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关于统筹实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的公告
根据人力资源 会保障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安排部署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2022年我省继续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特岗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个基层服务项目。各项目具体政策详见“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西部计划”《实施方案》,并按照职能,分别由人 、教育、团委部门负责解释。考生可电话咨询或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 会保障厅”“甘肃省教育厅”“共青团甘肃省委” 站查询相关内容。各项目 名、考试不向考生收费,每名考生限 一个项目类别,不得重复交叉,否则按考试成绩无效处理。
特此公告。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 会保障厅
甘肃省教育厅
共青团甘肃省委
2022年6月2日
2022年选拔招募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2年,通过统一组织考试,全省选拔招募1850名(具体名额以人 部文件为准)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其中支医岗位选拔招募指标单列500名),服务期为2年。
二、选拔对象和条件
选拔对象为全日制专科(高职)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含非全日制)的普通高等院校甘肃户籍或高考时户籍在甘肃的2022年毕业生(含入伍服义务兵役大学生毕业24个月以内、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出现役24个月以及 考支医岗位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以往参加过“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项目服务的人员不能 名)。同时,须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思想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志愿到农村基层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吃苦和奉献精神,服从组织分配和工作安排。
3.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并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学习成绩合格,资格初审前应获得毕业证书。
5. 考支医岗位的研究生专业应符合《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学位〔2011〕11 )医学门类规定的规范称谓表述;本科生专业应符合《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 )医学门类规定的规范称谓表述;专科生应符合《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10 )医药卫生大类规定的规范称谓表述。
6.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人员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的人员不得 考。
三、 名程序
(一)提交 名申请(2022年6月7日9:00至6月11日18:00)
考人员只限填 现户籍地(户籍迁入截止时间为6月7日)或高考时家庭户籍所在地的服务岗位。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考生, 名时须填写笔试试卷的汉、藏语言类型。
(二) 名信息确认(2022年6月7日9∶00至6月11日18:00)
“三支一扶” 考信息提交后,由 名系统对 考信息自动进行确认, 考人员应及时登录 名系统查看系统确认结果。确认通过后 考人员须修改信息的,必须对修改后的 名信息再次提交,并等待系统确认结果。若修改后未提交的, 名不成功。
(三)打印《准考证》(2022年6月27日9∶00至7月2日9∶00)
四、指标分解
选拔指标由省人 厅根据各地 名人数和岗位需求数分解下达至各市(州)和兰州新区,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并对兰州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单列指标。各市(州)负责向非单列县(市、区)分解下达指标,对县(市、区) 考不足2人的支医岗位指标由市(州)调配至其他县(市、区)相同岗位,考生相应参加调配县区考录和岗位分配。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是否加分由相关市(州)根据本地实际研究自定(加分不得超过3分),不加分的可采取对少数民族考生单列选拔指标的办法给予适当倾斜。指标分解方案由各市(州)确定后在6月30日前向 会公布同时 省人 厅备案。
五、考试
(一)考试组织
全省各级人 部门要会同教育、团委、财政、卫健等部门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靠实职责分工,统筹实施好选拔招募考试工作。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全省“三支一扶”考试 名、信息汇总、命题制卷(包括藏文试卷)、试卷保管、考场设置、阅卷登分、雷同处理、成绩查询等考务组织工作。各市(州)、县(市、区)考务实施机构要按照省上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本行政辖区内的考务实施工作。兰州新区考试组织等工作由兰州新区会同兰州市共同负责实施。各级考务组织实施产生的工作费用由同级财政负责承担。
(二)考场设置
全省以14个市(州)分别作为考区,考点原则上应设在市州政府所在地。要按照本地区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考场设置等相关工作。甘南州的藏语言试卷考生单列,不与汉语言试卷考生混编。各市(州)考务实施机构于6月17日前将试卷预订单和考点考场设置编排表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三)考试时间和内容
1.考试时间和地点
2022年7月2日 ?9:00—11:00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指定的地点为准。
2.考试科目及内容
支医岗位考试科目为“医学综合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总成绩为100分。
其他岗位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时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科技、人文、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与处理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总成绩为100分。
考试不指定教材,不委托任何单位(机构)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四)考试违纪处理
考试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参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行为处理规定》(人 部第35 令)。考试结束后,由国家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试卷的考生,给予考试成绩无效处理。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雷同试卷考生存在作弊行为的,视具体情形由人 部门对其做出违纪违规处理。
(五)应试证件
应试人员必须携带从 名系统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或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者,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六)疫情防控要求
应试人员要遵守当地“三支一扶”考试疫情防控要求,考试疫情防控措施会根据疫情形势和防疫要求动态调整,请密切关注考试所在县(市、区)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不符合考试疫情防控要求的,不得参加考试。
(七)成绩查询
考生可于7月22日左右登陆甘肃省人力资源和 会保障厅 站查询考试成绩。对因违纪或违反《告知承诺书》记入诚信档案的考生,考试成绩作无效处理。
资格初审、体检及资格复审的具体安排由市(州)人 部门、兰州新区组织部门确定后,应于资格初审工作开始3日前向 会公布,资格初审和复审应由不同人员分别把关。
(一)资格初审
