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失窃,摄像头竟成母亲送给儿子的礼物,消失的监控里到底有什么?

1.谁是贼?

老赵是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一农民,2019年9月20日晚,他回到家中发现:家里进贼了!

屋内一片凌乱,除了几百块钱不翼而飞之外,刚买不久的家用监控摄像头也跟着消失了。

风吹得窗响,老赵闻声望去,才想起自己临出门时忘记关窗。他走上前去发现一个模糊的印记被剐蹭在墙上,经辨别,是半枚足迹。

丢失的监控摄像头带有人体感应装置,只要连接与其匹配的手机软件,便可随时随地观看影像。

通过此特点,警方做了一个假设。

从老赵的手机上,警方找到了案发当天的监控画面。经比对,确定了嫌疑人是老赵同村邻居陈某。

“你为什么要盗窃?还拿走了老赵家的监控摄像头?”

“因为想让我儿子开心”陈某说。

2.“我觉得亏欠儿子的实在太多!”

陈某,46岁,家中除了丈夫,还有一个二十三岁的儿子。

谈及自己的犯罪原因,她表示:一切要从二十三年前说起。

虽同为父母的孩子,可陈某却觉得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了弟弟。

弟弟高考之后,父母紧锣密鼓地安排陈某相亲,并用她的彩礼钱作为弟弟的学费。

就这样,陈某不得已嫁给比她大十三岁的李某,那年她23岁。

尽管不是以爱情为初心的婚姻,但陈某依旧对婚后生活充满希望。然而,无情家暴的丈夫,瘫痪在床的公公,夜以继日的家务都让她陷入深深绝望。

陈某做好了逃离家庭的准备,却不料一个小生命不期而至。

她猜想:“有了孩子,他们会不会对我好一些?”

的确,有了儿子后的那几年,是陈某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但一起事故的发生,让逐渐安稳的家,再次遭受到毁灭性打击。

陈某丈夫出事那年,儿子小乐仅10岁,不得不挑起养家重担的陈某,开始了一段艰苦岁月。

“每天至少要打两份工,抽空还要回家伺候丈夫,打理自家农活。”

可即便如此,陈某还是发现:小乐受到了本不该受到的委屈。

那夜,陈某难以入眠,不停的自责。

“我觉得我亏欠儿子的实在太多了。”

陈某把小乐所有衣物都陆续换成了全新的,她只有一个念头:儿子一定要比其他孩子拥有得更多。

3.过度溺爱害了谁?

渐渐地,陈某习惯了对儿子有求必应,可小乐似乎并不理解母亲的苦衷和辛酸。

高中二年级,小乐提出要转校到县城某寄宿技校读书,同时买一部新手机。

陈某说:她本以为儿子就此便能安心在校读书,却不料,半年后小乐竟嚷着要辍学。

陈某再次满足了儿子的要求。

离开学校后,小乐整日游走在外。不久,有人给小乐介绍了一位女朋友。

初次见面那天,小乐特意精心打扮一番,却不料遭到了女孩的嫌弃。

当晚,看着失魂落魄回到家里的儿子,陈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经历了相亲失败的小乐,从那之后开始沉迷于 络交友,并暗恋起了女主播。

他说“只要我给她不停刷礼物,她就会喜欢我,不会看不起我。”

礼物给得多了,小乐“顺理成章”跟女主播谈起了恋爱。但是这段靠金钱堆积的“爱情”,维系起来却并不容易。

一边是在 络上花钱恋爱满足虚荣心的儿子,一边是起早贪黑工作满足儿子的母亲。

很快,家里变得入不敷出。

陈某说:当时她本想先向邻居老赵借钱周转,却发现他家大门紧闭,唯独后窗开着,爬进去一瞧,屋内无人!

因此动了偷心。

最后,说到为何要拿走赵家的监控摄像头时,陈某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我以为是玩具,想拿回家送给我儿子玩,却不料是监控。”

说道:

毕金仪:陈某的悲剧人生起源于家庭,原生家庭的养育观念,以及对陈某输出的个人价值,都在灌输了错误的“奉献精神,”例如:为了弟弟念书,陈某需辍学养家;为了弟弟学费,陈某需早早嫁人等等。这种行为,只会让“奉献者”最终变得一无所有。

心理学说:人们内心所想会变成日常追求。所以,陈某因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其在往后的人生成为了永久垫底的存在,因此她在教育子女的问题时,也遵循了错误的“奉献精神。”

张越:小乐成长为虚荣心极强的人有三点原因,1:在陈某的教育下,小乐已习惯将自己处在最高位置上。在他看来:“无论我走到哪里,别人都理所应当对我倾囊而出。”

2:因为陈某错误的“奉献精神”,导致无论家庭遭遇怎样突变,她都选择独自承受,从未对小乐进行过挫折教育。3:陈某对小乐采取了穷家富养的教育方式,所谓穷家富养,严格意义上讲本身就是欺骗的过程,她从未教过小乐明辨是非,只是一味与他人比吃穿,注定了小乐的虚荣人生。

编审/邱灿

策划/周纪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