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效率办公,每天早下班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现在疫情在国外发展的速度远超想象,国内控制住了,国外却开始作死了。相信比较长一段时间内,个人防护与在家办公都是需要加重考虑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每天早班下就非常有用了。

这次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各种早下班的窍门和工具。首先要声明一下,分享的方法,是让大部分人,而不是“某一个人”可以使用的方法,否则便没有意义。

截图+快速保存图片:QQ+PasteEx

平时在写文的时候,特别是像写本篇这种教程,都会需要频繁的截图,以及把截图保存成文件。虽然现在云文档可以直接粘贴图片,但是我还是习惯在硬盘上先留一份图,这样比较好管理。

以前我们的操作,一般是开个画图,另存为图片。这样当然可以,不过还是稍显麻烦,而且有时候,会不小心覆盖到旧的图片。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软件,免费开源的PasteEx。上次谈到这款软件的时候,有不少小伙伴说,XX截图工具也可以呀,也很强呀,WIN10自带的也很强呀!

唉,用途不同,兄弟们。想要提高效率早下班,首先要想明白两件事:第一,需求是什么。第二,用什么工具。

WIN10自带的截图工具是很强,特别贴心的提供了延迟功能。这个延迟功能有啥用呢,比如有的弹出式菜单,你按截图键或者其他操作都会缩回去,截起来特别蛋疼,这时候用延迟功能就很好截了。

另外,像免费开源的snipaste,自带取色、桌面贴图等很多工具,或者老牌免费软件FastStone出品的截图工具,都各有特色。市面上免费、好用、值得推荐的截图工具一只手肯定是数不过来的。但是,我还是得强调一个重点:PasteEx不是截图工具,而是快速把剪贴板的内容,作为文件存到你工作目录的工具。像FastStone Capture,有“到文件(自动保存)”的选项,但是只能指定一个输出文件夹,其他工具就算有自动保存选项,基本也差不多。

一般来说,我们只盯着一个工作目录的情况实在是太少见了,每篇文章或者每个项目单独一个文件夹难道不是必要的吗?PasteEx支持右键菜单,直接右击快速存为文件即可,也支持快捷键的监听,直接一个快捷键(你可以把富余的鼠标侧键设置),真正做到在工作目录一键粘贴成文件,另外,它支持的不仅有图片,还有文本、文件等内容,只是大部分情况下我用到的都是图片而已。

至于截图,实话实说我用的是QQ自带的。普通的加个方框或者箭头,加字,打马赛克等,基本够用。如果更复杂的,我基本会寻求更专业的工具。用QQ截完之后,不用它的保存功能,而是直接PasteEx快速粘贴,这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总结:

QQ截图,实现需求:截取屏幕区域,简单处理。除了无延迟截图外基本够用。你也可以用你习惯的,我只是懒得再开一个软件。

PasteEx,实现需求:快速将剪贴板中的内容,粘贴到工作目录中生成文件。

文件批量更名:ReNamer Lite

再加上文件名批量更名,其他软件也需要配合使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强一点的工具。

ReNamer Lite是一款免费的文件批量更名工具,免费版只能存5个预设方案,没有其他限制。

工具支持的规则非常强大,插入删除序列化这些自不必说,正则可以满足大部分复杂情况。真不行的话,还支持脚本和用户手动输入。虽然免费版一个方案里最多只能添加5条规则,不过实际使用过程中,3条就已经顶天了。如果有更复杂的情况,我个人是建议把文件先分一下类,分批处理,磨刀不误砍柴工,绝对会更快的。

总结:

ReNamer Lite,实现需求:自定义规则能力极强的文件批量更名。

屏幕录制GIF:ScreenToGIF

不管是什么工具,我都会倾向性的向大家推荐开源、免费的东西。

从本质上来讲,开源的项目,由于集思广益,项目进展会很快,也会有不少个人或者小团队开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所谓用爱发不了电,但是如果人人贡献一点点电,还是能做成的。当然,像Adobe系列这种级别的软件另说。

自上次以来,这工具又有数个版本更新,不过大版本 没变动的话,不会有什么本质性的变化 。

不光录屏是把好手,ScreenToGIF还带有画板工具,以及媒体源录制功能。

画板工具可以把你涂鸦的过程直接生成GIF动图,省去以前来回转换的步骤,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而摄像头录制功能,可以把你的摄像头或者其他媒体设备(比如我机子上接的的采集盒)直接录制成GIF。不过这种画面一般颜色很复杂,就算观感优化得很不错,但是文件大小却也是挺大的,所以看情况使用吧。

总结:

视频转GIF:Potplayer+GIF Movie Gear

上次跟大家分享视频转GIF的究级方案之后,有朋友说,iOS的捷径可以直接转。当然,这是其中一种方法,但它的适用性有多高?

