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林新城”?这地方,桥很多吗?
南临长江,北倚老山,这里既是南京2035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的九个新城之一,也是江北新区“中心城—副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体系中的“新城”之一。
“桥林新城”,是时候认识一下了!
提及“桥林”,或许略有些陌生,但说到“桥林茶干”、“桥林豆腐”,众多吃货的DNA随之骚动。
实际上,现在的桥林新城早已改变,板块开发速度加快,配套建设逐步完善,住房教育全面升级,路 交通的迭代更新……加速发展中的桥林新城,正在悄悄惊艳着所有人!
这里有辐射全球的“芯”能力;也聚集着一流房企,更有名校资源相伴,港口船舶路 通达……
这里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兼具老城生活与新城创新的崭新地标,是产、城、港、学融合发展的复合城市,宜居宜业的桥林新城等待你的发现!
初识桥林,从茶干开始。深读桥林,从芯片开始。同为方寸之间,却各自打出了“桥林王牌”。
芯片强则产业强,芯片兴则经济兴。以集成电路和高端交通装备为主导产业的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为桥林新城的发展提供了足量的企业基础与产业存量。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浦口经济开发区(原江浦县工业开发区)成立至今年,已有30个年头,30年的风雨兼程,造就了今天浦口经济开发区的“芯芯”向荣。
三十而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时间节点,是总结更是开篇。
夯实“稳”的基础,汇聚“进”的动能,浦口的存量、增量和变量发力于地处桥林的浦口经济开发区,也正因为此,更高质量推动开发建设,是当下桥林新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关于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你听到的多半是“台积电”、“华天科技”、“芯德半导体”这类头部企业的名称。殊不知,已经有260余家芯片企业在此落地扎根,这座新城已然成为先进制造核心承载地。
而从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产出”的芯片,看似与我们相距甚远,隐秘而伟大,实际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大到被运用在水质分析、环保监测,甚至核电站等等场景,小至你我正在使用的平板电脑、手机里也同样有它们的身影。
如果说“芯片”是一支催化剂,那么创新与发展,则促使桥林新城按下了“快进键”,全面打造浦口发展的“芯”名片。
芯片是如何制造?芯片的力量又有多么强大?到底什么是芯片?
面对这样的黑科技,腿妹带着满脸问 来到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显然,这样高精密的企业岂是腿妹随便就能进的。fine,在开发区的集成电路创新馆可以寻到答案!
行走其中,馆内随处可见的人机交互LED屏幕,甚至还罗列了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由熊猫电子厂生产的晶体管收音机,每一个物件都透露着南京电子产业的深厚根源。
既然是科普馆,科普视频自然也少不了,但是科普视频的“播放器”却略显高能。看得腿妹和一众小伙伴直呼66666!
搭载着两个巨型机械臂的三块独立液晶屏,伴随着视频的播放,机械臂也不断改变姿态。
三块屏幕或横或立,相互配合,为参观者们带来了场关于芯片制造的视觉盛宴,观感极佳,看到这样的设备,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展真的是越来越“黑”了。
这些平日里看不见摸不着的“芯能力”,却呈现出精密的运作轨迹。高!实在是高!
高精尖的芯片制造,引领发展的头部企业,这里是产业发展的热土,也是梦想者们奋斗的乐园。
但桥林新城的“硬核”远不止这一枚小小的芯片,涵盖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轨道交通车辆配件及服务配套的产业体系的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同样令人大开眼界!
以科技、绿色、人文制造与服务,创造高效、节能、安全的运输方式为企业使命的南京依维柯,目前已拥有超过千余种丰富车型,售后服务品牌更是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64个地级市、1543个县,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有着南京依维柯的身影。
大家熟悉的南京依维柯,从轻型客车到医疗用车,甚至是越野赛车,都是从这里开出!作为蓝鲸人的腿妹,此刻一阵骄傲涌上心头!
如今,园区内已集聚的近90家高端交通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汽商用车新车型项目、志卓电子科技项目的顺利落户,都再次奠定桥林新城作为江北创新全产业链中高端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定位。
这样的桥林新城,还是你印象中的模样吗?转瞬之间,已是一座充满现代化,富有“黑科技”,特色鲜明,产业发达的智能科技板块。
桥林新城的魅力,远不止产业的发展。这里不仅是大家工作,奋斗,突破价值的地方,更是饱含风味,活色生香的宜居之地。
桥林老街隐藏着的本土风味就如同一颗暂未开启的宝盒,等待老饕们的发掘与品尝。
坐落在桥林的卢锦记茶干据说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上百年的制作工艺,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经典无法复制的桥林茶干,是金陵有名的地方风味小吃,蛋白含量高、低脂肪、味道鲜美的营养特点,让无数美食爱好者在享受鲜美茶干的同时,又不必担心长胖,真是何乐而不为。
当古老的工艺,遇到现代的技术,这薄薄的豆干,是一口口留存在浦口桥林人记忆中的老味道,桥林茶干早已成为浦口的一张名片。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的鲜美,只一口就能令人无法忘怀。
桥林老街上,已经做了50多年的“张道鸡火烧”凭着绝佳的口感,不仅被授予了浦口区非物质文化,还在各类平台上火速出圈。
这一口驴肉火烧,不知喂大了多少的桥林人,桥林人最熟悉的驴肉火烧,透露出的更是浓浓的“儿时味道”。
为了这一口火烧远道而来的吃货们可不少,更多人还因为名字中带了“鸡”,而拼命在火烧里找鸡肉。
并且,张道鸡“营业”时间不定,吃闭门羹也是常有的事。但在桥林老街上,卖火烧的还有2家,味道也叫一个好,爱好这口的腿子们不妨前往搜寻一下。
在桥林老街上,如果一味火烧就让你满足,那绝称不上老饕。在这里,无论是阿五小吃还是阿六小吃,甚至是“无名氏”商铺,不起眼的门店里却隐藏着众多未被发现的舌尖美味。
饭点一到,桥林的美食不断被安排上桌,吃货们在一间间小店前来回穿梭,桥林老街有你想象不到的热闹与那股抚慰人心的烟火气息。
充满韵味的桥林,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惊喜,寻一闲暇时刻,来桥林老街逛逛,寻找专属于桥林的味道。
在桥林,有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多的还有心灵上的美好。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淀。桥林自古以来交通便利、商贾发达,被称为“江北小秦淮”,这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正是这般悠久的历史,才孕育出了桥林独特的地域文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