应产业发展的教育生态链;“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组委会借第十届大赛校园宣讲之机,带领部分出题骨干企业,深入高校软件、计算机学院,在为学生进行赛题解析的同期,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同培育高质量人才等系列问题与相关院系领导、教师展开深入交流。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大赛为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企业教师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交给学生打开产业与科技之门的“金钥匙”,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促教;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能敏锐地洞悉产业趋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学以致用,成长为创新型软件人才。

巍巍学府,德渥群芳。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通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为我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

4月23日,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高校宣讲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四川大学软件学院及附近高校的20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四川大学软件学院教师王鹏,“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组委会代表老师安苾寒,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来自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王升辉,百度时代 络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产品设计师余志良出席了本次活动并讲话。

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校园宣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软件学院教师王鹏表示,“中国软件杯”大赛将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与学院一贯倡导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念高度契合。学院始终坚持小班化教学、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无论是计算机学院还是软件学院,在各项赛事中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组委会代表教师安苾寒从赛事概况、赛事简介、价值亮点和赛事安排四方面对大赛进行了全面介绍。安苾寒表示,“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九届。赛事平台有效联动产学研用各方,已成为产教协同的实践平台、引培并举的人才高地、创新创业的福地沃土、校企合作的桥梁纽带以及走向国际的业内先锋,品牌效应集聚凸显。

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来自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王升辉结合担任“中国软件杯”大赛评委的评审经验,从技术手段、设计思路、切题技巧、文档撰写、作品展现形式、答辩注意事项等角度,对赛题逐一进行了解析。王升辉表示,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到编写代码、提交作品,甚至迭代升级的全流程实践机会。“在充分考虑工作量的前提下,要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技术路线,如果想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要在创新性上下功夫。在答辩时要用简练的语言、丰富的形式充分展现作品的创新点,并将团队的工作量进行精准呈现,这样才更容易脱颖而出。”

百度时代 络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产品设计师余志良对赛题“基于百度飞桨的单(多)镜头行人追踪”进行深入解析。据了解,此次赛题要求选手基于百度飞桨PaddlePaddle框架进行开发,设计一款可以实现行人跟踪的软件。其中单镜头行人追踪为基本功能要求,多镜头跨镜行人追踪难度较大,为附加任务,有能力的队伍可以挑战,并将得到更高的分数。

四川大学软件学院2017级学生余坚是第八届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他从参赛理由、选题与完成赛题、答辩经历等方面给学弟学妹做了经验分享。“参加‘中国软件杯’大赛是提升自我、丰富履历的重要途径。”余坚说,“大赛位列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榜单,是 会认可度高、含金量高的赛事,同时也是学院认可的一级赛事,一旦获奖会对以后的升学、求职有很大帮助。”

“中国软件杯”大赛是引导高校积极参与产学合作的重要平台。

5月大赛组委会将继续带领更多的骨干企业深入广州、重庆、湖南高校,引导企业与高校携手,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声明

中国信息化周 (信息化时代)

官 :www.cio360.ne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7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