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学术期刊已沦为“敛财机器”?

Plos集团的收费期刊版面费用标准,其中最高价格为每篇2900美元。

福建师范大学讲师林贤祖认为,“开放存取”模式下的“论文版面费”是一笔赤裸裸的暴利,“我实在想不出它需要什么成本。”

论文发表情况是科研评价体系中绕不开的指标,在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申请奖学金、毕业、晋升、申 经费,均离不开论文指标。

由于国人和国内学术评价体系对国外论文十分青睐,许多人通过科研经费 销向国外期刊缴纳巨额版面费,使自己一文不值的论文变成印刷品。林贤祖表示,保守估计每年学术界向国外出版商“进贡”的论文版面费总计有数十亿之多。

“开放存取”就是一场

“捞金运动”?

开放存取变革运动早期有标志性的事件是1970年代计算机学家创立的开放存取数据库 anonymous ftp archives和1990年代物理学家创立的开放存取数据库arxiv,特别是后者已经涵盖几乎所有自然科学领域的一百多万篇学术论文,而且以每个月将近10000篇的速度增长,目前这个数据库已经成为许多学术界学者公布自己成果的首选之地,也是开放存取运动的领头羊。

只要没有学术道德问题就来稿不拒?

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同行心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2012年中国知名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任院长饶毅就曾对国内一些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上灌水提出过批评。牛登科直言:“在中国90%以上的科研人员(包括我)眼里,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投稿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如果把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视为洋奴或者没用的废物,那是否该先开除掉90%以上的科研人员,然后再禁掉开放存取期刊?

此外,牛登科强调,应该慎用“垃圾论文”一词。低影响因子期刊上的大多数论文一种是只提出了很小的进展,另一种是争议较大,重要期刊不愿承担风险的论文。“客观评价,这些论文就一文不值吗?我个人的主张是认认真真做了研究,没有造假、没有编造数据,不管结果好坏都应该发表。好的发表了是经验,差的结果发表了是教训,也提醒后来人不要走弯路。科学研究是一步步往前进的,经过小步积累才能是一大步。”

马军表示:“无论是开放存取还是单位图书馆订阅,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支付论文研究成果的阅读费用,文章的质量读者自有评价,不能因为发表在开放存取期刊就备受非议。”

林贤祖认为,“开放存取”模式近乎一个“高利润低成本”运作,所收取的“论文版面费”是一笔赤裸裸的暴利:“现在是互联 时代,这些出版商都是采用 络运营模式,绝大部分期刊没有纸质版,所有的运作和投稿审稿录用都是靠电子邮件完成的,编委和审稿人是免费服务的,我实在想不出它需要什么成本。”

“不能把孩子

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开放存取期刊有没有问题?牛登科说:“也有一定问题,比如一些无德出版商可以忽视学术规范,随意发表任何交足费用的论文,负责任的同行已经列举出了无良出版 名单。”

“‘灌水’期刊不可能在学术界建立威望,不可能通过学术界对学术期刊的过滤机制,如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的期刊筛选,而中国科研人员非常看重投稿期刊是否被SCI收录。今后估计随着开放存取的普及,SCI等期刊评价体系作用会进一步加强”,牛登科举例,“前几年有一本非洲生物技术杂志,被SCI收录后接受了大量无质量论文,虽然狠赚了一笔,但很快就被SCI剔除,这本期刊也慢慢就衰落了。”

“一般常见舆论都认为开放存取期刊是未来期刊的发展,对于开放存取期刊而言,如果从促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等方面,与传统期刊相比较还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在冒出许多假期刊,打着开放存取的旗 ,败坏开放存取的名声,这可能是开放存取的发起者们始料未及的。”上述高校化学领域科研人员认为,“我们应该抵制的是假期刊而非开放存取,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15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