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一码通园、智慧安防……市南区“一屏观全园、一 管全园”打造青岛数字经济园区新样板

传统产业园区停车规划紧张、运营管理困难、安全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一直是阻碍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痛点难点,这对智慧园区建设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有了大数据赋能,让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可能。今年以来,市南区以5G+新型智慧城市头雁工程为引领,加快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基于政务云计算、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青岛软件园和青岛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双园数字经济智慧园区平台。汇聚数字资源,赋能创新应用,打造开放式、智能化的园区治理和运营平台。截至目前,市南区已完成智慧园区平台整体建设工作。

据介绍,智慧园区平台通过搭建数字孪生3D模型,分为综合态势分析、资源态势分析、经济态势分析、产业态势分析、人员态势分析、停车态势分析、安防态势分析七大模块,开发政府端、运营端、企业端、用户端四大应用端,建设无感通行、智慧灯杆等六大智慧场景,实现“数据全融合、状态全可视、业务全可管、事件全可控”。以青岛软件园为例,小到楼宇企业的人才流动,大到整个园区的税收情况、交通情况,都可以通过平台一目了然。在综合态势中,可以纵览园区的资源利用率情况、税收情况以及园区各项数据的趋势分析,每栋楼宇各个企业的详细信息及人才流动情况在人员态势模块也能尽收眼底,便于对企业及园区运营状态实时掌握。

停车作为每个园区运营面临的难点问题,也是智慧园区建设首先考虑的问题。智慧园区平台通过与园区内停车平台数据的对接,对园内泊位总数、出入口流动率、泊位利用率、周转率等各类指标进行综合展示;同时通过对周期内外地车牌、油电车牌的分析,对长租、临停等情况进行数据整理,实现园区对于疫情防控和园内泊位管理的需求。平台还可实现泊位的预约共享,充分利用园区资源,解决周边停车难问题。

软件迭代升级后,硬件的配备也尤为重要,“软硬兼施”才能实现智慧园区的综合管理效能。基于虚拟三维展示方式,智慧园区平台汇聚安防监控系统、一码通园系统、智慧灯杆、智慧停车系统等视频监控,将园区基础设备设施统一集成管理,通过图形化集中呈现,形成一个高效、精准、有序的数据管理界面。

目前,两园区更换模拟监控相机为数字监控相机,泊位相机200余个,监控点位增设至400余个,补充原有监控死角,结合园区高点全景监控,实时监控园区内车辆、人员、楼宇、公共空间等各类场景,所有监控设备24小时全天候在线运行,护航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园区人才招引、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两园区增设人员通行闸机、人脸识别一体机设备以及配套系统,通过人闸扫码测温、车道相机车牌分析等功能模块,对进入园区内部的车辆、楼宇内部办公人员、来访人员健康码状态及体温状态进行监测。“邀请外来访客入园的员工,可以登录爱山东·市南分厅APP,进入‘智慧园区’-‘访客邀请’模块,填好访客的各项信息,访客来了,就可以通过爱山东App扫码直接进入。”工程建设项目经理王澄金介绍。

基于5G实现的新型智慧数字经济园区,5G信 覆盖总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 速最高达到1.4Gbps,可同时满足3000个用户的基本业务需求。园区重点位置还加装了岛城园区建设首次采用的智慧灯杆,它同时具备户外屏展示、集成音柱、实时监控、一键 警等功能,户外屏可实时展示园区讯息,实时监测更新园区内的气候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噪音等,使园区更智能化、人性化;当遇到突发情况,可通过一键 警及时与物业取得联系,提高突发情况的及时响应性。物业可通过平台实时播放园区通告、环境背景音乐,提升园区通告能力,丰富园区生活环境。

智慧园区以信息化降低管理成本,以模块化助力精准决策,以数据化提升管理效果,真正打通政务服务、园区治理、安防监控,汇聚资源,赋能业务应用,是市南区破题传统园区管理运营瓶颈,实现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一招。目前,智慧园区平台已投入运行,形成“一屏观全园,一 管全园”的新格局。下一步,市南区将秉承边应用、边完善的原则,将青岛软件园和青岛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双园打造成为青岛数字经济园区新样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