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电分离20.59万元起,飞凡R7想做2022智能电动SUV的?

从其各个版本功能配置与定价来看,这是一款代表上汽最强智能电动化水平,甚至飞凡官方表示,可以让纯电车市场的旗舰 SUV。

之所以飞凡说和,是因为飞凡 R7 这一系列足够的软硬件配置,即使放在新势力高端智能 SUV 集体爆发的 9 月,也足够亮眼

这些技术包括了 RISING MAX 3+1 霸舱式巨幕、RISING OS 智舱交互系统、RISING PILOT 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支持快换电池的 RISING POWER 能量方案,等等。

也正是因为飞凡 R7 堪称疯狂的配置和技术堆叠,有朋友将它和小鹏 G9、理想 L8 并称为这个月智能电动 SUV 最热门的。

站在 2022 下半年,观察这场老牌车企奋起反击、新造车不断冲高的旗舰大战。代表上汽最强技术能力的飞凡 R7,能否成为旗舰电动 SUV 的?

下面马上开始。

一、到极致的智能

作为智能电动旗舰,飞凡 R7 给我们最大的感觉,是它的智能软硬件,每一个单点配置,都到了极致——极致,则代表着追求同价位最强的参数、指标,以及体验。

我们先从车内说起。

1.RISING MAX 3+1 霸舱式巨幕

飞凡 R7 的屏,指的是实体的 43 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加上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

实体+平视两套显示系统的结合,在屏幕成为座舱主体的当下,是更凸显的硬件配备。

先来看实体屏。

飞凡 R7 的三联屏使用了百万级奔驰 EQS 的同款工艺:三块屏幕面板封装在一块一体化玻璃面板之下。相比 EQS 1.1 米的面板对角线,飞凡 R7 1.075 米的尺寸也毫不逊色。

玻璃面板下方,由高通 8155 芯片驱动的三联屏,则每一块都堪称:

15.05 英寸中控屏,用的是京东方最新一代的车规级 OLED 柔性屏(和硬屏比起来,柔性屏的透射率、色彩均匀度、能耗比、抗冲击力均明显提升);

10.25 英寸仪表屏和 12.3 英寸副驾屏,则采用了消费市场还没普及的 MINILED 材质(MINILED 单个光源更小,调光区域更多,对比度、亮度、色域都更优秀)。

这套华为 AR-HUD 参数非常亮眼:其13°*5°、1920×730、12000nit 亮度和 1200:1 对比度等等,都是保证用户体验的数据。

其中可视角度方面,这套华为的 AR-HUD 横向来看,已经超越了很多更高端的车型,比如奔驰 EQS(10°*5°),以及奥迪 e-tron(10°*4°)。

2.RISING OS 智舱交互系统

强大、纷繁的硬件,需要量身定做的软件生态。

RISING OS 是飞凡汽车为 R7 定制的深度可联动、高度自定义,以及强调全局直觉化交互的座舱系统。

2.1.先来说。

交互设计,体现的是智能系统的美学思考。RISING OS 主推的 UI 风格,叫做。

它包含了几个主要视觉焦点:自适应切换冷暖色调的直观拟物图标+拟态毛玻璃卡片结合的 UI 主体;以及用色彩和光线明暗引导构建的直觉式驾驶显示,等等。

RISING OS 还强调,这一逻辑甚至超越了屏幕,映射在 R7 的整个座舱。比如全新的 3D 车控界面;再比如中央扶手处的等。

2.2.然后是深度可联动。

深度可联动,最典型的是四屏交互。主驾侧的 AR-HUD 可以同步中控屏导航设置,甚至可以将中控屏视频一键共享至 AR-HUD。

此外,中控三联屏还有独立的联动形式。像是中控、副驾的视频分享,三指轻轻一划,就可切换屏幕,视频还可以分享至 AR-HUD。还有,副驾屏可以自主设置导航,然后一键同步中控屏。

2.3.最后是深度自定义。

RISING OS 在中控界面两指向右滑动,即可呼出 Widget 自定义组件。用户可以设置常用内容,无需进入应用;DOCK 栏的导航和音乐图标同样可以拖拽替换。

3.RISING PILOT 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

聊到 RISING PILOT 的时候,飞凡汽车堪称信心爆棚。因为官方用了来形容它。

RISING PILOT 主要包括顶级感知硬件、超算力高带宽芯片平台,以及 称的 Full Fusion 全融合算法。我们就从这三大方面聊聊 RISING PILOT 为什么自称为。

3.1.硬件

飞凡 R7搭载了 33 个顶级感知硬件。其中最重磅的,则是 PREMIUM 4D 成像雷达,以及 12 颗高清摄像头。

也是得益于成像雷达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终也同步提升了对静止、缓行障碍物的探测能力。而且飞凡表示,其选用的 4D 雷达,最远探测距离达到了 330m,远超传统毫米波雷达的 210m。

