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数博会工业互联 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高端对话现场。
5月26日,2021数博会工业互联 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高端对话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围绕“数聚工业,融通发展”这一主题,与会专家、企业家等分享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探讨工业互联 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
工业互联 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连接,不断改变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数字化、 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实现途径。
“工业互联 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也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 与各项 信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正推动着国家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何文忠说。
中国联合 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说,工业互联 实际上是两层意思,一个是企业内的各生产要素通过内 连接,另一个是企业外的各种资源通过高质量工业外 连接,从运营商的角度,往往把第二种连接的形式叫做工业互联 。工业互联 的到来加速了企业对专 的需求,5G的出现也加速了企业对专 的需求。从专线到专 ,从单一 络到云 一体化,贵州正紧抓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完善平台不断夯实大数据中心等等基础设施,将贵州打造成国家级算力储备和数据灾备交换的核心节点,中国联通愿意通过自己的天然禀赋、 络资源与产业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用5G和工业互联 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数字化蓬勃发展,工业互联 也面临着 络安全的巨大挑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勒索病毒攻击已经成为工业互联 的流行病,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 络体系是预防勒索流行病的“疫苗”,有三个关键,第一个就是盘家底,就是你到底有多少数据资产,包括软件、硬件,第二个是建系统,第三个是抓运营。
在对话过程中,嘉宾还就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5G+工业互联 等内容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工业互联 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
工业互联 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
“工业互联 对塑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速产业高端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说,工业互联 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
谢少锋介绍,在深入融合应用方面,当前中国工业互联 已形成数字化研发、智能化制造、 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精益化管理六大典型融合应用的模式,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在推进 络建设方面,具备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特性,高质量外 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行政区,全国累计上线二级节点134个,分布在23个省(区、市),接入企业节点14296个,标识注册总量达到195.3亿。在“5G+工业互联 ”发展方面,虚拟专 、独立专 、混合专 建设并行推进。在平台体系完善方面,国内已涌现出100余个重点工业互联 平台,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15个,连接设备数超过7000多万台,工业APP超过59万个,部分平台借“一带一路”跨洋出海,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构筑安全体系方面,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安全监测体系稳定运行。在产业生态方面,工业互联 产业联盟汇聚1900余家成员单位,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活力的产业组织。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深化融合创新应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 ’规模化发展、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跨界融通生态五方面发工作,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增强安全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多方共赢、跨界融通的工业互联 产业生态。”谢少锋说,2021年是“十四五”的起步之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各部门及地方落实好《工业互联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工业互联 与实体经济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用可信技术筑牢工业互联 安全防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用可信技术筑牢工业互联 安全防线
为何国家如此重视 络安全?沈昌祥认为,这需要搞清楚现在非常严峻的形势。在2017年、2018年,勒索病毒就在短时间内把一些企业和国家的重要系统“勒索”了,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今年5月7日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运营商受到勒索病毒攻击后,被迫关闭其在美国东部沿海各州的供油 络,美国政府宣布17个州和华盛顿特区进入紧急状态。
“按国家 络安全法律、战略及等级保护制度,必须要构建主动免疫防护新体系。”沈昌祥介绍,主动免疫可信计算是一种在计算、运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的新计算模式,以密码为基因抗体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相当于为 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
“信息系统、数字化 会都是现实 会的影射,安全也是一样的,信息安全、 络安全也是现实 会的反映。”沈昌祥说,要完善体系结构,建立免疫、反腐败子系统,保证系统免疫地、健康地工作。要有可信计算环境、可信边界、可信 络通信,构建可信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主动免疫三重防护框架。
沈昌祥认为,人机交互可信是发挥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动能作用的源头和前提,必须对人的操作访问策略四要素(主体、客体、操作、环境)进行动态可信度量、识别和控制。但建成了“四要素”还不行,现在的系统是动态的,还要对各个环节全程管控、技管并重,定期建设检查,实施“六不”防护效果,即攻击者进不去、非授权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窃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统和信息改不了、系统工作瘫不成、攻击行为赖不掉。
沈昌祥表示,中国可信计算经过长期攻关应用,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安全可信体系,开启了可信计算3.0时代。希望工业互联 按照国家等级保护的要求,用可信技术构建主动免疫保护系统,构建 络强国。
