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界的青奥会一样火热

“爸爸该去哪儿”

今年是“中国软件杯”的第三年,这项赛事由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政府联合主办。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500多所高等院校的2330份参赛作品,最终有126支队伍决战南京。

“我们就想告诉大家,爸爸到底该去哪儿。”来自北理工的Date.BIT团队带来了他们的数据挖掘技术,并誓言“打通可视化的最后一公里”。该团队介绍,他们的技术是挖掘 交平台的海量数据库,梳理出《爸爸去哪儿》节目中让观众感兴趣的单一事件。“我们认为,事件是保持节目热度的根本。我们将这些事件立体地呈现出来,方便节目组把握发展方向,明确爸爸该去哪儿。”

而在回答评审团这个技术该如何推广时,Date.BIT团队信心满满。他们将广告商定位为盈利点,将电视台发展为技术合作伙伴,这一清晰的定位为他们赢得了评委们的好评。

软件取代硬件

“软件取代硬件”是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TangentC01团队喊出的豪言,他们带来的是自己研发的“基于视频文件的车辆分析系统”。

他们在道路上设置敏感区,当汽车经过该区域时,摄像头会记录下汽车影像,然后通过系统对帧数的分析,得到车速的具体值。

虽然听起来简单易行,但评委们指出,这个系统最大的难题在于测算的精确度和对车辆的识别。对此,TangentC01团队早有准备,他们表示,通过在敏感区里设置触发区等措施,能够保证最终误差在5公里/小时之内。不过,他们也坦言,对于车牌的识别,该系统还需完善。

对此,北航软件学院院长孙伟提出,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测速仪的功能,但谈及“取代”,还有很长的路。“不过,他们能提出这样大胆的构思,依然值得肯定。”

“脑补”并非杯赛初衷

虽然选手们带来的作品,让很多评委很欣赏。但也有评委认为,软件的设计仍需务实。

TangentC01就表态,团队并未和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对于车流量等具体数据,也未能及时获取,“很多数据都是自己估算的”。对这一点,现场的很多专家表示要扣分。

无独有偶,带来“简易安卓客户端新闻发布平台”的LD团队在设计该平台时,并没有反复研究其使用情况,最终在回答“平台的使用群体”这个问题时一时语塞。“如果多找人试用,这个问题应该很好问答。”孙伟表示,有些选手思维灵活,但一味靠自己“脑补”,缺乏实践,并非大赛的初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7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