不能。有位朋友给出的解决方案如上图……实在是笑不太出来。

你想要早下班,必须拥有更强的应变能力,你掌握的技能,必须尽可能的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否则便没有意义。或许某一种特殊的方法,在某一次极端的需求中可以适用,但却不能作为常用技能来使用。

就像一位篮球运动员,如果他能被称为出色的射手,那么只要在射程内,不管位置和角度,防守如何布置,都应该具有不错的命中率。否则,若有人说,现在有一位“射手”,在无人防守、篮框放地上的情况下,直接把球按进篮框内,有100%的命中率。那么这位射手能登场比赛吗?

我一直说需求,需求,因为工具也好,技能也好,都是服务于需求的。除非你的工作需求真的是每天一成不变(就像流水线上只需要拧螺丝),否则想要提高工作效率,早下班,学会“渔”而不是“鱼”,能应对千变万化的需求,才是终极方法。

我再重复一次:这个方法,无论源视频大小、时长、格式如何,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精确的将某一段内容转换成GIF,根据需求,比如文件大小、动图分辨率、时长等,可以非常快速的调整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那些说什么有现成的工具或者 站直接转的朋友,我现在给你一个20多G,4K分辨率,H265编码的视频,要精确截取其中某几秒钟,如何?

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那些“一键转换”之类的方法,统统躺倒,因为这些东西没有一样能支持这样的文件大小、分辨率、码率和编码格式。要么,你得去弄一个分割或者转码工具,把那几秒钟的内容分割、转码出来,然后再塞到那些工具进去。如果转出来的结果,颜色不对,大小太大,分辨率不满意,又怎么办呢?

等你搞定,我已经下班一两天了。

1.需要的工具

需要的软件很简单,就两个软件:

Potplayer和GIF Movie Gear。

Potplayer是免费的,我也不是说一定要用它,你可以用其他有相应功能的、用顺手的视频播放器替代,只是我不太喜欢国产软件和它的全家桶而已。有的朋友可能会说QQ影音一键转什么的,先不说有没有全家桶,一键转可以精准控制到帧吗?不行的。

2.将视频转换成截图

视频的本质是帧,GIF的本质也是帧,但由于GIF文件大小受限制,且颜色数最多只有256色,要把所有的帧转换过去显然是不现实的。这里,我们需要在软件里面预先做好图片大小、帧数、视频起始等准备工作。

Potplayer提供连续截图功能,并且会自动截取关键帧,快捷键也很好记:Ctrl+G。

简单来讲一下里面的几个功能。

如果只是做成GIF的话,文件前缀不用管它,命名方式默认即可,反正图片不要互相覆盖就行。

格式JPG,质量100%即可。如果有强迫症的朋友当然可以选PNG或者BMP这种无损的,但是意义不大。

尺寸设置这里要注意一下,建议根据GIF大小上限、GIF时长,来估一下需要把图片缩到多小,并且在截的时候就先缩小。因为如果图片过大,导进GIF的时候还是会卡,而且在GIF里缩的话,是以256色去缩,实际效果不如截的时候就缩,区别肉眼可见的明显。

截图设置这里,个人建议“按时间”。按帧的话,因为不同视频的帧数不同,不太可控,按时间就很好理解:100,就是每100毫秒一张图,1秒10张。类推。

了解完功能,我们就要开始截图。之前说过,这种方法,不论再大、再长的文件都不怕。使用方法很简单,先打开视频,找到你要开始截的地方,按空格暂停。然后进到这个界面点开始,再回到播放界面,按空格开始播放,则边播放,就会边截图,到你想停止的地方,再按空格停止,就完成了。

简单吧?

