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朵运营商云:静待花开

2021年移动云实现同比增长114%

“运营商云”正在强势搅动中国公有云市场,成为不容忽视的新变量。最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2021年度财 相继发布,已经跻身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前五的天翼云还在以三位数(102%)的速度增长;同样实现三位数(114%)增长的移动云,进一步缩小与天翼云的差距;联通云虽然涨幅和规模不及前两家,但也在以46.3%的增涨率稳步攀升。

有专家指出,随着云计算领域的比拼从基础设施转向平台、软件等综合实力的较量,电信运营商靠既有优势带来的增长将逐渐见顶。面对竞争渐趋白热化的云市场,运营商想要从头部云厂商手中夺取份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运营商云高度同质化

2021年,中国电信天翼云以279亿元的营收坐稳三家运营商的“头把交椅”,移动云以242亿元营收进一步缩小与天翼云的差距,联通云以163亿元的营收排第三位。

对比2020年,天翼云和移动云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移动云增速最猛,反超联通云。联通云虽然在体量上落后较多,涨幅也不及前两家,但也实现了46.3%的较快增长。

今年2月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Q3)》(IaaS+PaaS)显示,天翼云以8.9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缩小了与第三名华为云的差距;移动云以3.22%的份额位居第七,而2020年Q4移动云才刚刚挤进前十。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公有云IaaS市场,天翼云和移动云超过了众多互联 厂商,位居第二和第五。

三家运营商云业务高速增长的背后,政企业务是主要引擎,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优势。通常,政府机构“就近”选择建设本省或本市的IDC,因此公信力更强的“央企”有显著优势。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浪潮之下,政企市场率先启动产业互联 的数字化转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政府机构、大型企业上云预计可达61%。

华为数据中心高级营销经理马丽君认为,相较公有云服务商,运营商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广泛的客户群和客户拓展渠道,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的市场营销、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的策略。

以天翼云为例,其在云和大数据布局方面,有超过300多个本地节点、1000多个边缘节点,以及超万个客户节点;移动云在四大热点区域建设资源池,并基于500多个边缘云节点推进算力下沉,打造一朵全域全场景覆盖的分布式云;联通云则通过5大算力区域、4大核心节点和31省份骨干云池,在全国有450个边缘节点,打造云算 立体化布局。

三朵云各自静待花开

中国电信在2009年开启“天翼云发展战略”;2012年成立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2018年全面实施“云改”;2021年3月,“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独立,实现商业模式的彻底转型,定位为云业务的科技型、平台型公司;近日,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又释放出“天翼云正在探索分拆上市”的信 。

移动云的发端更早。2007年,中国移动研究院开始云的研发;2014年,中国移动发布公有云平台——移动云;云的大幅起势是2019年,中国移动实施“云改”战略,将移动云设定为最重要的战略性业务,并把负责云业务的苏州研究院从利润中心调整为成本中心;中国移动在“回A”后,投入了上百亿元加大云资源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匹配国家8大一体化算力 络枢纽节点布局。

对于运营商来说,“突围”终究要靠自己,自研虽然很难,却是必须走到底的一条路。

近两年,天翼云通过自研,升级了分布式云架构。中国电信新增IT系统已实现100%云化,存量IT系统99%完成云化改造,全部由天翼分布式云承载;移动云从2019年“云改”后坚持自主研发,2021年升级技术内核2.0,发布云 一体、云边协同产品能力,自研服务器及操作系统,拥有涵盖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完整板块的230多款全栈自研产品;联通云目前有200多款自研的核心组件,关键性能指标比如ecs主机,70%的性能指标逐渐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国外运营商云是前车之鉴

大约5年前,就在中国电信运营商争相进入云计算市场之时,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和Verizon反其道而行之,先后宣布退出云计算市场。

2006年,美国电信运营商AT&T整合了美国、欧洲和亚洲的5个超级IDC,建立起包含38个IDC的云服务 络;2009年,AT&T面向企业用户提供基于互联 的存储、分发和数据检索等服务,并为全球企业提供可定制的、高扩展性的计算能力,以及 络、服务器、硬件和存储服务。美国另一家电信运营商Verizon通过整合其在全球的IT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和政府客户开展云计算业务;2011年,Verizon已在35个国家拥有200多个传统数据中心。彼时,市场研究公司Ovum预测,一两年内,全球主要电信公司将成为云计算市场的强大参与者。

不过好景并不长,2017年Verizon将其云、托管服务及云 协同业务出售给IBM;同一年,AT&T也将数千个内部数据库迁移到Oracle Cloud IaaS和PaaS,宣布退出云市场。

国外云厂商市场竞争残酷,留给运营商的获利空间一直很小。Frost &Sullivan调研显示,2014年底全球云市场中,亚马逊IaaS+PaaS份额为40%,而运营商AT&T和Verizon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云计算盈利回 周期长、投入产出较低,也“劝退”了运营商。Verizon自2009年推出云业务,每年要花费巨额资金投入数据中心、 络专线建设和收购相关业务公司。2013年—2014年,Verizon云的收入增速锐减,2015年财 中索性不再提及云业务的增长。

虽然国外电信运营商几年时间从云端“跌落”,却并未让业界对中国运营商“做云”失去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市场也足够大。“很少有国家像中国一样拥有丰富的流量应用,政企客户的产业互联 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空间还足够大。”李安伦说,“我国的电信运营商未来几年依然能过上好日子。”

一位熟悉移动云的运营商人士表示,运营商的营收已经超过不少互联 公司,且利润率逐年递增。充足的资金使运营商能够把规模做上去,而且试错成本低,不惧价格竞争。

与互联 云的差距不小

从营收规模比较来看,2021年阿里云达到724亿元,其后依次为天翼云(279亿元)、移动云(242亿元),华为云(201亿元)、联通云(163亿元)。也有业内分析认为,单从营收规模来看,真正的市场老二应是运营商。

目前中国云市场逐渐形成了两条扩张路径,一条向上围绕应用,构建“平台+生态”;另一条向下主攻底层,涉及“连接+组 ”。阿里、腾讯、华为是第一条路径的“领导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业务是“连接+组 ”,互联 厂商的基础资源依旧需要依靠电信运营商,在“东数西算”大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还在扩张。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60%以上的收入来自PaaS+SaaS,IaaS的盈利空间逐步压缩。显然,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已经从“IaaS主导”逐渐过渡到PaaS和SaaS的交锋。

运营商有 络资源和央企优势,但软件和应用能力是其短板。有专家认为,随着IaaS增速放缓,电信运营商靠既有优势带来的增长将逐渐见顶,而短板将不断放大。

“从基础设施向平台层和软件层发展,赛道会越分越细,技术含量和专注度会越来越高。”柴云鹏说,做云本来不是互联 的本职工作,但是互联 有人才的积累,自身业务需求又很大,给用云、做云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在PaaS层,阿里等厂商的基础软件水平非常高,SaaS层会有更多中小公司参与进来。如果PaaS、SaaS每一层电信运营商都要自己投入,研发的效率比较低,合作才是正确的路。

另有观点认为,互联 企业云业务实现增收与近年来的“云出海”有关。比如,阿里云能在全球公有云市场位列第三,其在亚太云市场位列全球第一是原因之一。

对此,李安伦表示,阿里、腾讯等互联 厂商基本属于“资本出海”,是带着业务出去的。比如阿里的电商、腾讯的游戏,单纯卖云服务的话,可能会遇到信任和地域保护等因素的干扰,因此这类情况还比较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