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 ·一点关注讯彝族崇拜“虎”,把它视为图腾而加以崇拜。绿汁镇木厂村委会白沙坡村的彝族先民们把这种崇拜表现在他们的舞蹈中,形成了当地独特的舞蹈——”虎掌舞”,民间又称之为“跳老虎”。民间自编自演“虎掌舞”创于元朝1386年前后,延续至今已有630多年。
虎掌舞只能在正月里跳。按彝族原始的物候节令,正月才算是一年的开始,正月十五后春暖花开,水稻播种的季节到来。因此,在白沙坡,跳虎掌舞堪称“过小年”,是彝族色彩浓郁的民俗活动。每年从正月十二至十五,村民自发组织跳虎掌舞和老虎笙,演出一年二十四节气各个时期农业生产,以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祛除灾难和病魔。 同时,也是为了告诫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过了正月十五就进入农忙季节,各家各户要及早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按照节令栽种农作物,只有辛勤的劳作才能有丰硕的收成。
跳“虎掌舞”是绿汁镇木厂村委会白沙坡村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活动,现在主要是在正月十五举行。“虎掌舞”由请山神、扮虎、跳虎、送虎、吃虎肉、庆祝活动组成,分为虎拜四方、虎穿花、虎翻身、虎解手、虎花笙、虎挫身、虎玩耍、虎合脚、虎种田(梨田、耙田、背粪、撒秧、拔秧、栽秧、割谷、打谷)九个套路。舞蹈在钹、腰鼓、锣、羊皮鼓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边跳边唱进行,动作粗犷豪放,以其质朴的语言、逼真的造型、生动的形象而显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虎掌舞中演绎的“二十四虎令调”歌词健康,语言质朴,整个小调是以二十四节令为引线,穿插民风民情和人文地理,描绘出一幅彝家人民幸福美生活的动人画面,展现出了这一舞蹈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传很久以前,正当绿汁江畔凤山上的马缨花盛开得像火一样红的时候,有两只老虎从大理来到绿汁江边,湍急的江水挡住了老虎远行的路,老虎就转回到白沙坡村南边景色秀丽的山上。老虎的到来避免了其它动物对村民、家禽和庄稼的侵袭及损害,从此,这里风调雨顺、六畜平安,彝族人民安居乐业。白沙坡的村民们认为是老虎给他们带来了吉祥,于是视虎为神,称自己是虎的后裔。为了感谢这两只老虎,也为了祭祀祖先,村民们就按照虎的习性和爱好,摹仿老虎的动作跳起舞来,创造了“虎掌舞”这种图腾崇拜的舞蹈,在长期的 会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的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神秘的祭祀舞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