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白话: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对于孔夫子这句话的感悟:
为什么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因为“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立身处世、研究探讨学问,为的是自己的思想水平、做事能力、道德水准等方面的内在进步,而不是为了获得一个所谓的好名声。好名声是内在德行显之于外自然带来的,而不是个人修为所追求的目标,而且有时你周围的人认同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将追求好名声作为目标,就会如王夫之所说“患己知之不早,则屈学以阿世。”这样学到的不是真才实学,而是随波逐流的媚俗之学。
人立身处世,所依靠的核心是“求己“,即不断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修为和道德;只有具备强大厚实的自我,才能得到 会认同,在“求人“之时也才能更易获得帮助。比如一个创业者去拉风险投资,自己首先应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技术过硬、团队过硬、管理过硬、运作能力过硬,项目具备良好前景,具备较强的项目推介能力,自身具备创业者的热情等等。只有自己具备实力,才可能获得风险投资的认可。比如马云在当年极其困难的时候,如果没有自身创业的热情和极强的演说能力,怎么可能得到团队的支持和孙正义的认可呢?
“求己“与“求人“并非一对矛盾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现代 会,人要创业发展,只“求己“不“求人“很难发展起来。但从孔夫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求人“的基础是“求己“,“己“不行就算运气好碰上瞎眼的风险投资,最终也是浪费投资人的资金;而“己“如果做好了,风险投资会主动上门。自强者人敬之,自助者人助之。就算你不去创业,“求人““求己“的关系也是如此,现代 会可选择的人生和职业道路多元,真才实学,有真知灼见,只要你扎实肯干,敢于突破自我,那么你的才学和能力早晚会有所体现。
孔夫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但不是“不需人之不己之“。现代 会,向客户、向上级、向投资人推介自己,实现合作共赢是必要的功课。即使是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本人,也是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推荐自己的弟子们在诸侯国任职的。只不过孔夫子的意思是,不要把“被人知“放在首位,而是要将提升自己的实力放在首位,实力足够了,“被人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并且唯有先“自知“,充分了解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策略“被人知“。你与其为别人不了解你而担心,比如为自己的能力,智慧和德行不足而担心。当然,更应担心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
为什么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一是如《论语集注》所言:“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如果你不能了解别人,分不清是非邪正,则可能学到邪思路、仿效坏榜样、尊崇恶偶像、交到佞损友,抱上坏靠山。正是因为能分清是非邪正,所以孔子于礼崩乐坏之际尊崇尧舜,孟子于邪说横行之际尊崇孔子。以“知人”为基础的“识人”、“交人”、“跟人”、“用人”实际上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二是从人的本性而言,确实存在一个弱点:那就是总怕别人不了解自己,但又懒于了解别人。但 会的运行规则却是与此本性相反的,所以要铭记孔子的这一名言,“制人欲,循天理”,将“乐于为人所知”的本性转化为“乐于知人”的准则。用洋人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急着倾诉,让别人来了解自己,而要让别人倾诉,来了解别人”。
三是从管理而言,作为领导,你不了解下属,如何人尽其才?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如何实施贴心的关心下属获得感恩?如何良好的操控和使用下属促进工作?作为下属,你不了解领导,如何良好的配合其工作?如何在其“良言“与“乱令“之间游刃有余?作为同僚,不了解对方,如何实现良好的协调配合和沟通?当然有的朋友会说,其实不了解也无所谓,因为我只要坚持职业道德和工作伦理,坚守个人底线就可以了,工作也能开展。但是,职场是有潜规则的,勾心斗角,责任推脱,情感远近等问题在所难免,暗坑其实不少,如果不了解可能会陷进去。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熟悉比陌生强,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性格,脾气,能力,北背景,工作习惯等,才能更好的沟通配合,并且保护自己,帮助别人。
四是从创业者而言。 如果你创业缺乏资金,需要寻找风险投资者,当然需要对投资人进行了解。如果不了解,见到风险投资就欢迎,饥不择食,就有可能上套,其辛苦多年的企业,最终可能变成别人的,或者企业在投资人的干预掌控下走向失败。这些年已经出现多起创业者引进风险投资,结果引狼入室,反被风险投资控制的案例,比如某照明企业,为上市引进风险投资,结果人家不光想拿收益,还想控制企业,其手法老道,企业最终不是创始人掌控了,创始人不服,明面斗不过,便使用违法手段,最终锒铛入狱,人财两空。再比如 传的马化腾曾想把qq软件50万卖给张朝阳,我觉得多亏张朝阳看不上没买,如果买了,按照搜狐的战略布局,也许qq就此消失了,怎会发展到今天?而马化腾假使拿了50万再去搞其他项目,也不一定会有今日在胡润、福布斯、财富等富豪榜的位置了。
…………………………………………
本头条 垂直领域为国学尤其是儒学的解读感悟,偶尔会对感兴趣的其他领域议论议论。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