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友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打开电脑软件,降价促销的购物信息、内容低俗的文字图片、点击关闭按钮却被误导打开的游戏页面……各种弹窗突现眼前。这些难以关掉的弹窗,让用户不堪其扰却又无可奈何。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PC端应用软件 络弹窗调查 告》(以下简称 告), 告显示许多电脑软件的 络弹窗难以一键关闭,不少弹窗内容低俗甚至涉嫌诈骗。在线上调查中,78%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 络弹窗,其中46%的消费者对此很反感。面对“牛皮癣”般的弹窗,该如何应对?本期 事带您关注。
电脑软件成弹窗重灾区
采访中,许多 友对弹窗深感头痛。 友王先生表示,之前打开某软件,结果弹出了游戏广告,关闭了该广告后,广告声音却没有关闭,无奈只得重启电脑。
友白女士则认为,一些电脑软件表面打着免费的幌子,实际却在弹窗广告里找补收益。企业为了生存这么做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过头,甚至都影响到客户的正常使用。
行业需监管更需自律
近日,工信部发布消息,决定启动互联 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聚焦侵害用户权益等4方面8类问题,其中包括用户诟病已久的弹窗问题。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北京师范大学 络法治国际中心高级研究员臧雷等专家表示,弹窗广告“精准投放”行为已涉嫌非法搜集 络用户个人信息,其追踪用户IP投放违法不良信息的行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重大负面影响。
福建枫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彭晓辉表示,我国广告法第44条规定,利用互联 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络。在互联 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广告法第62条第2款规定,利用互联 发布广告,未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广告主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彭晓辉坦言,弹窗广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为许多互联 公司获取利润的手段,净化 络空间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广告法第44条的规定,利用互联 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络”,“确保一键关闭”。他建议,根据违法低俗信息的投放频率、次数等,对相关违法企业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完善相关信息过滤屏蔽技术,构建更高效、开放的监督体系,加强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执法合作,营造更加清朗的 络空间和良好的 络生态环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