然后是 12 颗高清智驾摄像头。

2022 年智能驾驶摄像头的内卷主旋律,是更高的像素。想做的飞凡 R7 则直接上了 4 个 800 万像素+8 个 300 万像素的组合。

飞凡表示,使用像素更高的摄像头,关键行驶区域感知距离更远,动态人车交通参与者&静态车道线、地面标识、红绿灯、限速标识等交通要素感知内容更细。同时,高分辨率摄像头还具备更高的动态范围(HDR)和更优的 LED 频闪消除功能(LFM)。

最后,所有 33 个智驾传感器,都由单颗算力 254TOPS 的英伟达 Orin X 芯片驱动,这也是旗舰智能电动车的标配了。

3.2.Full Fusion 全融合算法

我们往往更关注发布会上大篇幅讲软件的车企,因为比起硬件,软件更代表自研的命脉。

此前成都车展上,飞凡汽车已经官宣其 Full Fusion 全融合算法是,我们来看看飞凡这样说的在哪。

飞凡提出的全融合,指的是前融合+后融合。前融合包括数据集、特征集等融合,用统一的算法领导不同的传感器;后融合指的是目标集融合,用不同的感知算法获得数据后,再用传统方法融合结果。

飞凡汽车认为,前融合对算力和神经 络准确率要求太高,而后融合各个传感器单打独斗,也同样会发生漏检和误检。

所以 RISING PILOT 使用了飞凡汽车的

首先对视觉、毫米波、激光雷达独立感知结果做后融合,同时综合图像+激光/毫米波+图像的前融合结果,进行全要素全观测周期融合,并且会在 RISING PILOT 领航功能中综合高精度地图信息。

官方形容这种的优点在于

二、全方位的 RISING POWER

如果说飞凡 R7 的智能配置,是每一个单点都追求极致参数。那么伴随飞凡 R7 发布的 RISING POWER 飞凡能量方案,则代表着飞凡汽车在首款车型上市之初,就拿出了一整套囊括三电和补能,涵盖整车和充换电站的能量体系——则从三电,到补能以及购车模式,全面起。

1.快换体系

R7 是飞凡汽车的首款上市车型,而飞凡已经为 R7,以及接下来的量产车型准备好了一套完整的换电体系。

换电体系最关键的,是电池包。

飞凡汽车的平台化 CTP 电池,使用了统一的 1690x1300mm 电池长宽。根据容量分为 110/125/137mm 厚度,可以覆盖 50 到 130+kWh 的容量。

此外,飞凡还为快换电池设计了五重防护机制,包括大数据监控预防、热失控酝酿期即时开启最大功率散热、双层横置电芯避免热失控骨牌效应、水冷板+横梁做物理隔离、精确设计泄压通道等等。

整车领域,飞凡也给 R7 设计了前副车架高强度铝合金动力电池挡块、可承受最高 1300 兆帕的高强度铝材侧梁,以及磕碰防护设计等防护配置。

电池包连接的,则是整车与快换站。

飞凡在发布会上强调了快换站的安全监控。比如电池 BMS 接入换电站端 络、三级 警策略、电池流转追溯、健康评估、风险预警等等。

除了安全,换电站的效率同样关键。

飞凡汽车的快换站可以存储 77/90kWh 两种容量的电池,其中大型换电站可储备 15 块电池,小型换电站可储备 10 块电池,理论上大型站一天最多可换 220 次,小型站一天最多可换 144 次。

为了提升效率,飞凡为其换电站设计了全向浮动加解锁平台,并可兼容 A0 到 MPV 不同轴距跨度车型;还申请了 QUICK CLICK 加固电池快换专利, 称拥有 5000 次快换寿命,为国标的3倍。

另外,飞凡的换电体系,同样支持电池租用、车电分离购车方案等不同的商业模式。

2.无忧出行

作为飞凡汽车的首款上市车型,飞凡 R7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换电体系,以及基于可换电的车电分离购车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其换电模式背靠的,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和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租赁服务有限公司——来自国家队+行业巨头的强强联合。

按照飞凡汽车的规划,2022 年全国将投建近 40 座综合服务能源站,主要围绕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一线城市,并逐渐下沉至二三线城市。2023 年将达到 300 家,2025 年规模将超过 3000 家。

目光转向充电,飞凡会建立的三重充电站机制,目标是构建覆盖中国大陆全部省份的庞大充电 络。

另外,飞凡的换电体系,支持电池租用、车电分离购车方案等不同的商业模式,而且换电模式可以享受独有的足额国补。

三、飞凡 R7 的与

飞凡 R7 是一款配置丰富而全面的上汽旗舰,它代表了 2022 年上汽集团在智能电动领域最强的技术积累,以及对智电商业模式的思考。

所以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飞凡 R7 在硬件上的。卷代表着更高的参数、更好的硬件、更特别的设计,甚至作为传统车企的上汽集团,也开始强调算法、软件。

这样的,我们认为才是新造车时代,更多车企应该做到的。软硬一体,也更符合飞凡希望实现的——回归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工具,而是正在进化为智能设备的汽车,作为一台智能终端的价值。

那么,你们觉得飞凡 R7 够吗?

(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