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出品方/分析师:国海证券 孟昕)
1、光峰科技:发明 ALPD?技术的激光显示行业领军者
1.1、激光显示先驱企业,技术革新驱动业务发展
1.1.1、ALPD?为根,核心器件为干,应用场景为果
公司作为显示行业的先驱企业,凭借自身 ALPD?激光技术优势,以核心器件为基础,布局多个激光显示应用领域。
商用方面,公司主要布局电影放映、商教领域、工程显示三大领域;家用方面,公司通过光峰科技和峰米科技品牌布局激光电视和智能微投两大家用显示品类,发展公司第二增长引擎。
1.1.2、技术迭代引领产品升级,进入光峰 2.0 发展阶段
回顾公司历史,公司不断迭代 ALPD?核心技术,利用技术驱动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公司发展历经起步、成长、发力三个阶段:
1) 起步期(2006 年-2011 年):公司于 2006 年成立,2007 年发明革命性创新 ALPD?激光显示技术。2007-2011 年,公司规模和影响力逐步提升,投影行业逐步对 ALPD?技术的方案形成认知。
2) 成长期(2012 年-2016 年):公司自 2012 年开始布局产品领域,陆续推出激光拼墙、激光商教机、激光电影放映设备、激光电视、激光微投产品线;并通过合资的方式助力产品市场推广,2014 年-2016 年,先后与中影器材、东方中原、小米科技合作,切入激光电影放映设备、激光教育投影和家用投影领域。
3) 发力期(2017 年至今):公司持续拓展业务规模,2019 年成为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2020 年发布 FengOS 系统布局软件服务,进入光峰 2.0 阶段,业务结构升级为“硬件+软件+服务”;同时发力激光电视和智能微投产品,将家用领域打造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1.2、公司营收大幅增长,毛利率逐渐回升
(1)公司总营收实现快速提升
公司营业收入近年来提升迅速。2017 年至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8.06 亿元增加至 24.98 亿元,CAGR 达 32.68%,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其中,2020 年总营收略微回落主因系公司放映服务业务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同比-56.85%,拉低整体收入增速。
2022H1,公司总营收实现较快增长,达 12.69 亿元,同比+14.90%,主要原因为:
1)公司核心器件业务增速亮眼,2022H1 光源与光机业务收入同比+120.97%;
2)C 端业务快速增长,智能微投业务收入增速较快,同比+35.09%;峰米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实现高增,同比+50%。
分业务看,公司以销售业务为主。
自 2016 年起,公司销售业务占比均超 75%,2022H1 该部分业务营收达 11.32 亿元,同比+24.12%,占总营收的 89.15%。
公司租赁业务占比逐年提升,2020 年受疫情以及公司经营策略调整影响,营收占比同比-11.30pct;2022H1 营收达 1.35 亿元,同比-27.17%,主业收入同比出现下滑主因系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
分地区看,公司营业收入以内销为主,外销占比逐步提升。
公司发展战略以国内为主,2017-2021 年境内营业收入占比均超 80%,2022H1 公司境内营业收入达 11.18 亿元,同比+6.23%,占营业收入比重 88.05%。海外方面,公司2022H1 境外营收达 1.52 亿元,同比+188.34%,实现亮眼增速。
(2)综合毛利率短期承压,租赁业务毛利率受疫情反复影响下滑
公司毛利率受疫情影响短期承压,2022H1 租赁业务致使毛利率再次回落。2017-2019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维持在 40%以上;2020 年受疫情影响,放映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同比-11.67pct。
2021 年,公司毛利率达 33.91%,同比提升 5.39pct,主因系疫情好转使得公司影院放映服务逐渐恢复,2021 年租赁服务业务收入端和毛利率均实现大幅提升,达 60.31%,同比 +23.05pct,对冲了 C 端收入占比快速上升对毛利率的影响,拉高公司整体毛利率。
2022H1 毛利率为 30.31%,同比-4.19pct,主因高毛利率的影院放映服务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股份支付费提升叠加政府补助减少,致使 2022H1 归母净利润和净利润大幅下滑。20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46 亿元,同比-69.64%;净利率为 1.46%,同比-14.82pct;归母净利润和净利率出现大幅下滑,主因系:
1)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导致股份支付费用大幅提升,2022H1 公司股份支付费用达 0.44 亿元,同比+98.55%;
