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踏“云” 王者归来

近日,围绕着全球第一大互联 公司的宝座,微软与苹果几经较量。

11月23日收盘时,微软以7533.4亿美元领先于苹果的7468.2亿美元;11月26日收盘时,苹果则以8286亿美元的市值反超(微软为8173亿美元);11月27日收盘时,微软收市值达到8281亿美元,比苹果公司市值再次高出逾10亿美元。

据悉,这是自2010年以来,微软与苹果的估值首次十分接近。八年前,苹果市值一路高歌猛进,让微软望尘莫及;如今,微软再次王者归来,苹果却陷入营收增长的瓶颈,攻守之势已经易位。

彭博曾发文指出,推动微软市值超越苹果的是一群对冲基金经理,他们在上个季度大量抛售苹果公司股票的同时,将微软列为最受青睐的投资对象。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目前微软的商业模式比苹果依赖硬件营收的模式更加稳定。那么,所谓微软“稳定的商业模式”指的是什么呢?

从微软10月2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财 可以看到,微软2019第一财季营收为290.8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45.38亿美元相比增长了19%。其中,微软原本最核心的PC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14.6%,达到107.5亿美元;而近年来开始展露头角的微软智能云部门第一财季的营收为8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PC业务增速放缓甚至可以说拖了总体营收的后腿,而智能云业务营收亮眼,且维持着一定的增长态势。

而据Gartner的最新一份 告显示,在云服务上,微软继续缩小了与领头羊亚马逊之间的差距,去年微软在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的份额增加了近一倍,这主要归功于微软混合云销售的增加。“该公司正重新定位,以在蓬勃发展的云市场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有华尔街分析师如此评价现在的微软。

自微软于1975年成立以来,掌舵人共有三个: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萨提亚·纳德拉。比尔·盖茨时期,微软执着于软件技术研发,并通过与英特尔的结盟,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软件公司,但对于软件的谜一般相信也使得其坐视谷歌搜索业务的坐大。

而史蒂夫·鲍尔默于2008年上台后不久,就宣布微软不再是一家软件公司,将会成为一家服务公司,并采用了投资并购、内部资源整合等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不过,由于过分相信PC时代不可能那么早结束,在surface等PC、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上投入过多,微软又再次错失了智能手机发展的良机,不仅没有在PC方面压倒苹果,反而在智能手机设备上被苹果远远抛下;此后,鲍尔默又企图通过并购已经衰落的诺基亚智能手机业务来完成在移动设备端的布局,但为时已晚,并且,这在后来也被证实为一桩失败的并购案例。

曾经,被微软高层誉为微软服务业三根支柱的PC、移动设备和 络服务市场,到2014年已经断了一根半(一根是PC,半根是移动设备),接连转型失败也直接导致了鲍尔默的黯然离职。

微软的重生始自于2014年萨提亚·纳德拉的上台,但成效也并非立竿见影,起初也不免走了一段弯路。上位伊始,纳德拉就提出了“移动优先,云优先”战略,移动尚在云服务之前,其原因可能在于刚刚巨额并购诺基亚,希望自身的WP软件与诺基亚的硬件经过协调后可以完美的融合,但最终的结局却并不美好——这单微软前后投入超过90 亿美元的收购,最终以账面资产减记76 亿美元的结局收场。

不过,微软转型服务公司的道路仍在持续,押宝“云计算”成为纳德拉最后的杀手锏。为此,纳德拉一改微软从来不大规模裁员的惯例,先后裁掉数万员工,并将不赚钱的业务统统砍掉——Bing 地图的100 人团队卖给了Uber,赶走了包括埃洛普在内的全部前诺基亚高管,将手机、乃至整个Windows 边缘化……。但与此同时,微软又新成立“体验与设备”和“云与AI”两个事业组,利用微软在全球企业界IT系统强有力的主导权与基础设施,更好的聚焦于云计算、AI、Office产品等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纳德拉的示范作用,微软内部的企业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之前,office与Windows深度绑定,限制使用设备台数;在微软内部,不允许员工使用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机设备,比如iPhone等……软件一哥的思维严重影响到微软生态的开放。

而在纳德拉上台后,与老对手苹果、谷歌等均展开有序合作,Office也更加开放的支持iPad、iPhone、Android 这些竞争对手平台,在维护客户方面也开始有意的放下身段,保持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谦卑心态。如此一来,微软迅速取得了众多个人和企业级用户的支持,从而有利于混合云的战略部署和落地化应用。

今年以来,微软云似乎变得更加激进,先是以75亿美元收购了GitHub,将其与Azure的云服务套件相结合,拓展企业客户;继而还发起了一项开源数据计划,在Adobe、SAP和微软的三个相互竞争的平台之间交换和强化客户数据,以便三家公司都能够利用客户的完整数据集改进AI和其他服务。

由此可见,微软已经从最初Windows与英特尔联盟的封闭生态,一步步走向开放。而依靠持续投入的基础服务建设和开放型的生态,微软Azure正在逐渐蚕食亚马逊的市场份额。

面对中国市场,微软则采用“曲线推广云”的方式,如自2012年在中国开办微软加速器业务以来,微软不仅不收取费用,不拿任何股权,入选团队还可以获得微软加速器方面提供的办公空间和设施,并得到行业专家及技术专家组成的导师团的专业指导,以及免费获取价值300万元的基于微软技术的多种资源。

而其中,“微软提供的最大技术资源不是Windows或者Office,而是基于Azure云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当然,这个免费技术服务仅仅为期一年,其后可享受8折优惠,不过每年必须让校友提供销售线索。通过这种模式,微软云在中国中小创企中收获了不少支持。

而大规模的进攻措施还在于:借道世纪互联的运营,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迅速在中国落地;微软与全球硬件合作伙伴Dell、联想、Cisco、华为共同推出的Azure Stack正式商用;微软Office通过与腾讯微信合作,也正式推出在微信中整合Office365移动办公套件功能的Office 365微助理等等。

从美国到中国,微软正在重新摆正自己的定位,这是微软重回全球第一的关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