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 +制造打造创新发展新格局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亟待通过互联 、大数据及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迎接新工业革命历史性机遇。

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开启“互联 +”制造新阶段

现代制造业的演进史,就是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不断融合的发展史,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几乎都会在每个10年为制造业带来变革。当前,互联 作为创新最活跃、赋能最显著,渗透最广阔的产业,正通过“互联 +”制造延续已有的融合,加速向制造各环节渗透,驱动新产品、新应用、新市场与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制造业发展赋予 络化、服务化、个性化与智能化新特征。为此,美国率先提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德国继而提出工业4.0战略,中国也出台《中国制造2025》,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互联 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互联 +”制造本质基于全面深度互联,用互联 开放、共享、协作和平等交互的理念,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以互联 平台模式与开放生态,实现低成本数据计算和处理能力基础上基于数据的能够把物理世界和 络空间结合在一起的智能化决策,以消除各个环节信息不对称,实现资源动态配制,从而可以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变革生产关系,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的骨架和支撑。在党中央、国务院战略指引下,“互联 +”制造将成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 +”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通过“互联 +”制造可发挥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领先优势和制造业规模优势,实现互联 与工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我国制造业增长新动能、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互联 +”制造的四大模式

模式一: 络化协同。企业借助互联 、大数据和工业云平台,发展企业间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供应链协同等新模式,能有效降低资源获取成本,大幅延伸资源利用范围,加速从单打独斗向产业协同转变,促进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络化协同包括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供应链协同等模式,为传统企业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实现创新开辟新渠道。

模式二、个性化定制。利用互联 平台和智能工厂,将用户需求直接转化为生产排单,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定制与按需生产,有效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解决制造业长期存在的库存和产能问题,实现产销动态平衡。个性化定制是“互联 +”制造的新热点,正成为传统制造企业创新的新模式。其中,大规模定制主要针对群体需要、深度定制针对个体需要,众创定制是指众多客户共同参与互动。当前,服装、家居、家电等领域已开启个性化定制,未来按需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将成为制造业中殊多产业的发展常态。

模式四:智能化生产。利用更加都进的制造工具,利用 络信息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实现数据的跨系统流动、采集、分析、与优化,完成设备性能感知、过程优化、智能排产等智能化生产方式。近年来,我国以海尔、广汽传祺、五家渠石化等为代表的制造企业以“互联 +”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建立智能工厂,推动智能化生产,实现了数字化、 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综上,以智能工厂为载体的“互联 +”制造制造正在起步,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协同化组织正在广泛应用,以满足个性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生产正在平稳发展,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的服务化延伸正在快速普及,以激发新动能为特征的平台化运营正在成效初显。

打造“互联 +”制造新格局

当前,“互联 +”制造正向制造企业为核心,以信息通信服务企业为支撑,由环节渗透向综合集成演进,为此,还需大力推动“互联 +”制造的创新发展。

首先,要部署工业物联 ,实现工业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推动 络化改造,利用数字化设备的通信接口、在自动化设备上加装传感器和控制器,因地适宜地利用 络接入技术,建设覆盖全工序、全流程的各类生产、检测、物流设备的工业互联 ,充分采集大数据和图像信息,为设备的集中监视、远程控制与协同制造创造条件。

其次,打通信息纵向集成通道,构筑数字化制造基础。企业需要设备联 改造的基础上,在监控操作层开发部署工业控制系统;在生产运营层开发部署信息化系统;在经营决策层部署ERP、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并通过数据接口、中间件、数据总线、ESB(企业服务总线)等实现从设备层一直到决策层的集成,消除信息孤岛、确保对企业大数据进行充分加工利用,从而构建数字化工厂。

第三,提升集成化、精益化、柔性化制造能力。要推动设备 络化改造、提高数据自动采集率、部署工业软件、开展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集成等,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实现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与成本、全面提升全工序的集成化、精益化、柔性化制造能力。

第四,整合资源,推动价值 络的集成和协同。要持续推动“互联 +”制造发展,充分运用互联 、物联 、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把企业的设备、生产线、物料、员工、供应商及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化应用,全面推进业务流、资金流、物流中信息的数字化、 络化、集成化的发展,并不断提升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全过程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水平,从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价值 络上的集成和协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 站(www.jrj.com.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17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