2)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同比减少 0.56 亿元,致使公司 2022H1 净利率出现较大下滑。
1.3、 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富,股权计划彰显信心
(1)公司管理层产业经验丰富
创始人坚守研发一线,助力公司高筑技术壁垒。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屹是公司核心技术 ALPD?的发明人,也是公司研发的总带头人,以其为主要发明人的专利申请数量超过 1,000 项;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均为在各自领域拥有突出能力和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士。
(2)合资模式推动技术优势市场化
光峰科技通过控股参股与联营的方式拓展公司业务。
1)激光光源租赁:与中影器材合资成立中影光峰,为全国影院的电影放映提供激光光源租赁放映服务。
2)激光电视和智能微投:与天津金米、顺为科技合资成立峰米科技,研发制造销售激光电视整机,最终用户是个人消费者。
3)激光商教投影机:与东方中原合资成立东方光峰,销售激光商教投影机,终端用户为学校、培训机构、企业用户等。目前公司在家用领域和商用领域不断向深度拓展,通过合资模式推动公司的技术优势市场化。
(3)股权激励计划深度绑定员工利益
共计推出四期股权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上市至今,分别于 2019 年 9 月、2021 年 3 月和 10 月、以及 2022 年 5 月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共计四期,激励对象覆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等,通过较为频繁的股权激励计划充分调动公司高管和员工的积极性,将其利益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激发公司经营活力。
股权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2022 年 4 月光峰科技公布股权回购公告,拟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为 1000-2000 万 元,价格不超过 27 元/股(含),并在未来适宜时机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2022 年 9 月 27 日,公司宣布回购股份实施完成,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共 9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20%;回购均价为 21.53 元/股,支付资金总额达 1937.12 万元,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
2、革命性创新 ALPD?技术,构筑坚实专业壁垒
发展阶段方面,公司首创 ALPD?激光技术,持续迭代推进系统化发展。
2007 年,公司发明底层关键技术 ALPD?,随后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推进技术系统化发展,保持公司技术领先优势。目前最新一代 ALPD?4.0 技术已基本发展成熟,ALPD?5.0、ALPD?6.0 研发工作正在同步展开,其中 ALPD?5.0 计划利用激光特性结合内容的制版,实现高动态范围显示以提升视觉体验;ALPD?6.0 计划突破现有显示架构,继续降低激光显示系统的成本。
技术创新方面,ALPD?技术完成了显示效果的优化,实现了降本增效并解决了“蓝激光+荧光”技术产业化难的问题:
1)优化激光色彩表现:ALPD?技术通过在荧光轮上设置修色片,实现同步修色处理,进而精准匹配各种颜色标准,使得荧光激光技术也能实现广色域。
2)散斑:ALPD?技术使得光线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相干性,从技术源头上即不易产生散斑,从原理上克服散斑问题。
3)降本增效:ALPD?采用三原色中效率高、成本低的蓝激光激发荧光轮,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红光和绿光,且蓝光激光器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未来也有较大的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空间,解决了 RGB 三基色激光显示技术高成本的问题。
4)产业化:ALPD?技术通过将荧光材料制作成旋转荧光轮,使得一圈荧光材料贡献荧光输出,实现局部荧光材料脉冲工作,解决了荧光材料的淬灭问题,确保了荧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长期可靠性,解除了荧光材料在持续的高能量密度蓝激光照射下容易失效的特性对“蓝激光+荧光”技术产业化的限制。