县(市、区)人 部门根据公布的选拔指标,按 考岗位考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资格初审名单。对指标末位考试成绩并列的考生,由县(市、区)列入资格初审人员名单。
资格初审不符合 考条件或不能提供以上证件者,取消录取资格,在指标范围内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递补过程中成绩并列者一并录取。
(二)体检
对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由各市(州)或县(市、区)人 部门参照新录用公务员体检标准和程序组织体检,无三甲医院的地区可安排至市(州)综合性医院体检。
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在指标范围内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递补过程中成绩并列者一并录取。
(三)资格复审
对通过资格初审和体检的人员,由县(市、区)人 部门 市(州)人 部门复审,复审内容重点包含居民身份证、户口薄、毕业证(退役高校毕业生还须提供退役士兵证、住院医师规培生须提供培训合格证)、准考证、体检结果等资料逐一复审。
资格复审不符合 名条件者,取消录取资格,在指标范围内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递补过程中成绩并列者一并录取。
(四)公示
市(州)人 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资格复审合格人员中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在市(州)人 部门 站面向 会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招募地区、岗位,拟招募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 、考试成绩、毕业院校,同时公布举 电话,接受 会监督。进入公示环节后产生空缺指标的,不再进行递补。
(五)录取发文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市州形成拟录取人员 告,于8月11日前将《拟录取人员 告》(含附件2) 省人 厅,由省人 厅统一发文录取。
七、培训上岗
(一)岗前培训
各市(州)人 部门和兰州新区要按照《省人 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甘人 通〔2016〕425 )要求,对“三支一扶”全体新招募人员及时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基层工作生活适应能力,市(州)财政部门要安排相应资金,确保岗前培训任务落实。
(二)安排上岗
各市(州)、县(市、区)人 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岗位、编制空缺情况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资格条件,将新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安排到乡镇基层教育、卫生、农业、就业和 会保障等岗位服务。对 会工作、文化旅游、乡村规划、农技推广、法律服务等乡村振兴急需岗位和乡镇(流域)水利管理、林草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工程、营林生产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岗位也可安排。所有新招募人员应于9月底前全部安排到岗。同时,要及时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中更新在岗状态。
八、待遇保障
(一)在岗待遇。选拔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在岗服务期间生活补贴由县(市、区)按照当地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省级财政按每人每月3100元向各地拨付补贴资金,不足部分由市(县)、县(市、区)财政承担。在岗服务满6个月的给予3000元一次性安家费补助。服务期内“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 会保险,省财政按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0%的16%、6.1%及0.2%补助养老保险、医疗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不足部分由市(州)、县(市、区)财政承担, 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代扣代缴工作由县(市、区)人 部门负责,个人缴费部分从生活补贴中代扣代缴。因成绩并列一并录取(超出省上下达指标)人员的各项待遇由市(州)、县(市、区)财政承担,标准与其他人员相同。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为“三支一扶”人员办理补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鼓励服务单位比照在职正式职工为“三支一扶”人员发放年度考核奖励等其他津贴福利,并按规定提供交通、住宿和伙食等方面的便利及补贴。
(三)优惠政策
1.为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
2.服务期间,符合国家和我省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相关规定的,可评定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3.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视同具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按规定享受公务员定向考录和事业单位专项招聘优惠政策。
4.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三年内 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5.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符合《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实施细则》相应条件的,可按规定向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申请享受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6.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
7.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支医人员,由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8.符合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规定的支医人员,凭服务地医疗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协助办理参加考试手续。
9.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服务地工作的人员,由服务单位、县级人 部门会同编制等有关部门通过直接考察、考核等专项公开招聘方式,聘用为服务地乡镇事业单位编制工作人员,县级组织、编制、人 部门和服务单位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不再实行试用期。
10.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留在基层岗位工作的人员,在提拔任用、职称评定、人才项目选拔、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纳入基层青年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1.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期满考核合格的,两年内参加机关和事业单位考录(招聘)、自主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同等享受应届毕业生相关政策。
12.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基层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其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 到之日起算。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发挥“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按照各自职能,共同推进工作。各级人 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衔接、明确责任分工、抓好政策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安排必要工作和培训经费,及时拨付生活补贴等各项待遇资金,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选拔招募和考试工作顺利开展。
