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软件质量管理指南》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结合工作经验说说感悟:
书中内容:
———————————————-
软件决策分析:
软件决策分析的过程是个结构化的方法,它包含了6个环节:
哪些场景需要升级决策?
软件质量管理的构建机制:
为什么构建机制非常重要?
对软件质量体系中的缺陷和风险,追溯其根源很多都是因为软件产品集成的工作没有做好,或是进行软件产品集成的时机没有把握好而导致的。
例如:某软件项目到了客户验收阶段才发现软件产品与客户现有系统的接口不匹配,造成客户的某些数据无法导入到系统中;
什么是软件产品集成?
软件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档、代码、组件、脚本等工作成果都称为工作产品,当对组件、模块或代码进行组装并形成最终交付给客户的可执行、可应用的软件产品的过程称为软件产品集成过程。简单地讲就是从工作产品到产品的组装过程。
产品集成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持续性集成是将产品集成的过程常态化、自动化。做好了产品集成的工作就可以帮助项目组降低项目中后期严重风险的发生概率。
软件质量的持续改进:
软件质量的持续改进分为3个环节,它们分别是:
发现过程改进的机会、
定义组织的标准过程、
通过培训进行推广。
15.2定义组织标准过程的最佳实践组织过程定义的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护可用的组织过程资产。组织过程资产可以使整个组织有统一的过程用于参考和执行,并且是组织累积性、长期性效益的基础。
1建立组织级标准过程和组织财富库
组织财富库是收集数据的地方,由组织级配置管理员建立和维护,并提供给组织所有项目使
用。
组织财富库所收集的数据包括:
2建立过程改进小组
组织标准过程的建立是由过程改进小组负责并完成的,通常过程改进小组会有1~3名全职人员和若干个兼职人员组成,在制订组织标准过程前,过程改进小组的所有成员要接受相关软件工程体系或国际标准的培训。
3培训推广:
优秀项目沉淀,最终需要以培训的方式,推广到更多团队
———————————————-
读书感悟:
1.关于决策机制,
关键在于管理人员能否及时识别风险,以及预估其影响,从而决定升级到何等级别决策处理。
管理越成熟的公司,其等级评估以及升级流程越规范,但是越规范也可能意味着其升级链越长,问题处理周期越长,有管理的冗余。
流程规范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决策机制想要发挥作用,还是要持续培训,赋能,将规范中的要求灌输到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掌握,历练。
2,关于软件产品集成,
一个软件项目能否如期如质量交付,集成这一环是关键步骤,关于集成在实际经验中有以下要点:
a.在项目规划阶段,是否规划足够的集成时间以及缓冲时间;
b.系统设计时,是否明确集成规则,技术平台等,接口设计文档是联调,测试,传承的重要资产,不可让步;
c.集成测试时,涉及跨团队协作,阻塞问题及时升级决策;
3,关于软件持续改进
软件的持续改进方向可以有多个方面,工具的改进效率最高,一次改善,全员可用,其次是微流程的改进,最后是个人层级的改进。除了这几个方面之外,关于人员的培养,能力提升也是影响软件质量非常大的因素。
培训:质量从通用能力,职业素养层面提升员工意识,结合公司职级评定和人员专业能力提升。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