技术储备方面,公司围绕 ALPD?技术布局从关键系统架构到核心器件的激光显示全技术链。截至 2021 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 3599 项,其中发明专利 1541 项,专利申请数量在全球荧光激光显示领域领先。
技术架构方面,公司 ALPD?技术自推出至今受到市场广泛认可,被业界及境内外企业先后引证超过 600 次;屏幕技术方面,2020 年公司完成了 ALFA 技术的自主研发,申请境内外专利共计 138 件(含 PCT),专利范围覆盖了光学设计、结构、工艺和材料等众领域,并于同年 11 月推出全球首款百寸柔性菲涅尔抗光屏系列产品。
专利管理方面,公司与极米签署战略合作,开创专利运营新模式。2020 年 9 月,公司与极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专利许可协议》,极米科技将在未来 5.5 年战略合作期内借助光峰科技的研发技术力量研发其激光超短焦投影产品,并优先向光峰科技采购一定金额的核心部件产品,并一次性支付 NRE 费用 500 万元;同时极米科技将分五年向公司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合计 2500 万元。该专利运营模式较好地将竞争转化为合作,为专利纠纷问题提供了新解决思路。
3、依托性能优势奠定核心器件供应商定位,积极探索车载、AR 等新领域
3.1、成为激光光学引擎核心供应商,携手美的集团切入服务机器人新赛道
基于技术架构打造核心器件,成就激光显示器件核心供应商。
公司基于 ALPD?荧光激光显示技术架构,打造了激光光学引擎,包括激光光源与激光光机两种产品,凭借核心器件性能优势成为激光显示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
激光显示高端应用领域,公司于 2015 年成为全球电影放映机行业龙头比利时巴可的激光光源引擎独家供应商;家用显示领域,公司与 LG、小米合作定制开发激光电视光学引擎,并于 2021 年向极米、惠普等品牌提供激光电视光机,向当贝、安克创新等合作伙伴提供激光微投光机,加速公司 ALPD?技术在家用领域的 普及。
核心器件携手美的集团服务机器人,切入应用新赛道。
2022 年 6 月,美的集团发布首代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集成公司 ALPD?激光投影核心器件,预计将 于 2022H2 上市。
公司激光光机具备亮度高、体积小等性能优势,能够较好适配家用服务机器人在设计和使用方面的需求,未来有望凭借诸多优势切入服务机器人赛道,持续拓宽核心器件供应领域。
3.2、创新领域:布局车载显示,探索应用新场景
3.2.1、通过 IATF 认证并获得比亚迪定点,加速进军车载显示赛道
全球车载显示市场规模保持稳增态势,单车搭载显示屏数量将不断增加。
根据 Global Market Insights 数据,2015 至 2020 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由 82 亿美元增长至 136 亿美元,CAGR 达 10.65%,保持稳增态势;2021 年约为 159 亿美元(+16.91%),预计 2022 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将达 177 亿美元。
随着未来汽车电子化的持续加深,单车车载显示屏配备数量有望不断增加,预计 2030 年,约有 20%汽车将配备 3 块及以上屏幕,车载显示出货量也有望随之增加,根据 Omdia 预测,2030 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将达 2.38 亿片,2020- 2030 年 CAGR 为 6.48%。
车载天幕部署华为智能汽车,获得 IATF 认证并成为比亚迪供应商。
1)公司与华为合作布局车顶天幕,目前已被列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华 为最新座舱 DEMO 车中也已部署公司车载天幕(车顶沉浸式投影)。
2)公司于 2022 年 3 月底取得 IATF 认证,目前已成功进入汽车行业供应链,与部分整车厂 商和一级供应商展开合作;2022 年 9 月,公司收到比亚迪汽车的《开发定点通知书》并将成为其车载光学部件的供应商,车载业务市场的拓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车载显示的前装、后装市场业务,并继续与整车厂商及一级供应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3.2.2、携手空客探索激光显示航空场景,AR 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1)航空领域:与空客达成战略合作,切入航空显示赛道。
2021 年 5 月,公司与空中客车(中国)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基于光峰激光光源技术和显示解决方案,探索激光显示在商用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航空场景的应用;具体由公司完成方案和原型机的研发,空客发挥其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双方共同推进合作成果商业化。
在 2021 年 9 月举办的珠海航展中,公司发布并展出可应用于民用航空显 示应用领域的激光显示产品样机。
2)AR 领域: 瞄准 AR 发展前景,研究开发初获成效。
