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小程序发布了,火到不行。正好看到有人在倒卖一些免费的文档,利用信息不对称方式捞点小快钱。怎么说呢,小程序确实引起了很大关注,大家都认为风口来了,下一个微信的机会来了,所以有点狂热,着急,还有的就是摸不清东南西北。
昨晚看过一篇对小程序的分析文章,还是比较客观的,那么这里也跟大家聊聊老马的一些看法,文末再分享一些原本免费的文档教程资源给大家,也就是现在朋友圈里某些人叫卖的。要不要脸就不评价了,要钱是肯定的,快过年了也都不容易。
一、小程序能否取代APP?
小程序现在大家普遍认同是颠覆性的,甚至是能够取代掉APP的。也就是说,微信自己成为了一个操作系统,用户无需再去下载APP,不需要占用手机内存,不需要更新,甚至于连应用市场和商店都不需要了。
小程序顾名思义,它只是解决用户需求的简单工具。对于很多传统的APP来说,只是核心功能。比如携程的APP,核心功能就是订机票、酒店等等这些。小程序就等于把这些核心功能打包起来,放在微信上给用户使用。
那么,携程的用户有一部分也是微信的用户,用户只是在微信上利用小程序完成了最关键、最快速的操作。至于携程APP的其它功能和操作,用户还是可以选择回去APP。这里就有人说了,我们可以把小程序打造齐全,跟APP一模一样。很显然,这种想法是与微信官方的意愿相违背的。
少即是多,张小龙一直在强调的观点就是用完即走。小程序完成你的需求了,你就可以关闭了,没必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因此,小程序不是说取代APP,它只相当于APP的一个分发渠道,提供给微信用户。更何况,绝大部分的APP都会想把微信用户的转化过来。应该说,小程序与APP之间是互补共存的关系。
记得昨晚不少朋友圈里的好友都很激动,终于可以卸载掉一些APP了,终于可以释放内存了。仔细一看,这班人都是从事互联 相关工作的,可以算是专业用户。不排除有些人是会卸载掉APP,转用小程序。可是绝大部分用户还是会延续当前的使用习惯,有了小程序的同时,APP需要用的时候还是会用。
举个例子,微信的钱包里面有个滴滴出行,这就是小程序的雏形。然后你再看看自己的手机桌面,或者朋友的手机也行,有多少人是不装滴滴出行APP了。所以,上面了说,小程序与APP是互补共存的局面,这才是比较科学的。张小龙也用PC时代的浏览器与 站之间的关系,隐晦地解释了小程序与APP之间的取舍问题。
小程序好比个 站,微信就是个浏览器。那么,以前在浏览器里面输入 站,就可以完成一些操作,解决一些需求后关闭 站,小程序也应该跟 站一样,用完即关,不用下载安装,不用关注(顶多就是收藏添加),不会有推送消息(服务提示除外)。那么,现在回头看看你的电脑,安装了浏览器之后,有了很多实用的工具 站之后,就一个软件都没安装了么。
答案是不一定的,比如你经常用浏览器打开腾讯视频 站看电视剧,但有些人就习惯下载腾讯视频客户端看。所以,用户不会因为一个微信这样的超级APP,就去放弃掉其它的APP。起码,你的用户习惯,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太多小白和初级移动互联 用户,并没有你那么纠结那点内存。
这些用户恰恰是微信要连接一切的重要人群,就跟早期刚学会用浏览器浏览 站上 冲浪一样,习惯养成了就会把更多时间放在微信上。微信想要利用小程序连接线上和线下,其实就是为了争夺未来用户的时间。小程序用完即走,只是一个相对说法,解决一种需求后,下一个需求,你还是可以用小程序。
因此,小程序争夺用户时间的地方,其实不在线上,而是在线下。已经有些人整理出一堆刚需高频的小程序名单了,比如叫外卖的,打车的,跟衣食住行相关的。当然,这些大部分是已经做得很成熟的O2O模式的APP,转移到小程序上的,都是可以算是精简版或者手机版。与上面所举的滴滴出行的例子一样,小程序会干掉APP,不至于的,嚷得口沫横飞的瞎吹牛逼而已。
二、小程序是个风口吗?我们要快点抢占红利吗?
小程序在微信内部是没有太多的流量红利的,光靠用户帮你分享给好友和微信群,或者去搜索精确的关键词添加,量比较小很多。当然,在搜索小程序方面,老马还发现一个问题,貌似早批参与内测的小程序,不用输入完整的小程序名称便可搜索到。比如搜美团,而其它的则要输入完整的名称,已经添加了的小程序除外。
那是不是个风口呢?很难说,不排除线下方面,微信会做出几个典型案例。但是对于线下很多实体来说,确实是个机会。张小龙也举了个例子,在汽车站扫码,打开小程序直接购票。但是广州的客运站,要全国的人民都跑来扫码买票,一飞冲天,那是不可能的。小程序的获取和使用跟场景挂钩很紧密,很多以前没有被连接的,都可以用小程序连接。
二维码是移动互联 的出入口这个不用说了,以前那些做小家电的,想学小米做智能很麻烦,软硬件都要开发,而且软件方面可能体验做得很差。现在就简单了,开发小程序,就是个简单的h5操作页面,也不用跟APP一样分安卓苹果版本,直接就可以实现用小程序控制小家电。厂家专心做好硬件即可,小程序大大降低了开发接入成本。
线下其它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如此,微信就是连接工具,小程序提供信息交互,从而在特定的场景下满足用户需求。这里面有些需求还不是高频的,刚却也是刚需,就如汽车站买票。对于纯线上的内容媒体来说,机会还真的比线下的少,有了订阅 了,小程序再做同质化的产品意义不大。
总结一下,说什么风口和红利的,其实有点夸大,说是有机会还差不多。微信线上的流量红利没多少,传统APP又把很多坑位占了,工具类的也大同小异,纯内容媒体和 交又没多大意义,剩下的挖掘出点新需求创新一下又很难。唯独线上连接线下提供服务,倒是挺大想象空间的。
三、小程序未来你看好吗?
老马还是挺看好小程序的,未来物联 的连接器 – 超级APP微信。毕竟刚出来,都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从狂热,再到普及,最后回归平常。这期间先赚钱的都是些第三方公司或者团队,给企业提供策划、开发、推广等服务。比如现在已经出来的小程序应用商店 – 知晓程序,慢慢地变成一个垂直行业媒体。
小程序也会遇到添加过多的情况,用户会逐步筛选,就跟现在的订阅 一样,你的列表里面有多少个已经取消关注,有多少个已经很久没打开了。所以,用户时间是有限的,小程序未来纯线上的应用还是会泛滥,门槛太低的同时同质化也严重,即便微信官方会控制小程序同质化的问题。
===========================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