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时代 审计人如何读书

随着万物互联和“智能+”的到来,纸质图书阅读越来越少,在习惯了刷屏时代的点点划划后,“灯下展卷”的悠然不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亦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手足无措”的焦虑和“功名万里忙如燕”的浮躁。

你是否也总是沉浸在短暂快速的刷屏快感中,却在放下手机后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空虚。

试回想,这半个小时里你都看了什么内容?

如果你记得不清楚,那么请停下来,用几分钟的时间看看审计署兰州特派办财政审计处的他们是如何做的。

建立机制,把时间“固化”

支部精心打造“财政学堂”特色党支部平台,坚持“每天一小时、每月一本书”的读书机制,以培养大家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名同志列好读书计划,细化读书目标,根据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并将之相对固定。

有的每天上午早来半小时,伴着清晨的暖阳和杯中的茗香来唤醒大脑对知识的渴望;

有的每天下午晚走半小时,既能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劳,又能避开晚高峰的无奈;

有的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忙碌一天后靠着床头放松身心,给自己一个充实的晚间时光,然后伴着月光安稳而眠。

实践导向,让理论“活化”

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和审计项目需求,适时调整读书计划,在工作开展前和项目实施前阅读相关书籍,打牢理论基础,了解相关行业领域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

不仅要阅读,更要理解,还要会用,让理论不只停留在纸面,年轻同志需摒弃“经验主义”,认真思考如何在审计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比如,他们在多个审计项目中灵活运用会计假设这一会计基本理论,利用工商和税收数据开展业务集中度分析,以审计对象和供应商为独立会计主体,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查找业务异动,查处了数起套取费用、职务侵占等违纪违法线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创新形式,将内容“优化”

开展支部线上荐书和线下换书活动。

线上,支部书记结合审计项目率先推荐《政府和 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领导干部公开课》《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适读书目;

其他同志也通过“微信读书”“当当读书”等平台推荐了《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新中国财政金融制度变迁事件解读》等书籍,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财政审计工作;

线下,交换阅读“新中国财政70年系列丛书”、《打开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政治》等推荐书籍,既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又兼顾了经济性。

同时,利用“数字阅读”的便捷性,倡导通过电台播客应用软件实现用“耳朵”阅读,从有形书到无形书,解放双手,随时随地进入听书模式。

交流心得,令感悟“深化”

他们经常组织交流读书心得活动,相互分享好的阅读习惯、新的阅读形式、书籍中的经典内容和阅读过程中的思考,相互解答存在的疑问,共同探究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深入交流所感所悟,让大家读有所得、论有所获。

小张分享说:“我在学习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时发现,PPP项目 会资本方会计处理的三种模式不就对应着PPP项目的三种付费模式嘛!”

小孙说:“我更享受读书时浸浴书海的惬意、砥志研思的静谧和心有所悟的满足。”

老李也感慨:“这些活动让我又拿起书本,回到当年没有手机电脑、朝经暮史的年代,那时的方法经验都是从书本里得来的。”

“刷屏”时代,庞杂的信息让我们的注意力变得碎片化、阅读内容变得娱乐化、思维方式变得简单化,深读和静思变成了奢侈品,试问自己有多久没有闻到过纸本墨香了?

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回归阅读的本质,保持专注与笃定,坚持“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的义理,拿起书本,在阅读中启发思考,以所读引所行,以所行践所读,做到知行合一。

他们可以,你一定也可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