3.将连续截图转换成GIF

截完之后,我们在目标文件夹下就可以看到连续的截图。每张截图之所以只有10多KB这么小,是因为我截的时候将图片大小设置为25%的480X270分辨率,因为这个动图我预估了一下,帧数较多,再大就超了。

接着我们需要将图片导入进来。操作很简单,GIF Movie Gear里点导入帧,找到目标文件夹,CTRL+A全选,导入即可。个人建议,一张GIF的源,单独放一个子文件夹,因为图片数量不少,全放一起挑的时候太浪费时间了。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一些基础的调整,最常用的就是每一帧的延迟。如果要调整整个GIF图片每一帧的延迟,则在帧,全局属性菜单处,打开上图即可。这里的数值是1/100秒(不是毫秒,毫秒是1/1000)。

而如果需要单独调整某一帧的延迟,直接在下方窗口选中那一帧,右击属性,同样的地方调整即可。

还需要什么吗?不需要了。这是我从将近2个小时、20多G的视频文件里截出来的,操作熟练了之后,只需要几分钟。

而且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如果你多截了,只要把前后的文件删了,或者在GIF Movie Gear排除即可,不用重新截。

4.一些注意事项

因为GIF图只有256色,在把全彩的JPG导进来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色块的问题,而总色彩明明还够用(并非因为色彩太多而出现色块)。

关于优化,或者说减小文件大小,工具能做的事情有限。第一个就是更改大小,但是之前我有讲过,在这里改大小,是以256色来缩放的,效果比较差,个人不推荐。

第二个,是内置的优化功能,这个功能用处也不大。对于颜色数比较多,动得比较厉害的图,导入之后基本没有多少优化空间。只有那些颜色数很小,动的部分也很小的图,才有可能缩减一些大小。

另一个就是减小颜色数,如果你的图片刚好超了点大小,你可以把256色缩为128色或者64色(只能以2的幂次往回缩),可以减小文件大小,但是图片颜色数,或者说图片质量也有肉眼可见的损失。

可能有的朋友不信,先缩大小和后缩大小的区别,这里我放两张图来对比一下。第一张是在GIF软件里缩为25%大小,第二张图是截的时候就缩,然后直接扔GIF Movie Gear里。

如果有朋友觉得太长不看之类的,我觉得那是个人自由,愿意一辈子拧螺丝也是一种志向。长,是因为我想尽量写得详细一点,能满足任何需求。现在不管是任何视频过来,我都能在几分钟之内转换成一个文件大小、分辨率、颜色表现、帧率都很出色的动图。你照着我的方法操作几次也就熟练了。别人还在吭哧吭哧分割视频,往所谓的“一键工具”里塞的时候,咱已经下班一两天了。

PS:市面上的无损视频分割工具,均基于关键帧,无论时间设置得如何精确,前后都有可能会有好几秒的出入。多一段也就算了,少一段又得重来。

PS2:有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重编码分割,不过等这位朋友重编码结束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下班了。

总结:

视频录制:OBS

说到视频录制,如果有人跟你推荐Fraps什么的,你可以尽管嘲笑他。Fraps作为最早的视频录制、帧率显示工具,确实风光了一段时间。而早期CPU性能不足的时候,其他有压缩的录制工具确实会占用一部分CPU资源,造成游戏帧数下降。

但是反过来看,视频不压缩是什么概念呢?你稍微录一会儿,可能就几百G了,几百G啊兄弟,录几个小时几T的空间可能就没了。

之后,视频录制工具进入了群雄割据阶段,市面上有Bandicam和Mirillis Action等多款工具。

回到我们的主题来,OBS,可能很多人对它的印象,还是一款“直播软件”。但正如我之前说的,免费开源软件的发展速度真的是非常惊人,如今,OBS已经成了一款怪兽级的视频录制软件,直播,只是它的一个小功能而已。至于它为什么强大,我们一起来看。

1.视频能力强大

录制视频,我们会有不同的需求。

录制游戏源(DirectX、OpenGL),录制窗口区域(包括显示器),录制媒体设备(采集卡,摄像头),添加其他源(视频、文字、图片),插件支持(弹幕显示,键鼠手柄反馈)等,甚至是WIN10的UWP窗口录制,OBS现在都实现了,而且实现得很好,那么它为什么不是最强大的呢?

