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弱视?
答:弱视,是指单眼或两眼视力低于正常,又无内外眼器质性改变,经配戴眼镜仍低于0.9。弱视发病率占正常儿的3%,且半数以上与斜视有关。
问:弱视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答:1.屈光异常:这是弱视的症状中比较普遍表现的一种。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远视眼占的比重多,+2.00D轻度远视占弱视的37.7%,近视出现轻度弱视的多,故弱视与远视程度高者有密切关系。斜视性弱视的重度弱视光斜视比外斜视多见。可能由于内斜视较外斜视发病要早的缘故。
2.黄斑固视能力差:固视异常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 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3.拥挤现象(分读困难):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分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认为长期持续的存在着斜视致使锥体细胞群发生局限的轴向变化。看视标呈现向一侧歪扭变形而与其方向的视标相重。
4.只发生在幼儿: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在认识弱视的症状中,这点很重要。
问:弱视的常见检查方法有哪些?
答:1、视力检查
弱视眼经过散瞳验光后,配戴了合适的镜片,但仍然矫正无效,即矫正视力依然达不到1.0。“拥挤现象”弱视眼在辨认视力表时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表现为“拥挤现象”。就视力而言,弱视眼对单个字体的识别能力比对同样大小但排列成行的字体的识别能力要好的多,可以相差两行以上,这就是拥挤现象。例如,用视力表查弱视眼的视力是0.6,但在同样检查条件下,把0.8或0.9的”E”字单个拿出来弱视眼也能识别,放回视力表就不认识。所以视力检查应该查行列字体,也应查单个字体,这对诊断弱视有重要意义。
2、眼底检查
经眼底镜检查排除引起视力下降的眼部器质性病变,才可能是弱视。“旁中心注视”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看一个目标时,两眼的视轴是一致的,目标的影像一定是落在两眼的视 膜黄斑中心凹上,这样,才能形成视 膜正常的对应关系,也是大脑融合图像的先决条件。
而当一只眼的眼位不正的斜视孩子看东西时,在眼底镜中可观察到一只眼是黄斑注视,另一只眼因为眼位不正而用黄斑以外的一点注视,因此形成了一个“假黄斑”。然而”假黄斑”的结构和功能与真黄斑不同,无论怎样训练它也不会提高视力。如果注视性质得不到矫正,久而久之用假黄斑注视的病情巩固了,此时您把健眼遮盖,孩子仍然用斜眼的假黄斑注视,这就是“旁中心注视”,显然,这只眼一定是弱视。
问:弱视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早期治疗弱视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最早可从1-2岁开始治疗,6岁前的弱视容易治到1.0以上,上述难治性弱视,如超过6岁才治疗,很难治到1.0以上,12岁以上的弱视一般认为基本无效。戴眼镜当弱视伴有远视、散光或近视时,应按医生要求尽早配镜。戴镜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如果该戴镜的而不戴镜,治疗效果较差,甚至无效,造成更大的危害。
弱视治疗仪与电脑软件联合治疗弱视可以看成是一种“视力萎缩”或“视细胞睡觉”,比较重的弱视必须加用弱视仪锻炼“萎缩”的视力,或唤醒“睡觉”的视细胞才能治愈。可利用现代最新科研成果,将传统的弱视治疗仪与现代多媒体智能软件相联合使用,通过间接增视(如光刷、后像、红光闪等)与直接增视(如精细作业、视觉刺激等)配合治疗,可使用弱视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提高。遮盖健眼当双眼视力相差2排以上时,盖眼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健眼视力下降。
弱视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其他时间都要坚持戴眼镜,尤其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在看近物时,如在绘图、写字时戴镜常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戴境外还要坚持到医院进行弱视训练。
我的门诊时间 北京朝阳医院本部
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7楼730室
周四下午专家门诊 7楼 730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