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友谊的奇葩“加速”令谁蒙羞?

“我和火车票的距离,只差你的助攻。”谁又曾想到,抢票战火如今蔓延到微信群和朋友圈。面对要么友尽、要么劳烦的取舍纠结,笔者也只有无奈按下“加速键”。

点一下加速本无妨,何以招致亲朋好友厌烦?在帮助好友加速的页面中可看到,首先会弹出“微信授权”,申请“获得你的公开信息”等个人隐私,既是你选择拒绝,仍会被迫帮好友抢得一个加速包。相比正常抢票“姿势”,以友谊之名绑架个人行为确实“伤感情”,“加速”关键依赖于抢票软件自身和开发者意愿,所谓“多一份助攻就能抢到票”只是炒作噱头、心里安慰,打“友情牌”归根结底在于套取个人隐私以及推广营销。

如此奇葩的抢票软件,本该惹得监管部门关注,为何还是“大摇大摆”推广,成为刷屏朋友圈的“首秀”?笔者以为,一方面源于部分民众对其缺乏细致的了解,因其“新鲜玩法” 络监管平台也只停在观摩角度上,以至于背后潜藏的营销套路未被深挖;另一方面,奇招迭出的软件开发者一再打法律的“擦边球”,让执法单位无从下手,甚至无法辨识。层层伪装后的漏洞,显然是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应机不足。

纠正“奇葩加速”真有这么难?恐怕未必。首先要在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上下功夫,制定细致、“新鲜”的个人隐私保护条例,规范合理抢票,不得牺牲他人友谊助己恶意推广。其次,监管部门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普通购票者角度整治不合理、不道德的“加速”行为,勿以第三方视角看热闹或是执法“踢皮球”。与此同时,官方购票软件也当升级完善,以“快捷、高效、简洁”的操作流程阻绝不法购票软件“分一杯羹”。

近期央视新闻对一些不法抢票软件进行了 道,铁路部门也对旅客登陆12306 站为什么买不到票的疑问给予解答,有关部门也已开展限制和打击。笔者还是建议,唯有“不理会、不使用”,“友谊加速”才能销声匿迹,还 会大众一个公平清净的购票环境。

诚然,“奇葩加速”软件考量监管水平,期待有关部门以解决“购票难”为出发点,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否则只会让监管公信力大打折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