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在世界范围引发危机,国内多个领域受到严重影响,物流行业也不能幸免。两年多来,疫情零星多点散发,在地区防控政策下,持续对物流行业产生影响。
影响:疫情对物流细分领域影响不同
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公路货运CEO调查 告》显示:
1.收入增长方面,73.68%的城市配送企业和66.67%的零担快运企业表示2020年收入较上年增长。其原因在于:
受偏好高时效、标准化、规模化物流需求的 络购物等消费领域的增长带动;
疫情下,以“无接触配送”为代表的O2O到家业务、 区团购等的快速增长也是重要因素;
2020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3.2%,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相比之下,50%的整车运输企业表示2020年收入较上年没有增长(持平下滑)。这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工业制造企业延迟复工复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影响,生产领域物流需求有所放缓。
2.企业利润方面,从细分市场看,城市配送细分市场的CEO反映利润增长占比较高,达到47.37%。相比之下,重资产的整车运输细分市场的CEO反映利润下滑的占比较高,达到61.54%。受需求不足影响,零担专线、合同物流(货运代理)细分市场CEO反映利润下滑的占比也较高,分别达到57.14%和56.76%。
3.投资方面,零担快运、城市配送市场中企业反映投资扩张的占比较高,分别达到了60%和63.16%。特别是在直接服务消费领域的城市配送处于持续扩张阶段,企业普遍看好后期市场走势。
现象:逆势增长的城市配送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疫情影响下,城市配送逆势而起,反而获得了较大的增长,并且发展预期良好。这与疫情期间消费者对城市物流配送的需求密不可分。
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各省市陆续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了一级响应,采取了不同的疫情防控措施,全国各地封闭城市、 区,实行交通道路管制,居民隔离在家,瞬间增加了生活物资的短期需求。据京东到家消费数据显示,1月27日-2月13日半个月时间,京东到家总体销售额同比增长450%,粮油副食同比增长540%,肉类同比增长1 080%,蔬菜增长800%,休闲食品增长 420%,水果增长 350%;苏宁主站流量同比攀升50%,苏宁菜场春节订单量达到平常的3-5倍,家乐福春节期间到家订单增长300%。
疫情提升了消费者对城市物流配送重要性的认知,对于城配物流来说,这既是发展的契机,也是保供的责任。
洗牌:不确定事件对物流提出新要求
新冠疫情对物流的冲击,在2003年也曾出现过,当时的“非典”也对公共服务诸多领域造成极大的影响。对物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物流数量减少,物流结构变化(医疗、保洁、健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物流增加,生产资料物流延后, 会库存下降,商品价格上扬),物流速度变缓,物流成本升高。当时的情形在现在看来似曾相识,只是现在我们有了更敏捷、更完善的应对机制。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不确定事件对物流行业的洗牌,如果说当年的非典触发了 络购物和民营快递业的崛起,那么,新冠疫情为现代物流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呢?
这个问题,上半年的上海疫情给出了警示:各地援助物资在到达上海后,需要通过分拣送至物资配送点,然后经再次分拣送至各个小区。就在城配环节出现了阻碍,生活物资得不到有效供应,致使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配送费高昂,使物流保供成为疫情中的突出问题。
因此新冠疫情给物流的启示是:我们需要智慧的物流、高效的物流,来协同调度、提升末端物流配送效率。
成长:城配如何担起责任、抓住机遇
城配物流在后疫情时代担负着城市应急物流的使命,涉及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供应保障。城配物流想要担起责任、抓住机遇,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有效调动 会物流力量,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实施点对点、门对门的便利化精准配送,推动城市物流高速运转。
指南车仓配一体化管理系统能够对接和协同订单、仓储、配送等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拣包裹、以最优化的配载方案、最优化的路线,将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其效率大大超越了人工操作,同时减少出错,降低运营成本。
疫情对于物流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疫情及疫情防范措施给物流配送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物流行业的短板,倒逼物流企业反思整体物流配送能力以及探索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措施,促使物流企业成长。
(关注“指南车物流软件”获取更多物流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