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公办”的泾干中学

没有人否认泾干中学在最初发展时期是私立性质的初级中学,但在民国时期校长高兰亭的眼中,学校是“私立公办”性质。他对于学校性质的解释是:“这个学校虽名为“私立”,实际并不是少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别有存心而兴办的,也不是一二有钱的人,为了做慈善事业而掏腰包来成立的,这是王县长和许多热心教育、关怀地方的人士感到我们地方人才的缺乏,青年学子升学之不易(升)学小学数量之日增,应事实的需要,

激于公义而但倡办的。”也就是说“热心教育、关怀地方”的人士应事实需要,激于公义倡办,不是有钱人做公益,也不是另有用心的谋私利,从这个方面去讲,泾干中学是私立性质的。但学校的目的本来就是公益性质,为国家和 会培养人才,为民族和家庭谋幸福,所以学校只是名义上的私立,实际上依然是要大家共同来办。对,也就是“私立公办”。实际上在他的文章中就是这么认为:“我们这个名为私立而实在是全县各界所公立的学校,在办起一年余以内,已多方的帮助……”基于这个认识出发,不妨可这样认为,这些激于公义的热心人士即泾干中学诸校董及教师们所担负的只是教育方面的职能,他们只是倡导者,组织者,至于学校运转所需经费肯定就必须由 会承担。

这个认识可能让人有些无语,这人咋这么……!但从当时 会环境来看,确是人些不得以的原因。第一自从清末同治年起以至抗日战争开始泾中创办期间,战乱灾荒数次,尤其是同治元年的“回乱”,泾阳损失大半人口,经济从此不振,又经1875、1900、1921、1929年四次大旱灾,每次旱灾经数年难以恢复,其中1900、1929为重饿死人数无数,逃亡者无数,县域经济力量大为受损,而泾干中学创办又值抗战初,国家倾力御敌,实在是很难在教育上有大的投资。其次,泾干创办极为迫切,已到了非办不可的地步,一则是外地流亡到此的学生增多,二则由于本地小学增加毕业学生或因路途艰险,或因花费太多家庭无力支撑等原因,大多处于失学状态。所以泾阳实在是需要一个能提供自己的子弟上进的初级中学,但正是由于创办的迫切性也导致准备不足,使得办学初期学校面临各种困难。第三,草创的泾干中学,既硬件不足,缺少教室,也无师生食宿条件;软件方面缺少有声望的老师,各种管理运作制度也乏善可陈。第四,收取学费也只能象征性质,残破的泾阳父老不可能拿出更多更好多的钱来保障子弟求学,更何况抗战的到来加在农民身上负担也较以前更加沉重了。

种种困难逼迫之下,泾干中学要存在要发展,身为校长的高兰亭必然不会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教学管理中去,用现在的话来说必须低下身段抹下脸皮向政府求助,向商人求助,向往日的朋友求助,拉些关系使用些手段。高兰亭求学于北大,参加过靖国军,进过南京政府,虽非任要职,但骨子里的傲气应该还是有的,有人说高兰亭很“狂”,脾气不好,有“高炸弹”的绰 吗?但你想过有如此秉性的人物放下身段如何求人吗?“私立公办”这个说法本来就有些“胡搅蛮缠”的味道,但就是在这种想法的支持下高兰亭的泾干中学很是做些“丢人”的事,锱铢必较,好占便宜。在某种程度上说,之所以聘请高做校长,恐怕董事会更看重的是高兰亭的“人脉”,依他的交往和资历可以从 会多个渠道获得办学必需的资金。

在现保存的档案资料中,可以看到许多向各界求助的信函,有向政府求助,向士绅求助,向政要求助等。如学校没有钱了,向泾阳县政府要教师的津贴,要老师的粮食补助;学校经费不够了,要求县政府予在政府预算中进行解决;学生缺少宿舍住宿,请求县府及教育部分予以解决,将五福会馆让度给泾干中学;缺少木材建校,通过县政府发文,并在全体保长培训之时向各基层干部摊派要求拆庙宇;连买三十个大树,也要政府发文大东乡干部让村民配合,至于工钱却说是“酌量发给”;学田、商铺收不上租金或粮食了,竟然还请求县政府派警察出面“恐吓”,更有笑的是听说别人有“鸡”,就“亦请赐于本校壹对,俾供标本之用”,至于要树苗、花卉等物,更属常事。泾干中学为鼓励学生进步,虽私立但也设有奖学助学,但这一部分资金基本系 会捐助,档案中有向助学金承捐人高冠军、苏达夫先生催要的信函。高校长本是一个民国初年北大毕业生,泾中的校长在清代算是山长一级的文人,中国文人自古以来讲风骨,写信动则“伏乞”“恳乞”,动则和政府官员称兄道弟,如此这般其内心动机不需多言,说到底就是为了将泾阳教育办得漂漂亮亮,圆泾阳学子求学之梦。

高兰亭及他的泾干中学正是本着学校的私立者不过是倡导与组织者,但学校却需要 会各界的支持,正所谓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如果缺少经费,那就向政府的管理机构要,向较为富足的商人开口求捐,大家的教育大家办,向人开口要办学的钱物并不让人感到难为情。所幸民国私立学校虽然大部资金属于自筹,政府政策上却有必要的补助,虽然不多但可勉力维持。高兰亭接手的泾阳县私立初中固然一直有办学资金不足的牵绊,可还是一直走了下去,直到解放初以至现在成产泾阳县在校学生达到数千之多的省级公办高中。

“私立公办”已成为历史,希望受惠近一个世纪的泾阳父老以及学子不要忘记这一位曾经有“历史问题”的校长高兰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