如上图,一边是我的Switch画面通过采集卡输入,另一个是我的摄像头,右上角是添加的字幕“波导终结者游戏解说”,这些都可以很方便的自定义。传统的游戏录制软件,它只能选择,比如Bandicam,你可以选只录游戏,或者录摄像头。后来添加了“把摄像头显示在某个角”的功能,包括NVIDIA自带的工具也有这个功能。

但是,OBS真正实现了任意设置,任意搭配,你只录一个游戏全屏当然也行,你要添加其他东西,随意缩放,都可以实现,可以省去很多后期的时间。

嗯,对的,我们的主题是早下班。如果传统的工具,只能录下游戏画面,如果你要添加摄像头或者其他源,你就得后期非线编,这就得花三五倍甚至更多的精力。而用OBS一次成型,录完直接就能发,我跟你打包票:用过的都说香。

开源的东西,维护的人就是多, 上有很多人给OBS写插件。如上图,是两个输入反馈插件,一个是键盘显示,当然也能设置为鼠标显示,另一个是手柄显示。有的主播在打的时候实时显示自己的操作,看起来很高端唬人,实际也就只是一个插件的事情。

WIN10时代,微软有一些WIN10独占的游戏,渲染机制比较特别,大部分工具都没办法录制。用WIN10自带的录制工具倒是能录,但综合起来还是OBS更强。最近OBS也增加了WIN10的UWP窗口的捕获功能,这下基本就圆满了。

2.音频能力强大

一个录制软件,它的音频能力直接决定了你需不需要再做一次后期。而一次后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计算机的占用,将是录制时间的3-5倍起跳。

传统的录制工具,只能录制某一个音频设备,像Bandicam后来是添加了副音轨,但也仅此而已。其他工具都差不多,实话说,很弱,非常弱。

我们的音频设备分为输入和输入两种。输入,就是麦克风之类的录音设备,输出,就是立体声混音,或者你耳机听到的声音。其他视频录制工具,有的只能录输入,有的只能录输出,有的只能录1+1(1个主设备加一个副音轨),而且音量也非常难调。

而如上图,OBS的音频录制能力非常强大,它支持任意音频设备的录制(无论是麦克风,还是音响,还是视频捕获设备即采集卡音源),而且独立调音量、开关。

3.编码能力强大

直接给大家看我的设置。

由于皆为免费开源,OBS集成了FFmpeg的编码库,编码能力非常强大。而且,目前主流核显或者集显的编码能力已经够强,足以在1倍以上的速度进行编码(1倍是底限,否则无法实时录制)。目前N卡新的显卡编码是硬件芯片,辅以软件上新命名的NVENC,只要驱动不旧,软件也支持,便可以享受显卡编码带来的便利。

具体有哪些便利呢?首先是编码速度,我用显卡编码压缩视频,而且还是H265,甚至能达到将近10倍的速度,传统的CPU软压估计已经累死了。我记得H265刚出来还不完善的时候,有大佬用0.1倍的速度来CPU软压,深感佩服……

其次是码率优势,H265相对于H264,可以近似认为压缩比高了一倍,即达到同样画面效果,码率只需要一半。

具体到效率上,能有什么提升呢?我现在录东西,视频码率是4500K,编码H265(NVENC_HEVC),这样的画面质量基本等同于两倍的H265,也即9000K(9M左右),至少也不会比8M的H264差。

这样的画面质量和码率,一方面画面损失很少,另一方面文件大小也非常合适,录完即可以直接发出来。

而传统的录制方法,得先录个20M码率左右的视频,然后再去后期,配音等,最后渲染+压缩,所花的时间和精力,5-10倍起跳。换句话说吧,别人一天10小时都在整视频,至少电脑要被占用一整天的时间,而我只需要录制1小时,即可产出1小时的成品。

剩下的9个小时早下班喽!

总结:

OBS在画面和音频的录制能力和自由度都非常高,编码能力也最强,还支持插件。别人后期一整天,我们录一遍直出,不用它用谁呢?

当然,OBS也不是万能的,比如NVIDIA Shadowplayer的即时重放功能就不错,在你游玩的时候,它会自动录下最近一段时间的画面(最长20分钟),但这个录制只占用缓存,类似监控那样会不停的回滚覆盖。当你打出了不错的表现之后,按一下快捷键,最近N分钟的画面便会被录下来生成文件。这样,就不用一直开着录制,把所有过程录下来,以避免精彩镜头没有录到的情况。

当然,由于定位不同,OBS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加入这个功能。我也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不同的需求,最适合的工具也不一定一样。不过视频录制,OBS综合能力毫无疑问是最强的,而那些觉得OBS只是用来直播的人,已经被时代抛弃得非常非常远了。

视频生成字幕

现在流行做视频,做VLOG,也流行加字幕。字幕能自动加吗?能,不过比较麻烦,这里跟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之前 易见外平台提供免费的视频/音频转字幕功能,但是最近已经停了。

