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东软系公司拟登科创板
东软教育(9616.HK)今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6.22港元,净募资9亿港元。
上市前夜,东软教育成为“暗盘之王”,大涨超25%,今日以7.8港元价格开盘,随后逐渐回落,收 6.22港元,与发行价持平,总市值41亿港元。
能成功登陆港交所,东软教育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19年7月,东软教育就曾在港交所递表,随后资料失效,今年六月再次递表却在几天后撤回资料,八月递表后才最终通过聆讯,得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东软教育创办于2000年,是一家民办IT高等教育服务提供商,目前旗下共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三所应用型大学,提供全日制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厂三种类型的服务。
相比之下,继续教育对东软教育的业绩贡献并不大。2019年,东软教育继续教育实现收入7643.5万,在总收入中占比仅有7.98%。今年上半年收入4612.3万,同比增41.5%,但在总收入中占比也仅有10.5%左右。
今年上半年东软教育继续教育服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数字工厂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仅收入3708.2万,同比下滑超四成。
数字工厂业务是东软教育近年重点发展的业务,实际上由东软教育全资控股的上海芮想经营。所谓的数字工场服务,即给学生提供在工程师指导下的实训机会。不过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数字工场服务主要采用线上方式开展实训。
东软教育上市即引发巨大关注,除踩中高教上市风口外,与其知名的控股股东不无关系。财 显示,截至今年六月底,东软控股为东软教育最大股东,持股37.12%,此外,东软控股实控人刘积仁通过全资持有的康睿道国际投资持有22.54%股份。
作为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缔造者与见证者之一,刘积仁的职业生涯富有传奇色彩。
现年65岁的刘积仁出生于辽宁丹东,经过留美求学,1987年获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后任职东北大学,一度担任东北大学副校长。1991年,刘积仁在“教授应不应该下海”的争议声中创办了东软集团,后者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
刘积仁喜欢用“猫有九条命”来形容东软集团。作为中国最早上市的软件公司,东软集团目前的业务线已经及其庞杂。除最初入局的软件业务外,为培养软件技术人才,东软在2000年启动了教育业务,也就是今日上市的东软教育。
除了起家的软件业务和致力于培养软件技术人才的教育业务,医疗也是东软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东软1996年即进入医疗设备领域,自主研发制造了CT、核磁、彩超、X线机、放疗设备等。
财 显示,截至今年六月末,东软为近 500 家三级医院、2,500 余家医疗机构、5万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和诊所、21 万医疗两定机构提供软件与服务。
目前,医疗健康及 会保障业务已经是东软四大业务板块之一。今年上半年,医疗健康及 会保障业务实现4.22亿营收,虽然是四大业务板块中占比最低的,但47.19%的毛利率远超其他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板块是东软集团目前扩张资本版图的重要方向。
医疗领域持续扩张资本版图
继2018年放出上市风声后,今年六月底,东软医疗在科创板申请上市,保荐人为中金,联席承销商为中信证券。
由于股权比较分散,且无持股30%以上股东,东软医疗处于无实控人状态。其中,东软控股为东软医疗第一大股东,持股29.94%,威志环球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6.52%,东软控股持股15.51%,东软集团实控人刘积仁实控的大连康睿道持股8.92%。
值得一提的是,东软控股虽然仍由刘积仁掌舵,但股权非常复杂。主要股东除刘积仁外,还包括孙荫环的亿达控股、中国人寿、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日资阿尔派电子、华软投资合伙人刘明和百度。其中,刘积仁实控的大连康睿道和东软思维科技分别持股29.65%和10.82%,为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通过中国人寿和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分别持股17.51%和8.08%,为第二大股东。
东软医疗主要从事大型医学诊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解决方案与服务,产品覆盖CT、核磁、X线机、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等,是国内医学影像领域产品线较为齐全的少数企业之一。
不过,东软医疗自2019年起业绩增速已经明显下滑。2017-2019年,东软医疗分别实现营收14.45亿、19.26亿和19.25亿,同期实现净利5158万、1.69亿和8265万。可以看出,2019年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东软医疗表示,2019年出现净利下滑主要是毛利率下降、费用上升综合所致。
大摩财经注意到,东软医疗2019年各项费用增加了3500万左右,相比上年增幅并不明显,但毛利率一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19年毛利率仅有39.82%,相比2017年已经下滑1.73个百分点。
目前,东软医疗仍处于IPO排队中,但刘积仁对医疗板块冲击资本市场的布局还远没有结束。
9月2日,同样由刘积仁实控的望海康信与招商证券、平安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近日在北京证监局备案,拟于科创板上市。
望海康信是国内最大医院ERP软件(HERP)供应商,积累的医疗机构客户数超过3000家,其中三级医院800多家,百余个省市卫计委和人 局签约,超过40000家供应商伙伴。
望海康信前身为郭学文、段成惠、张伟三方2003年5月出资成立的北京望海康信。2011年1月,望海康信73.14%股权被转让给东软集团,并更名为东软望海,2015年8月后东软望海成为东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成为全资子公司以后,东软集团逐渐开始为东软望海引入其他投资者,并在2020年1月再次将名称变更为望海康信。
目前,东软集团、东软控股分别持有望海康信33.32%和9.36%股份,中国平安直接持股20.98%,并通过有限合伙企业瑜锦投资持股12.34%;泰康人寿持股14.97%;创始人段成惠通过创始人持股平台天津东蕴晨阳有限合伙企业持股5.69%;望海康信员工持股平台天津恒曜星林持股3.34%。
值得一提的,东软旗下专注互联 医疗和健康管理的东软熙康也放出了上市风声。
今年五月,东软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除了已经处于上市辅导进程的东软医疗外,参股公司望海、熙康正在做上市有关的积极准备,具体申 时间还需结合多方面因素做考虑。
东软集团同时表示,熙康2019年末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约39亿元,望海2017年末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约46亿元。
相比于冲刺科创板的望海股权清晰明了,东软熙康由外资公司东软熙康国际全资持有,大概率将在境外上市。如今,望海康信已经IPO在即,东软熙康冲刺上市似乎也不远矣。一旦东软系公司全部上市成功,刘积仁的资本版图将扩大至一家A股、一家港股、两家科创板和一家境外上市公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