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 消息在温州读小学三年级的皮皮(化名),因为学习需要,在妈妈黄女士的手机里安装了5个老师推荐的APP学习软件。每天放学回家,皮皮就拿起手机做老师在APP上布置的家庭作业。
本来,黄女士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挺好的。可很快,她就觉得不对劲:皮皮对这些学习软件着迷了。
孩子为刷排名半夜要做题
“有个数学速算软件,做完一套题后,系统会给出一个排行榜。而这个名次是根据做题量和准确率来排的。”皮皮为了获得更高的排名,开始疯狂做题,甚至专挑低年级的题目做,或者重复做一单元的题。
儿子的“疯狂”还不止于此。有天半夜,儿子醒来后问妈妈要手机,说是想再做一会儿题目。
“他跟我说,这样就可以趁别人睡觉时,多赚点积分让排名更靠前。”她当即打消了儿子这一念头。
学习软件有人赞赏有人忧
事实上,学校推荐学生使用学习类APP在浙江省已不算新鲜事。温州市区一小学校长说,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学生家长都觉得这类学习软件很不错,方便又高效,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式。
李女士是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她说,几乎每个科目都有一个专门的软件,有些软件甚至包括了多个学科。李女士发现,这些学习软件与教材配套,能够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当然,也有不少像黄女士一样担心的家长,“如果孩子好胜心太重,很容易沉迷其中。如果排名太差,又怕影响他的自信心。”
关键在引导,应“适当使用”
温州市教育局电教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络工具必将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与家长还要鼓励孩子适当接触这样的学习软件。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教育专家林炎琴也认为家长不必过度担忧。她说,首先这种APP学习软件有不少值得肯定的优点,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多元有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它们的内容较准确,可以避免错误教学;再次,它也解放了不少家长,这些APP就能替代家长陪伴孩子学习。
健身活动中心覆盖率超过70%,城市街道、乡镇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80%, 区健身设施全覆盖。
此外,我省还将建立国民体质测试常态化机制,力争实现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达92%。每万人拥有 会体育指导员15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