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页原稿纸写满“沈阳情”——79岁老人和孙子提出“运营驱动”良策

祖孙二人的沈阳情

马强民今年79岁,是浙江嘉兴人,1986年转业后来到位于沈阳的原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东北办事处工作,此后便一直生活在沈阳。虽然说话时还是浓浓的南方口音,但对于马强民来说,生活了36年的沈阳,就是他饱含深情的家乡。

马强民的孙子马萌葳今年读大三,在 上经常看关于沈阳的新闻。祖孙二人平时打电话聊天时,“沈阳如何发展会更好”是经常会讨论的话题。看到为沈阳振兴发展献良策的倡议书后,马强民决定把自己积累的对沈阳发展的建议写出来。“我和孙子沟通之后,他又给我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让我能够顺利把这篇文章写出来。”

提出精细化管理和创新驱动建议

马强民在建议中提出,实体基建、 络基建等基础建设阶段已经完成,沈阳市应该进入到运营驱动阶段,要靠管理、优化、配置去盘活资源,用精细化、创新等手段使资源发挥更大的 会价值。

马强民几乎每年都会回一趟浙江嘉兴老家,对比东北地区和江南地区,他认为在精细化和创新驱动方面,东北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精细化是城市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精细化需要各机构、各行业对全过程、各环节实行细化运作,使城市的建设、管理、服务和企业的产品+内容,达到速度快、品质优、成本低的目标。同时,要重点推进创新与服务,创新是进步的主题,没有创新只能落后,服务是 会需要的主题,没有服务就没有温暖与诚信度。”马强民说。

“我理想中的沈阳”

马强民还说了很多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具体的建议,比如 区里的老年人食堂应该尽量全覆盖、路长对背街小巷的管理也不能放松等。

在马强民的心中,沈阳应该是怎样的面貌?“你知道有一首歌叫《咱们工人有力量》吧,里面的歌词是‘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我理想中的沈阳,就是要有这样的精气神儿。每位市民都为沈阳的建设发展尽心出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马强民说。

“我相信,经过全体市民几年的共同努力,把精细化管理和创新驱动坚持下去,沈阳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好。”他说。

一座城,一家人,一家人就要一起创造未来;一句话,一个“金点子”,一个好建议,就是推动沈阳振兴发展的金钥匙,我们期待您的建议,与您共同擘画沈阳幸福美好新蓝图!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您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电子邮箱:syrbzbs2017@163.com

新媒体渠道:(参与方式:在各大手机市场下载“沈阳发布客户端”——在首页,点击“我的”频道——“我要 料”,留言写下你的建议,并留下您的有效手机 码)

新闻回顾

请您,为沈阳振兴发展献良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