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走路赚钱……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然而,一些参与者发现,赚钱任务总是绕不开看广告,而标榜的高收益则迟迟难兑现,甚至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6月7日新华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正沦为 络江湖的“韭菜”。同时,制度监管与公共监督却无也使老年人成了“赚钱APP”赚钱的工具乱象游走在灰色地带。
一方面是“赚钱APP”监管缺位。“赚钱App”,怎么“赚钱”?究其实,就跟打工人一样,老年人拿时间、费精力换点蝇头小利。比如签到、分享、看广告、收徒等,辛辛苦苦下来,以图实现“手机赚钱”“躺着赚钱”。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仅“食之无肉”,既存在泄露个人信息风险,又导致老年人不是在赚钱APP上赚钱,而是沦为它们赚钱的工具。虽说,根据广告法,如果广告主或者APP经营者通过宣传套路消费者、或者通过广告诱导消费者做出错误意思表示,例如授权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从而致使被他人非法搜集冒用的;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设置任务和实际宣传出入很大,或者恶意夸大APP使用效果导致消费者下载使用的,广告主及APP经营者均有投放虚假广告的嫌疑,均可根据广告法予以处罚,但似乎未见有对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乱象作出处罚的。如果对“赚钱APP”平台没有严格的进入机制和追责机制,任凭“赚钱APP”平台为所欲为,就无法规避老年人成了“赚钱APP”赚钱的工具的风险,也无法阻挡更多的老年人参与成了“赚钱APP”赚钱的工具的行为。
你以为穿个马甲出来 我就不认识你了啊?另一方面,这也颇似“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从表面上看,APP做任务和广告有所区别,因为APP做任务打的是消费者可以收益的幌子,以此增加APP知名度,增加客户使用人数。但从目的上看,APP最终是以宣传可以赚钱为手段,以实现资料搜集、视频投放、广告输出等目的,所以还是宣传广告,应受广告法约束。如果监管不能及时出手,“赚钱APP”平台这只“黄鼠狼”就将继续对老年人没安好心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