根据 IDC 预测,2021 年全球 AR 设备出货量将增长 45.6%,2021-2025 年 CAGR 将达 138%,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公司洞察到激光显示技术在 AR 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设立 AR 事业部和 AR 研究院,针对激光显示产品的小型化和高效率等方向重点进行研究开发。
截至 2021 年公司已完成超轻、高效率、高分辨率 AR 模组的论证工作。发布 PPI 破万 AR 光学模组,AR 产品有望于 2022 年底落地。
2022 年 5 月,公司发布全球首个 PPI 破万的自研 AR 光学商业化模组,基于光学、结构、算法等多技术领域创新,公司研发了 SPD 技术,在 0.5cm3的体积内,实现了超 1 万 PPI、720p 分辨率、40 度视场角和 200mW 以下功耗。
公司预计在 2022 年将继 续分步发布各 AR 模组的显示效果、技术路径等进展,2022 年底有望实现部分 AR 模组的 DEMO 和产品落地。
4、积极拓展激光显示应用场景,发力 C 端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4.1、商用领域:持续深耕影、工、教三大应用场景,第一增长曲线稳中有升
4.1.1、电影放映:激光光源市占率领先,分享影视行业红利
技术方面:多方面性能超越氙灯光源,高适配度等优势助力公司光源市占率领先。
与同类氙灯光源相比,公司激光光源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对比度高等性能优势;同时公司激光光源覆盖 5000-55000 流明的亮度区间,适配市场上全品牌放映设备和全类型影厅,并且运行功耗较小,凭借着流明区间宽广、适配机型广泛、功率低等优势受到市场的青睐。截至 2022Q1,公司激光电影光源安装量约占全国银幕数量的 33.33%,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产品方面:整机产品适配多类影院,电影放映机 C5 获得 DCI 认证。
公司目前拥有 C5 和 C60 两款电影放映整机产品,适配不同规模影院的放映需求。其中 C5 针对中小影厅设计,适合宽度在 6 米以下的银幕,有效填补微型化影厅市场的空白,是中国首款获得 DCI 认证的电影放映机,也使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有能力生产符合 DCI 标准数字电影放映机的企业,帮助中国电影数字电影放映实现了关键设备零的突破;C60 则适用于银幕宽度在 35 米以下的巨幕影厅,平均亮度高达 55000 流明,为电影放映市场提供了低成本且高效的巨幕放映解决方案。
渠道方面:携手中影推出光源租赁服务,加速技术优势市场化。
公司通过与中国电影于 2014 年共同成立的控股子公司中影光峰,向影院提供 ALPD?激光光源租赁服务,服务影院客户包括中影下属影院、横店影视、金逸影视、幸福蓝海、恒大院线、大地影院等。
公司向中影光峰提供 ALPD?激光光源,中国电影则提供影院 络运营系统的支持,二者各取所长协同发展,技术和系统优势共筑业务进入壁垒,帮助公司实现 ALPD?核心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
服务方面:租赁为主布局电影光源市场,两种形式助力市占率领先。公司主要以租赁而非销售的形式向影院提供ALPD?激光光源,主因系:
1)与买断光源相比,由于租赁模式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影院的更换意愿更强;
2)公司可以在光源租赁期间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助力经营稳定性提升。
公司光源租赁服务包括旧机改造和购置新机两种形式,可以满足新旧院线的不同需求,更加广泛的客群助力公司光源市占率提升。
截至 2022 年 8 月,公司 ALPD?激光放映解决方案国内上线安装量超过 2.7 万套,激光电影光源部署量市场领先。
我们认为,未来伴随国内外电影行业的复苏和公司技术革新带来的竞争优势,电影放映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需求端:国内影视行业的逐步复苏叠加海外宽广的市场空间,以及疫情加速影院向轻资产模式转型的需求,共同推动公司业务规模增长:
1)国内电影市场逐步复苏呈稳增态势。
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1 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 472.58 亿元,银幕总数达到 8.22 万块,同比增长 8.82%,总票房和银幕总数全球第一。
2021 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数达 11.67 亿人次,观影人数仍有提高空间,青年观众的观影热情仍需激发,未来中国影视行业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态势,公司有望分享行业增长红利。
2)海外市场空间相较国内更加宽广。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数据,2021 年全球电影银幕总数达到 21.5 万块(+4%),其中数字银幕数量达 20.8 万块(+3.95%),境外市场规模与境内相比更加广阔,公司电影放映激光光源销售在海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疫情加速影院轻资产转型,分时租赁业务前景广阔。
