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是该院为了找寻被执行人,在穷尽以往传统查人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用信息化手段对被执行人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自主研发的微信定位起到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发展,大数据广泛运用于实践,丰县法院紧跟时代步伐,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打好执行攻坚战,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执行方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定位锁定
给“老赖”安上“追踪器”
查人找物难,一直是人民法院推进执行案件的一大难题;信息化时代,微信几乎成了大家集中交流的平台,很多人都会使用微信,而每个人的微信 码都是唯一的。
是否能将查人和微信,这两种原本没有关系的事物结合起来,为执行工作带来新的变化?
丰县法院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据该院研发人员介绍,通过锁定被执行人微信 对其实行定位,通过定位找到被执行人,其成功率必将大大增加。通过这种方式定位可以对相关位置及时锁定,一旦被执行人出现在相应区域内,应用程序就可以对执行干警进行提醒,以便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出动抓获被执行人。
此外,该应用程序还可以对被执行人的朋友圈进行深入查看,被执行人一次不经意的朋友圈动态就可能成为执行干警抓获被执行人的机会,通过被执行人发朋友圈的时间及地理位置,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的一般活动轨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揪出“消失”的被执行人,让被执行人无处可藏。
掌上执行APP
络数字“日记”
“现在有人发现被执行人在大沙河镇某超市内,我们正开车行驶在路上,还有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好的,注意安全。”
这是丰县法院执行局法官袁媛和该院执行指挥中心主任曾杰之间的一段对话。通过查看执行APP,曾杰可以清晰地看到袁媛目前行驶的路线,并能收到执行一线的最新情况。
为更好解决“执行难”,丰县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副主任李敬超自主研发了这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掌上执行APP”,如今该执行APP已经完成著作权登记。
“目前,这款掌上执行APP在执行局普及率达100%,现在很多承办人在外执行再也不用为查询案件信息而四处打电话,手机拍的照片、视频可以通过执行APP直接上传备份,极大方便了执行工作。”曾杰说道。
广告精准投放
让“老赖”成代言人
当前,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方式很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就是其中一种。该方式压缩了被执行人活动空间,倒逼“老赖”履行义务,作用显著。为精准打击“老赖”,丰县法院结合当地实际,对该种方式进行“科技升级”,加入精确制导因素,采用广告的形式,对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进行精准投放。
据了解,该院可以根据失信被执行人的性别、年龄、区域等,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以广告的形式进行精准投放,让“老赖”的个人信息不只曝光于大众视野下,还可在被执行人所在辖区内曝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