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明令禁止使用,却在学生族“火”到不行!搜题软件,究竟是辅导神器还是懒人工具?

一份在线教育 告统计结果表明,搜题类App主要渗透高学龄段(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初中生和大部分高中生,其中小学渗透率超40%,初高中渗透率超90%。应用商店中相关软件不少安装量都已过亿。

搜题软件成为“爆款”

为何搜题软件成了“爆款”?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大量课外辅导班作业。据《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学习质量监测结果 告》,超过四成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全部家庭作业时间超标,两成四年级学生仅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就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家庭作业总时间。为了快速完成作业,又能确保正确率,搜题软件成了学生的求助对象。对此,有 友则觉得情有可原,“孩子不会,老师又不让空题,家长又讲不明白,学生只好求助学习工具。”

比答案和正确率更重要的是思考过程

“一切直接给予而不是挖掘他潜在思维和执行力的行为都是成长路上的慢性毒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志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几秒钟就能拿到答案,快速、精准答题的模式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更违背了学习的规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胡杰建议,任何时候学生的作业都必须有自主思考的过程。

“数学之美正在于其逻辑和推理的过程,基础学科尤其需要保持长期思考的习惯,不能急功近利。”缪寿红说,如果有学生长时间解不出一道题,他不建议学生马上求助搜题软件,而是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有时候,难题在思维碰撞中迎刃而解,学生更能感受到其中乐趣。”

搜题软件的流行提醒我们,教学还有很多改进空间

“使用智能学习软件进行学习是趋势所在,我们不可能将孩子送回前数字化时代。”刘志基说,与其禁止孩子使用此类软件,不如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孩子需要完成的作业是不是过多、过于单调枯燥”。他表示,互联 时代,常识性的内容唾手可得,但创新的思维却无法通过软件获取。因此,相比通过作业强化“死知识”,教师更应该通过灵活的作业传递给学生“活内容”。

图片:pixabay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15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