疫情期间暂时无法开业运营使得更多的影院意识到现金流和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公司的分时租赁业务可以为影院提供全套数字放映解决方案,有效缓解疫情导致的现金流压力,同时提高影院盈利能力,与影院的需求相契合,业务前景较为广阔。
供给端:技术革新驱动光源使用维护成本进一步下降。
公司于 2020 年开发出适用于几乎所有影院应用场景的 RGB+影院光源,新光源引入散热新技术,减小光源体积和成本的同时降低光源的维护使用成本,帮助影院提升盈利能力,未来公司影院激光光源市占率有望凭借该优势实现进一步扩张。
4.1.2、工程领域:看准工程市场前景,扩展业务规模
产品方面:工程激光投影产品矩阵丰富,T 系列凭借性能优势受到市场青睐。
公司工程激光投影产品包括 S4K、T、S、F、U、D、M、G 八个系列,产品亮度覆盖 5000-60000 流明,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其中 T 系列激光工程投影机亮度达 33000 流明,在体积、重量、噪音等性能方面领先于市场上其他国产自研 3DLP 方案产品;新一代 G 系列高亮工程投影机亮度可达 25000 流明,有效填补了公司 T 系列的亮度和价格区价,帮助产品拓宽应用范围。
项目方面:具备丰富项目承接经验,参与“科技冬奥”实现硬核宣传。
公司于 2019 年承办故宫“紫禁城上元夜”活动,并于 2021 年完成了重庆灯光秀、昭化古城、河北园林博览会等多个文旅地标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承接经验。
同时公司还深度参与冬奥会,2020 年 12 月采用 ALPD?激光显示技术点亮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随后于 2022 年 2 月运用激光投云设备将“冰墩墩”投影于深圳夜空,借北京冬奥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工程业务规模快速扩张,销售额销量市占率均位居第一。
项目需求推动工程激光投影市场高增,公司有望分享行业红利。
受益于 2021 年建党百年活动、文旅市场和夜游经济的快速发展,2021年国内工程投影机市场出货量达 12.1 万台,同比+179.2%,增速亮眼,占整体激光投影市场的份额达20.3%。
我们认为,未来伴随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逐步落地,红色旅游及景区、党建阵地以及博物馆等项目对工程激光投影的需求有望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公司作为市场主流品牌之一或将受益于行业增长红利。
4.1.3、商教领域:布局高校和新兴场景,政策红利助力海外业务拓展
产品性能叠加渠道优势,出货量份额市场领先。
1)产品端:公司激光商教投影产品全部使用 ALPD?技术,与市场上同类竞品相比在亮度、光效、色彩表现、以及投射比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2)渠道端:东方中原销售 络覆盖全国 30 多个省及直辖市,公司在业务发展初期与其达成合作,成立东方光峰销售激光商教投影机,依托产品和渠道端的优势,2021 年公司教育激光投影业务市占率在教育需求下滑的大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凭借 1/3 的出货量份额领先市场。
国内积极拓展高教项目,关注新兴商业应用场景。
1)教育领域:公司重点拓展高教项目,业务覆盖多个区域核心高校,并储备多所 985、211 等高校资源,2021H1 高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 200%。
2)商用领域:公司在开拓商务办公市场的同时,关注新兴行业、剧本杀、沉浸式餐厅等应用场景,探索业务新增量。
紧抓海外法规红利,持续发力海外商教市场。
欧盟公布含汞灯泡限制法规导致汞灯投影存量市场不断收缩,激光投影作为替代品之一随之受益。公司紧抓本轮法规改革红利,大力开拓海外客户,于 2021H1 新开拓俄罗斯、土耳其市场,并实现海外商教业务营收同比增速超 400%。
未来伴随欧盟含汞限制法规的落实逐步,海外商教市场对激光投影的需求或将进一步增加,公司海外商教业务规模也有望持续拓展。
4.2、家用领域:集中发力 OBM 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2.1、激光电视市场呈高度寡头格局,智能投影行业前景广阔
(1)激光电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据洛图科技数据,2015-2021 年中国激光电视市场 CAGR 高达 155.8%,市场规模高速扩张;2021 年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市场出货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分别达 28 万台(+31.9%)、47 亿元(+27.7%)。
行业集中度方面,激光电视市场维持高度寡头格局,2021年海信、峰米、长虹市占率分列前三位,CR3 达 84%,同比+4pct。