具体为什么停,我们不知道,不过倒一点也不意外。以目前的技术来讲,语音识别还只能依靠云端或者服务器做,即无法单机离线。这样一来,谁来提供这个服务?势必会产生流量和算力费用。QQ或者微信的语音转文字功能想必大家都有用过,这个就是免费的,因为人家只服务于自己的软件,而且也不给你生成字幕。

1.免费APP – 剪映

它集成了语音转文字功能,并且支持自动添加字幕到视频上。如果用手机拍摄、直接传抖音的朋友,还是比较实用的。

用之前记得进设置,我一般是设置成1080P,然后不要片尾和水印,因为不一定就是只在抖音上用。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设置。

识别完了之后,可以自己手动调整字幕,毕竟识别有可能有一些错别字。也有的UP主懒得不行,放弃治疗,直接导出,反正差不多听得懂,现在 上视频如果字幕有谐音错字的,基本都是这么来的哈哈。

最后导出,然后点“完成并保存草稿”,成品视频文件会自动保存到手机相册里,一般是DCIM文件夹里面,自己去找一下就行。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自动生成字幕,并嵌入视频。缺点是视频参数自动,即不太可调,以及最多只能导出15分钟视频。

好像还有一个叫快剪辑的也有此功能。反正基本相同功能的软件我也不会去同时用两个,大家有需要可以自己去看看。

2.收费软件 – 人人译视界

刚才我已经提到过了,提供这个服务是需要 络带宽和算力,以及AI、 云这些消耗的,跟单机软件不同,很难想象有永久免费的给你用。这时候如果你有需求,可以试试收费的软件。

知名的字幕软件Arctime Pro有收费的识别功能,而知名字幕组人人也开发了一款软件,人人译视界。就我个人的使用来看,Arctime Pro确实挺强大,但是人人译视界基于字幕组多年的经验,开发出来的也是很好用的。更关键的一点是,人人的外文(比如英语,其他语言我没试过)识别以及翻译功能集成度很好。

使用方法很简单,把视频或者音频传上去,服务器听译好了就能直接用了。我是建议单独把音频弄出来,这样速度和识别率都会比较高。

这是我做的新番盘点的人声轨道,可以看到,连我的ID波导终结者都正确识别了。“新番”,“异度入侵(其实是侵入)”这些专有名词听错是很正常的,后期过一遍就行了。

效果图2,“又又”是我自己确实顿了一下说了两遍,除了“最终BOSS一出场”的一被翻成数字,其余的都很完美。

至于其他的东西,就不推荐了。之前 易见外关了之后,有一个 站, 称每天30分钟试用,过不久就缩到了只剩几分钟。而且它调用的是别人的API接口……呵呵,接下来我们来看吧。

3.免费软件 – FastTitle

这是一位ID为“孙亖哥”的哥们做的软件,他在CSDN和B站都有文章和视频发布。所以这部分,我只是抛砖引玉,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方案。

他的软件思路并不复杂:分析音频波形,断句,然后到百度的AI平台提供的语音识别API上形成字幕。讲起来简单,要做成软件就没那么容易了。

另一点,百度现在是单句60秒以内,提供免费试用,记住,目前是免费,但说不准哪天又要钱了。所以能用多久也没人可以给你保证。

所以这位哥们的软件,就是把音频切成一句一句,然后提交到百度的API上去,单句60秒以内免费识别,最后生成字幕文件。

这个软件目前命名叫FastTitle,中文叫字幕助手,虽然我想吐槽字幕可能叫subtitles之类的更合适哈哈。不过这种细节根本无所谓,我自己以前开发程序的时候也随便叫哈哈。

要用它,我们需要连接到百度的AI平台, 址是ai.baidu.com。用自己的百度账 注册登陆之后,点右上角的控制台,进到这个界面,点左边的语音技术。

进来之后,点创建应用,名称和描述随便取,其他的内容都不需要修改,直接点创建。

创建完点进入应用列表,找到你这个应用的API Key和Secret Key(Secret Key隐藏起来了,可以近似认为是用户名和密码)。

把这两个Key填到软件配置里,注意不要有空格。这样配置就好了。

配置完了之后,确保 络通畅(当然如果百度服务器抽风就没办法了),然后选择音频或者视频文件,软件就会开始进行断句,断完句之后逐句进行识别。这一切都是自动的,只要看着就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