(二)严格工作纪律
(三)确保工作进度
各地要周密部署、提前谋划、压茬推进,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选拔招募各环节工作,确保9月底前新招募人员全部上岗到位,按进度做好“三支一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 送等工作,并于12月10日前将本年度“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省人 厅。
联系电话:
省人 厅 ?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 ?0931-8723159
考试中心 ?0931-4676230、4670278
兰州市:?0931-8487079
天水市:?0938-8215762
嘉峪关市:0937-6789790
武威市:?0935-2217578
金昌市:?0935-8332933
酒泉市:?0937-2618488
张掖市:?0936-8360233
庆阳市:?0934-8683373
平凉市:?0933-8226225
白银市:?0943-8246833
定西市:?0932-8236520
陇南市:?0939-8236221
临夏州:?0930-6213722
甘南州:?0941-8212613
兰州新区:0931-8259387
附件:
附件2:2022年三支一扶拟录取人员信息汇总表
附件3:三支一扶考生身份信息更改申请表
甘肃省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
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2〕13 )和《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 )精神,依照《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1〕1 ),2022年我省将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
2022年,我省将在以下68个县(市、区)实施“特岗计划”,具体为:七里河区、榆中县、永登县、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武山县、张家川县、肃南县、民乐县、高台县、山丹县、凉州区、天祝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武都区、宕昌县、成县、康县、文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县、徽县、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西峰区、镇原县、宁县、正宁县、合水县、华池县、环县、庆城县、临夏市、积石山县、康乐县、和政县、东乡县、广河县、临夏县、永靖县、临潭县、卓尼县、碌曲县、舟曲县、迭部县、夏河县、玛曲县、合作市。
二、计划和岗位
(一)全省计划招聘“特岗计划”教师5000名(含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115名),聘期为3年。
(二)实施县(市、区)的招聘计划和岗位由市(州)在“特岗计划”实施办法中统一公布。
三、基本原则
(一)保障服务期内特岗教师与当地在编在岗教师同等待遇,落实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编制。
(二)招聘工作由教育、人 、财政等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原则。
(三)按照学科结构和教师岗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招聘岗位。
(四)“特岗计划”实施县(市、区)的县城所在地学校不能列为设岗学校,特岗教师必须安排在乡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
(五)“特岗计划”实施工作由市(州)统筹组织、以县(市、区)为主,实行公开选拔、按岗招聘、合同管理,明确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 考条件和要求
(一) 考条件
1.志愿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具有较强的吃苦和奉献精神,服从组织安排。
2.符合《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符合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犯罪记录和其他不得聘用的违法记录。符合招聘岗位的要求。
3.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2年6月7日及以后出生)。
4.以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鼓励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应聘,可适当招聘高等师范专科毕业生。岗位具体学历要求由实施市县根据实际作出明确规定。
5.以本地户籍为主。现户籍地(户籍迁入截止时间为6月7日)或高考时家庭户籍所在地毕业生均可 名。具体户籍要求由实施县(市、区)作出明确规定。
(二)教师资格条件和 考岗位要求
1.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应具有与 考岗位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应具有任教学科与 考岗位学科相对应的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有效期内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有效期内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同时应具有普通话等级证书( 考语文学科需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学科需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
2.2021年及2022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或面试受疫情影响的地区,考生笔试成绩单或面试成绩单上受到疫情影响一栏标注为“是”,此类考生持受到疫情影响一栏标注为“是”的笔试成绩单或面试成绩单 考特岗计划。通过特岗计划招聘的此类考生可以先按 考岗位上岗从事辅助性教育教学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用人单位与未取得教师资格证先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时,约定一年试用期,先上岗人员在试用期内未取得与 考岗位一致的教师资格证的依法解除聘用合同。
3. 考人员须符合招聘岗位要求。 考小学全科岗位的,专业为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不做限制。
(三)其他要求
1.已签约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免试纳入特岗教师管理。
2.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参加2018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且支教合格的考生,凭《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实习支教鉴定表》的复印件(由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公章证明与原件一致)面试成绩加10分。????????????????????????????????????????????????????????????????????????????????????????????????????????????
五、实施办法
(一) 名
1.提交 名申请
时间:2022年6月7日9:00至6月11日18:00
2. 名信息确认
时间:2022年6月7日9∶00至6月11日18:00
3.打印《准考证》
时间:2022年6月27日9∶00至7月2日9∶00
(二)笔试
1.笔试组织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全省特岗计划考试 名系统维护、信息汇总、命题制卷、试卷保管、考场编排、阅卷登分、雷同处理、成绩查询等考务组织工作。各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人 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辖区内的考务实施和考场安排工作。各级考务组织实施产生的工作费用由同级财政负责承担。
2.笔试时间和地点
公共基础知识测试:2022年7月2日9:00-11:00;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2022年7月2日14:00-16:30。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指定的地点为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