未来随着激光电视向家庭市场以及商用和教学等新场景不断渗透,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 提升,据洛图科技数据,预计2022年全年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出货量将达45万台(+60.7%),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有望分享增长红利。
(2)家用智能投影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头部效应逐步体现。
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21年中国家用智能投影市场销量、销售额分别达 491 万台(+29%)、132 亿元(+32%),维持快速增长趋势。
2021Q4,极米、坚果、峰米位居销售额前三,合计份额达 52%,头部效应逐渐明显,其中极米科技市占率超 30%,公司则凭借高中低全覆盖的产品布局,和依托小米获取的渠道和营销端优势,市占率提升至行业第三。供需双侧共同推动行业发展,2024 年中国家用智能投影销量将超 800 万台。
我们认为,未来在需求和供给的共同推动下,家用智能投影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1)从需求端看,随着消费者教育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考虑将智能微投作为大屏电视的替代,疫情催生出远程办公、在线教学等新应用场景也带来了新需求;
2)从供给端看,智能投影主流品牌持续升级推新,通过技术革新和性能优化吸引消费者,同时新玩家的入局也为市场注入增长活力。
根据洛图科技预测,预计 2022 年中国家用智能投影机市场销量或将超过 600 万台,2024 年有望超过 800 万台。
4.2.2、两大品牌覆盖家用场景,持续完善渠道布局
品牌端:两大品牌布局家用显示领域,产品矩阵丰富覆盖全价格段。
公司通过光峰科技和峰米科技布局 C 端业务,覆盖激光电视和智能微投两大家用显示细分领域。其中光峰通过旗舰产品布局高端市场;峰米瞄准追求时尚感和性价比的年轻一代,产品覆盖高中低全价格段。
2021 年公司 ToC 业务实现营收 11.34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 45.39%,其中智能微投和激光电视营收分别达 5.72 亿元 (+10.51%)、5.62 亿元(+2.64%),家用产品正逐步发展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渠道端:线上布局逐渐成熟,开设体验店完善线下渠道。
1)线上方面,公司通过线上直营店布局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并利用大型购物节点实现销量提升;2022 年“618”期间,峰米科技销售额同比+100%,连续五年获得“618” 激光电视线上销售额和销量双料冠军。
2)线下方面,公司积极完善经销 络,于 2021 年 5 月在重庆开设首家峰米线下体验店,并与京东电器联手打造消费体验模式,依托京东超级体验店进驻西安、杭州、苏州等地。目前线下布局初见成效,2022 年“618”期间峰米重庆京东超级体验店销售额突破 100 万元,预计公司未来将继续借助京东电器拓展线下渠道。
4.2.3、硬件+软件双轮驱动,点燃公司第二增长引擎
公司产品线较为完善,软硬件相互赋能带动增长。
硬件方面,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激光电视、智能微投和配件,其中光峰和峰米品牌分别布局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激光电视产品;峰米布局 LED 和激光光源的智能微投。
软件方面,公司自研的 FengOS 系统迭代快速,在资源矩阵方面具备优势。目前公司已有 20 余款 产品均搭载 FengOS 系统。我们认为,未来随着软硬件的配合,公司大屏生态有望逐步建立,或将推动家用领域业务规模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1)硬件方面:
1)激光电视:光峰+峰米双品牌布局,新品 T1 创新配备影院级光源
分品牌看,光峰主打高品质旗舰产品,峰米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光峰品牌:通过旗舰产品覆盖 3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产品性能优越,为用户提供家庭影院解决方案;
2)峰米品牌:重点布局 2 万以下价格段,高性价比峰米 Cinema2 实现万元众筹价。2021 年 5 月,峰米激光电视 Cinema2 上线小米有品众筹,套装(含屏)售价 9999 元,凭借主机轻巧、投影画面尺寸灵活、性价比高等特点,众筹成交金额超过 1032 万元。
对比市场竞品,峰米 T1 创新应用影院级光源,性能整体水平位居市场前列。
2021 年 12 月,峰米发布新品全色激光电视 T1,产品搭载公司 2020 年新开发的院线级 ALPD? RGB+全色激光光源,在画面呈现效果上具有较大优势;通过与国际音响品牌宝华韦健合作,实现影音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