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成长股投资经验

市盈率小于30倍

PE要“倒”着看

按照传统定义,市盈率《PE》指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市盈率分静态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是现在的股价与上年度每股收益的比率,动态市盈率是现在的股价与本年预计每股收益的比率。比如,一只股票股价12元,如果去年每股收益1元,那么静态市盈率就是12倍;如果预计今年每股收益为1.2元,那么动态市盈率就是10倍。

投资者在股票行情软件看到的市盈率既不是静态市盈率,也不是动态市盈率,而是“模拟市盈率”,很有可能失真,仅能做参考。“模拟市盈率”指简单根据已经公布的季度 告数据,按照本年度剩余季度的多少同比例扩大而换算成的市盈率。

比如,如果年度一季 公布,就简单乘以四得出全年数据;如果半年 公布,就简单乘以二。事实上,企业每个季度的收入和盈利是不规则的,因此这种简单推算非常不严谨,有一定程度失真。有两种替代办法:一是从最新季度数据开始往前倒推4个季度,以这4个季度的数据来计算市盈率,算出来的是静态市盈率;二是根据最新季 数据模拟计算本年同比盈利增幅,以盈利增幅来修正静态市盈率,算出来的是动态市盈率。

此外,在估计市盈率时,要注意非经常损益项目对盈利的影响。公司盈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经常项目损益,一个是非经常项目损益。经常项目损益指的是正常产品或服务项目的损益;非经常项目损益简单地说就是偶然性的、一次性的损益项目,如卖资产或卖股权的损益。估计市盈率时要剔除掉非经常项目损益因素,才能真实反映企业市盈率水平。市盈率的内涵也比较容易理解。顾名思义,市盈率是股价/每股盈利,打比方说,一只母鸡市价10元《股价》,每年下一个蛋,如果鸡蛋售价1元《每股收益》,市盈率就是10倍;如果鸡蛋售价是0.5元,市盈率就是20倍。

市盈率10倍意味着在股价不变的情况下,收回投资要用10年时间,市盈率20倍意味收回投资要用20年时间。不过这种说法是伪命题。事实上,股价不可能不变,没有人买股票靠分红来收回投资,绝大部分人是靠买卖价差来赚钱的。

由此可见,衡量股票贵不贵的指标并不是股价的高低,而应是市盈率的大小。比如说一个股价100元、年度盈利10元的企业,和一个股价10元、年度盈利1元的企业,股价贵贱本质上是一样的,前者并不比后者贵10倍。把前者的股本拆细扩大10倍,或者把后者的股本合并缩小10倍,二者股价就一模一样了,但是企业经营面却没有丝毫变化。

因此,一个股价近200元的股票,如果市盈率只有10倍,那么其实挺便宜《比如2013年的茅台》;另一个股价只有2元,市盈率却高达100倍以上的企业《比如2013年的河北钢铁》,其实很贵,要比前者贵10倍。做股票不要被股价数字所迷惑,事实上,一些白马股股价往往很高,令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反而让机构投资者捡了便宜。

市盈率是应用最广泛,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估值指标,其含义并不复杂,但是很多投资者却不太关注这个指标,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多数投资者不懂财务,会计 表形同天书,没有人有耐心去学习会计,更不会去做财务分析;二是大多数投资者是靠博取短期交易差价来赚钱,并不是通过分享企业内生性收益增长来取得投资回 ,他们在意的不是市盈率的高低,而是股价第二天的涨跌。

因此,在这种荒唐理念下,2013年年中的白酒和银行板块市盈率甚至低到只有5~10倍左右,却无人问津,很多投资者不但不逢低建仓,反而割肉离场,其做法很值得反思。

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市盈率,理解了才谈得上运用–把PE翻个跟头,即把市盈率的倒数作为估值参考指标。市盈率的倒数,即盈利/市价,就是投资回 率。这个指标一目了然,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其实,会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对应关系,用净资产收益率除以市净率得出的就是这个指标。

如此一换,在股票行情软件里,以往市盈率一栏所显示的“5”则变成“20%”,“10”则变成“10%”,“30”则变成“3.3%”;意味5倍市盈率对应20%的投资回 率,10倍市盈率对应10%的投资回 率,30倍市盈率对应3.3%的投资回 率。市盈率越高对应投资回 率越低,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投资风险,抑制追高行为,防止在高位被套牢。

有投资者很关注市净率,不太关注市盈率,他们认为购买实实在在的资产才放心。其实,市盈率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市净率。市净率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净资产和会计账面价值的角度来评价投资价值,但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捡”会计历史成本的“便宜”,而应是着眼于企业本身盈利能力。企业好像是一部印钞机,这部机器值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印出多少钞票。