数字化转型是所有经济体需考虑的重要方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
数字化转型是所有经济体需考虑的重要方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字化在经济 会中的作用,全球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转型是所有经济体都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方向。
“工业互联 、数字化转型里有两条线。一个是大数据计算,即我们对数据建模分析,并形成一个新的方法论。一个是行业机理与知识。”余晓晖说,从设备、生产、产品到企业,再到产业价值链,都可以借助工业互联 把物理和数字打通,再进行优化。
“依托工业互联 ,可以变革创新范式、产品体系、生产制造模式、资源组织方式以及重塑服务和商业模式。”余晓晖说,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改变,比如工厂制造体系的变化、企业跨产业链的变化等,这些变化蕴含数据驱动、数字技术,同时,数字技术又与各个行业的技术相结合,“未来,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会按照这样的方法推进。”
余晓晖还分享了对“5G+工业互联 ”的看法。“5G和AR、VR的结合,5G和人工智能的结合,5G和环境检控、数据采集部门结合等等,这里面的技术和商业已经实现。”他说,但部分技术还需要验证,希望5G能替代有线技术,最后把5G变成工业基因,融入工业体系中。
期望与贵州携手打造国际大数据与云计算基地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
期望与贵州携手打造国际大数据与云计算基地
“数字化转型的第二次浪潮正在席卷每一个行业和每一家企业,各行各业都在加速利用数字技术强化自身韧性并寻求转型发展。”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认为,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运用云计算来解决工业发展中迫在眉睫的挑战。
“新一代云创新的核心是要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驱动 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侯阳认为,源于云端的创新必然助力各行各业创造更广泛的增长,云创新既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高效、跨国公司更有竞争力、公益组织提高影响力,也可以帮助医疗卫生行业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帮助教育机构拓展新的教学方式。
侯阳说,不同行业对数字化转型有不同的需求,为了帮助不同行业的客户转型创新、创造价值,微软今年年初推出了有针对性的行业云解决方案。
“微软已经扎根中国30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把全球的创新带到中国,助力中国的数字化经济,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把中国的创新带往全球,助力中国优秀的企业加速在全球成长。”侯阳表示,微软有能力、有决心、也热切地期望能够参与贵州大数据的发展,聚微软创新生态之能助力贵州打造国际大数据与云计算基地。
六大办法破解工业数据应用六大难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
六大办法破解工业数据应用六大难关
“数据是钻石矿,数据也是工业数字化转型中间的核心生产要素,但是要把这些核心生产要素用起来,我们实践中看到有六大难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说,这六大难关分别是数据采集阶段的标准关、数据传送过程中的 络关、数据集成关、数据流通关、数据应用关和AI应用。
这六关怎么破解?张顺茂分享了华为在工业互联 里的实践,提供了六大办法。“第一难关主要在于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标准之间不统一,各个设备协议繁多。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各行各业都要讲“普通话”。以机床行业为例,我们跟AI互联 联盟,正在打造一个协议叫NC—Link,推广成为机床领域里一个共识的标准,大家都用这个标准,这样各自系统、设备之间连接起来通话就标准化了。”张顺茂说。
“话是普通话,但是讲话的内容大家不一定听得懂,关键的词不一样。”张顺茂说,要面向数据采集源头,在源头按照对象进行标准化的定义,再加上通讯协议入库,数据便能读得懂。
对于 络关,即企业车间内的 络、工厂内的 络联 率低,通讯协议七国八制,数字化能力低。张顺茂建议,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即5G和IP化的先进工业 络。通过IP化的工业 络可以实现工厂内、园区内 络的安全、 络的自动化,保证带宽、低时延以及连接的确定性,让工业互联 络能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数据通路。
对于数据集成关和数据流通关,张顺茂通过实际案例做出了解答:“在山东黄金集团三山岛矿山中,我们碰到了一个实际问题,不同的应用之间,IO和IT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对此,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叫ROMA,通过ROMA把不同的业务系统全部连到云上,把OT和IT连接起来,由ROMA进行翻译,这便打通了不同系统和不同世界的连接。”
至于数据安全、隐私的问题,他表示,华为能提供一个安全的计算环境,再用安全多方联邦计算,这既保证了数据的可用,又保证了数据不可见。
“工业软件也是一个问题,成千上万的工业软件怎么让大家获得。”张顺茂说,建议在“云”上打造一个平台,把软件SaaS化后,人们就可从该平台上下载任何软件,使用方便快捷。
在AI应用方面,他说:“我们与深圳鹏城实验室联合发布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拥有2000多个亿参数,且具有一定通识技能。各行各业针对自己的场景,只要有少量的数据,在已有的大模型基础上做增量训练,就可得到符合自己场景的模型。”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中控集团、蓝卓工业互联 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褚健: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时代已经到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趋势。”中控集团、蓝卓工业互联 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褚健说。
褚健认为,在工业4.0的过程中,自动化是基础,数字化是平台,最后的目标肯定是向智能化的发展。现在,全国有700多个化工园区,每一个化工园区都高度关注安全,这个安全其实涉及车间、装置,只有深入到装置级才会知道这个企业是不是安全的。工业企业数字化升级相当于构建了一个可视化的工厂,可以随时、精确地掌握企业的运行,“数字化智能化就是帮助企业连接所有的动、静设备,所有的物流、人流、资金流,让一个制造业企业运行变得更加高效。”
“我们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提出了工业操作系统的概念,目前已经有600多个企业在推进智能工厂应用。”褚健说,从过去应用的情况看,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关注的点并不一样,所以他们通过开发各种各样的APP,使企业产品和生态变得更加丰富。“比如,一些企业过去使用的是中控的财务软件,随着企业发展,财务软件已经不适用了,但是换软件,重新输入数据又太麻烦。”褚健举例说,企业的需求进化,促使公司在平台连接方面加快升级。
“如果通过公司的平台,让企业使用的100个应用软件数据联通,那是不是很方便?”褚健说,通过他们的平台,企业实现了数据的全部打通,利用他们平台里的开发工具,包括一些组态的软件,企业还可以实现更多的需求。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15个APP,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
此外,褚健还鼓励客户开发应用APP,“你们开发的APP,可以定价,我们帮你做销售。”褚健说,目前,他们已经促成了300多个合作,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合作生态圈,一起来开发各种各样的工业APP,他们公司也会开发相应的商店或平台,让大家交换和购买合适自己的产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