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女研究生的遭遇令人嘘唏,但并非个案。早在一年前,类似的事故就发生在河北女孩黄丹(化名)身上——2019年7月13日,黄丹在保定一家蹦床馆内玩一项名为“蜘蛛塔”的游乐项目时摔断了腰椎。如果进一步搜索,从诸多此类事件中不难发现,一些室内蹦床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亟须加强监管。
一年过去了,安全事故没有消灭,“蹦床馆究竟由谁来管”依旧无解。问题出在哪儿?笔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家对于室内蹦床馆的监管尚未出台相应规定,既无主管部门,也无责任划分。尽管2019年底,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编制的《开展大众蹦床运动的基本标准和要求(试行)》面世,但这份试行文件也只是对蹦床练习或比赛场地设立了一定标准和要求,而对于有些问题,比如标准和要求该由哪个部门具体负责监督落实,一旦发生事故相关责任和赔偿该由谁来承担等等,试行文件并未涉及。
自2000年起,蹦床已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已不是简单的游乐活动,而是一项包含较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运动。对于组织和开展这一运动的场馆单位,不仅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更应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然而事实上,从被爆出的安全事故不难看出,当前不少室内蹦床馆都存在运营不规范问题,有些是硬件设施不达标,有些是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还有些干脆是既无达标硬件又无配套软件的“野场子”。这些场馆之所以能存在和运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人管”——看似涉及方方面面多个部门,实际上却处于“谁也不负责”的监管盲区。
不仅室内蹦床馆,此前被媒体爆出引发安全事故的充气城堡、“蜘蛛塔”等新型运动娱乐项目,也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项目引入时间虽短,但颇受大众消费者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然而,消费者参与这些项目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续进行责任认定和维权赔偿时,往往因为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监管主体缺位而面临困境。
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针对日益盛行的新型运动娱乐项目,制定出台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刻不容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