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黑榜之虾兵蟹将

特斯拉

11月处于风口浪尖最高处的,特斯拉当仁不让。月初,潮州Model Y“疑似失控”事件造成2死3伤,目前仍未有明确调查结果。

无独有偶,11月下旬又有汽车博主爆出,身边的朋友亲身经历了Model Y刹车动力短暂的失灵,同时,特斯拉方面也承认在车辆黑屏重启阶段,监测到动能回收固件有 错异常。这还没完,23日和28日在台北和台州街头,接连出现了特斯拉车型异常加速造成的事故,其中台州事件又造成了2死1伤;24日又有 红爆料,疑因Model Y起火,导致车库内价值超过5000万的十多辆豪车被付之一炬。

虽然以上事故只有一宗被证实是特斯拉的问题,但是铺天盖地的负面事件,很难不让消费者对特斯拉的可靠性产生质疑。

除了事故之外,近期特斯拉在华召回事件也明显变得频繁,11月下旬召回了8万辆,12月第一天又召回了40万辆,全年累计召回80万辆,共发起7次召回事件。

虽然大部分召回都只是以在线OTA的形式快速完成,但是这难免进一步加剧消费者对特斯拉软件安全的忧虑。

科技应该是用来为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为用户徒增焦虑的,建议马老板还是长点心吧。

恒驰

恒驰如今有多惨,相信就算是村口的小老头都已经有所耳闻。

10月交付了绝无仅有的100辆恒驰5后,很快就被爆出车机屏幕文字“错乱”、刹车异响,表显剩余12km时车辆突然趴窝等低级技术问题,所谓自适应巡航功能更是不可用。

单从产品品质上来说,恒驰是翻车无疑了。车造得这么烂,企业经营状况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11月下旬,就有知情人士透露,恒大汽车天津工厂计划裁员 60%。12月1日又有多地多家恒驰销售人员爆料,自己于近期被告知将停工停薪,拖欠薪资数月。2日,又有消息爆出,恒大汽车广州工厂已出售给广州某国资车企,内部要求全部员工在月底前搬往天津。

更夸张的是,12月2日还传出了恒大汽车集团总部将解散,以及许家印遭遇不测的传闻,虽然消息最后被辟谣,但是对于如今已然是残垣断壁的恒大集团来说,发生什么事大家都已经不觉得奇怪。

事实上,从“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造车模式开局,就早已预料到恒驰的崩盘,如今加速衰亡, 自然也没有人会觉得可惜。

威马

曾经的沈晖有多嚣张,眼下的它就有多不堪

从去年的锁电风波之后,威马的销量是一泻千里,10月已经跌到了千辆水平。在销量崩盘的背景下,11月威马正式向内部员工发布了内部信,宣布公司全员降薪,全员高管打5折,其他员工打7折,并取消了各种补贴和奖金

除了降薪,近日又有媒体 道指出,威马汽车上海总部已启动裁员,同时外包公司人员也在大规模离开。上海的威马门店更是从20家左右骤减到12家左右。遭遇挫折并不可耻,但更让人失望的是,沈晖在最新的采访和全员信中,只想着将如今的颓势推卸给全行业的“寒气”,丝毫不提自己在产品策略和用户服务上的摆烂做法。

这意味着,沈晖对于当前威马的局面根本没有真正的反思,更不会像小鹏那样对自己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可以预见,眼下紧急收缩,要靠压榨员工工资过冬的威马,很难再恢复往日繁荣的景象,至于港股上市自然也变得遥遥无期,新车M7更可能直接胎死腹中。威马大概率是挺不过2023年了。正如前文所说,今年3月交付以来的首次环比下滑,对于问界事关重大。虽然官方说法是因为重庆疫情,但是问界M7弯折的A柱肯定也脱不了干系。

11月上旬的中保研碰撞中,问界M7和宝马X5、理想L9、领克09等几款SUV,在车内成员安全指数上都获得了优秀的评价,但问界M7是水分最大的。

在25%偏置碰撞中,问界M7 A柱明显弯曲,而其他三款车型则完好无损,而且,问界M7侧面头部保护安全气囊展开后前方覆盖范围有限,而其他三车全都是“覆盖范围充分”。在侧面碰撞中,问界M7 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只有14.5cm,只有其他三车一半的水平。在车顶强度方面,问界M7的峰值载荷和载荷质量比都是四款车中最低的。

可以说,问界M7被动安全在四款车中全面垫底。消息一出,直接把问界推到了风口浪尖,更实锤了问界M7是东风风光iX7换壳这一说法。

余大嘴说问界M7的目标是超越百万豪车的体验!如今这安全品质,别说百万,甚至连作为三十万级别SUV的底线都达不到。

长安

11月下旬,有不少长安车主反映,车机系统开机时被强制弹广告。不过长安售后却十分理直气壮地说,出现广告是正常情况,

相对其他企业来说,长安的广告时长较短,目前不会修改。更奇葩的是,长安还说广告是为了增加开机的仪式感。今年以来已有大众、奔驰等多个品牌被曝“车机广告弹窗”,而这些前车之鉴无一例外都被 友喷得体无完肤。

如今长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表明,目前政策上对于这类行为尚未有明确可行的限制举措。但是未被政策限制不代表这就是正确的,这种罔顾消费者需求和安全的做法,在汽车智能化的时代,必将成为冲击品牌形象的一大毒瘤。

更讽刺的是,大部分涉及车机弹窗的车企,本身车机智能化水平就弱,如今还搞这种适得其反的宣传方式,无疑是对品牌智能化形象的加码打击。

奔驰

11月内,我们的召回王奔驰再度发力,月初月末两次召回累计召回了20万辆。

四个批次分别涉及45135辆C级车、131924辆进口GLE SUV、GLS SUV、29251辆进口GLS SUV、3041辆C级车。

其中原因包括渗水造成的电路起火,车窗玻璃装饰条脱落、变速器支座焊缝开裂、座椅靠背锁止机构未按要求安装等,真的是五花八门。截至目前,奔驰2022年在华累计已经发起了11次召回,累计43.85万辆次。其中新能源车型更是可以用全军覆没来形容。

可以说在召回方面,奔驰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当仁不让的引领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