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六大套路曝光

原标题:15起养老诈骗案集中宣判 百名被告人获刑

养老诈骗六大套路曝光

组织广场舞吸引老人投资

北京市高级法院刑二庭负责人罗勇表示,我国支持普惠养老服务发展,倡导 会力量积极参与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不法分子趁机推出所谓“养老项目”以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等为由,以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为诱饵,诱骗老年人参与投资,集资后因运营不善而资金链断裂,更有甚者直接携款潜逃,造成老年人血本无归。

诱导老人抵押房产买理财

“以房养老”是我国一种新的商业保险类别,其丰富了养老保障方式,有利于提升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政策的旗 ,营造“养老恐慌”,利用部分老年人金融防范意识较差的特点,恶意设套,以“房本在家无用”“不耽误自住或出租”等话术,诱骗老年人签订房地产抵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后借助诉讼、仲裁、公证等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屋,导致老年人“钱房两失”。

虚构养老服务项目

罗勇介绍,不法分子瞄准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打着国家政策旗 ,以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介绍对象等名义,诱骗老年人到所谓的养老基地、福利院参观游玩或与相亲对象见面,虚构养老服务项目,以办理会员卡、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婚介介绍费等手段,骗取老年人钱财。三中院昨日宣判的吴某诈骗案,犯罪分子吴某以帮助被害人缴纳养老院费用、代请护工等事项,多次骗取80多岁高龄老人张某钱款后逃匿。

代办“养老保险”

罗勇表示,为保障职工、居民、村民老有所养,法律对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 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 会养老保险均有相应的规定。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晚年生活有所保障的急切心理,谎称 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骗取老年人的材料费、好处费。西城法院审结的王某某诈骗案,犯罪分子谎称可以为被害人补缴养老保险,让被害人退休后享受保险待遇,收取被害人“保险费”后并未用于保险补缴,而是据为己用。

冒充名医卖假药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爱老之传统,但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健康上需要关怀、生活上需要陪伴等需求,以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的信任,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罗勇透露,石景山法院审结的李某某等人诈骗案,犯罪分子为实施犯罪专门成立公司,在互联 低价购进保健品,招募大量业务员,在北京多个区县 区以免费医疗咨询、义务诊疗等噱头拉拢老年人参加讲座,冒充知名三甲医院的名医为老年人“ 脉”“看病”等,获取老年人信任后夸大病情、虚构保健品为特效药品,高价出售给老年人,骗取老年人钱款。

开设健康讲座贩卖保健品

据北京高院透露,专项行动以来,北京法院审结的养老诈骗案件中,涉“收藏品”“保健品”诈骗案件数量占比最高。今日丰台法院宣判的3件案件均为涉“保健品”诈骗案,犯罪分子招募多名销售人员,使用专门话术或通过组织“健康讲座”、现场诊疗等方式,将食品吹嘘成具有治疗功效的保健品,骗取多名老年被害人的钱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