总而言之,市盈率是判断股票贵不贵的第一估值指标,也是最重要的估值指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孔子说过,“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做股票也是如此,相对来讲,市盈率高的股票风险大些,市盈率低的股票风险小些。李嘉诚曾坦陈自己的投资秘诀就是拿出80%的时间来考虑风险,剩下20%的时间来考虑收益。做投资安全性是第一要义,投资巨亏的惨痛经历往往和追高高估值的股票有关,因此对高市盈率的股票最好敬而远之。

一般来讲,结合中国股市实际情况,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股票其市盈率最好不要超过25倍,最大不要超过35倍,其组合中市盈率小于25倍的股票至少要占50%以上;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市盈率可以相对高些,最好不要超过30倍,最大不要超过45倍,其组合中市盈率大于35倍的股票不要超过1/3。

当然,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市盈率往往很高,很难降下来,而且降下来的时候往往是企业高成长期结束的时候。微软、戴尔、谷歌、脸谱、苹果等公司市盈率一度非常高,甚至长期维持在100倍以上,高市盈率与高成长性如影相随,同期股价也节节上涨。如今这些股票市盈率都降了下来,企业也度过了高速成长期。

比如,沃尔玛1980-2000年约20年期间里,业绩高速增长,股价累计上涨了约500多倍。但是进入21世纪后,成长性基本消耗殆尽。市盈率10多年前约为30倍,经过约10年后整体业绩虽然增长了约1倍,但是市盈率降到了10~15倍,所以10年间股价基本没涨。

再如苹果公司市盈率一直很高,但是近两年在三星等企业的竞争和挤压下,优势逐渐缩小。截至2013年5月,股价自最高点下跌了约1/3,市盈率降到了10倍左右,比道·琼斯指数约13倍的市盈率还要低。

估值《市盈率》和成长性永远是一对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很难能找到估值又低,成长性又好的公司。因此,对于估值较高的成长股,切不可高仓持有。这就像奥运会跳水比赛,难度系数高一些才可以得高分,但是跳不好的话会一败涂地。所以哪怕是最优秀的跳水选手,也只是在关键时刻跳几个而已,不会每次都强求。

选股虽然很让人纠结,但是上帝也不是不给机会。优秀的公司也有遭遇突发重大利空、负面新闻 道等黑天鹅事件的时候,不过由于人性的恐惧,往往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把握住这样的机会。2012年年底至2013年年初,茅台遭遇了史上罕见的一连串突发事件的冲击,动态市盈率降到约10倍。很多平日言必称价值投资的人也扛不住了,逐步抛掉了手里的筹码,颇有点叶公好龙的味道。

金子也会有被埋没的时候,但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当大家都看到闪光的金子的时候,恐怕价格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价格了。不过话说回来,在突发事件刚开始时,仓位比较高的持股者适当调整下仓位也是一种应对办法。

当估值和成长性发生矛盾时,孰重孰轻,要根据操作主体而定。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要更多考虑估值因素,成长性放在次要的位置,以稳健为要;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艺高人胆大”,可以更多考虑成长性因素,投资组合应体现一定进取型。

企业家素质体现在敢做敢当、能做能当、会做会当。同样,对投资者而言,如果总是畏手畏脚,不敢把握机会,不敢承担风险,那也不是真正合格的投资者。

高科技公司估值一般较高。对于高科技公司,哪怕是专业投资者,也只可轻仓参与,普通投资者更不要轻易尝试。做投资要投常青树企业和百年老店,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摩尔时代,科技发展变化太快,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成为高科技领域的常青树,过去的德州仪器、松下、索尼、思科、朗讯、阿尔卡特、摩托罗拉、惠普不会,现在的微软、苹果、三星、谷歌、脸谱也不会。高科技企业其实应该成为投资回避的对象。

当然,从更长周期《几十年》范围来看,在世界范围内,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的业绩回 水平要高于股票投资回 水平,在高科技领域这种现象表现得更明显一些。原因也很简单:从市场的有效性来讲,股票市场由于信息披露更为彻底,交易更为频繁,其有效性要远远大于PE《风险投资》市场。因此,对于掌握专业知识的机构投资者来说,PE市场比股票市场更有用武之地,投资回 相对更高一些。

不过,PE资金往往是长期资金,一个PE项目短则三五年,长则八九年,资金流动性比较差,这是PE投资最大的劣势。而股市投资完成一个交易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资金流动性特别好,纠错很快。

其实市场从来就不缺少对“高科技”感兴趣的资金,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创投资金的支持,需要不断试错来甄别出优秀公司,没有风险投资,高科技产业也难以培育起来。如果实在忍不住要投资高科技企业,不如把资金放在PE市场,最好别去股票市场凑那个热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