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环境在改善,企业感受到了吗?

新华 北京12月11日电 题:融资环境在改善,企业感受到了吗?——来自中小企业的一线观察之三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各项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密集出台。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企业感受到了吗?

沟通多了、利率降了 企业获得发展资金和信心

“没想到银行会主动上门服务,没想到一周放款,没想到利率还能优惠。”谈起最近融资情况,江苏常州杜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一张口就连说了三个“没想到”。之前还在为采购原材料缺少资金犯愁的他,在收到500万元的农行贷款到账短信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些金融机构从“雨天收伞”转变为“雨中送伞”,靠的是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施行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的组合拳,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永续债为突破口,推动银行补充资本;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数据显示,前11个月 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3万亿元。11月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1331亿元。

银行为企业注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信心。刚刚拿到银行一笔纯信用贷款的浙江赛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文涛认为,“银行融资不仅解决了我们这种初创型企业的‘成长的烦恼’,更是一种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认可,坚定了我们今后的道路。”

力破“首贷难”“信息孤岛” 企业融资痛点在缓解

在山东,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难”,金融监管部门在辖内开展“首贷”培植行动,逐户建立企业培植信息档案。前9个月,山东省共有30638家民营和小微企业首次获得贷款446亿元,培植后贷款获得率为88%。

在江苏,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苏州搭建了一个连通75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共享平台,打通信息孤岛。9月末,通过平台累计为1.06万家企业解决了6125亿元融资难题,其中1994家企业获得纯信用贷款1269.7亿元。

在安徽,针对科技型企业增信困难,省政府成立了一家专做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公司,对科创企业担保费率不超过1%;并与辖内10余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授信涉及芯片、环保、医药等行业。

“以前评判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是看历史、看资产、看利润,现在是看实力、看市场、看未来。”农行浙江省分行小微企业部经理钱恺说,银行正探索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打造更精细的评价体系,逐步打通企业融资痛点。

烦恼不少、监管出手 政策落实待加力

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定价“换锚”推进较慢,抽贷断贷仍时有发生;一些银行为了追求利益,捆绑销售保险、理财产品等,变相抬升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对此,相关部门已经挥出了“重拳”。近期,因小微企业贷款借贷搭售、转嫁成本,建行北京市分行和平安银行北京分行被银保监会点名通 ,并要求各银行机构坚决纠正过度销售、捆绑销售、乱收费、收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此前,监管部门还多次对银行不合理抽贷、断贷进行专项检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